【新华网】互联网对经济的革新效应还将持续下去
发布时间:2019-10-14 浏览次数:5886次

10月8日,新华网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的观点报道,他指出,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就把握住了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机遇。中国企业从一开始学习借鉴,到后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将自身发展战略同国内经济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在新的技术环境下,互联网对经济的革新效应还将持续下去。

和大国共崛起,与世界同呼吸——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侧记

1994年,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北京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完成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中国加入了国际互联网的大家庭。25年来,从64K拨号上网,到光纤入户,5G商用;从“BAT”成为年轻人津津乐道的名词,到新的企业和应用不断涌现走向全球——在时代的浪潮中,互联网企业成长和个人成才的故事如大江澎湃。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新近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而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34.8%。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20余年来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日益领先,人才相继涌现,产品和服务开始迈向世界——行业成功的背后,是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发展动能不断迭代的时代土壤。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勇所言,自成立以来,阿里巴巴一路狂奔,背后是整个产业和世界走向数字经济和数字商业。

新经济,新民生

30岁出头的王飞飞是一名菜鸟嘉兴未来园区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过去,物流园区拣选工人一天走要几万步。如今这些体力工作交给了机械臂自动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经过培训后,王飞飞从一名出库打包工华丽转身,成为了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收入翻了一番。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是今年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这13类新职业涵盖了人工智能、电子竞技、物联网等多个领域,绝大部分都和互联网以及数字经济有关。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为促进就业保障民生作出了有力贡献。2018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就业总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远高于同期全国总就业规模的增速。

伴随数字经济的就业吸纳能力提升,全国各地有更多的人像王飞飞那样,在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中,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变,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互联网+”赋能大国创新

作为国内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网易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互联网行业2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繁荣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自身产业转型的强大需求。“时代赋予的机遇,加上一代人的努力,促成了国内互联网经济的崛起。”

2014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iGDP,即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2013年,中国的iGDP指数为4.4%。到了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4.8%。毋庸置疑,互联网正加速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大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34.8%”这个数字也折射出互联网对于稳定国民经济,推动大国创新的强大动能。

互联网+农业,探索出了中国扶贫的新模式。2018年,阿里巴巴1000多名员工投入脱贫业务,实地走访贫困县超过100个。当年,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巴巴平台的销售额达到了630亿元,超过100个贫困县的网络销售额突破1亿元。

互联网+金融,助力中国的金融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截止目前,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社交类APP,支付宝和其合作伙伴服务着全球超过10亿用户。

互联网+政务,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2018年10月,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同期,上海1008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7%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网民整体的59.6%。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陈歆磊教授认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就把握住了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机遇。中国企业从一开始学习借鉴,到后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将自身发展战略同国内经济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在新的技术环境下,互联网对经济的革新效应还将持续下去。”

闪亮的文化名片

陈歆磊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迈向全球需要有两个支柱:一是技术,二是文化。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不仅孕育出了许多像“alipay”这样的跨国文化标签,还成为了中国文化出海的新载体。如同过去日本动漫和音乐“韩流”一样,中国互联网产业也孕育出了许多世界级的文化现象。

2018年7月16日,抖音首次公布了其全球用户情况。当日,抖音全球活跃用户超过5亿。以“TikTok”为代表的抖音海外产品覆盖了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在40多个国家应用商店中排名第一。

2019年1月1日,网易联合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手游《绘真·妙笔千山》登录App Store,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游戏取材自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希望借助游戏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把中国传统文化观众扩大到1个亿,甚至更多,让全世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张毅表示,国内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出海,即体现出国内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闪亮名片。

改革中迈向广阔未来

去年开始,有观点认为,中国互联网经济进入了下半场。更有甚者,中国互联网的“寒冬论”、“拐点论” 不胫而走。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经历了2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其未来的动力还将来自于哪里?

陈歆磊表示,和过去20几年不断涌现新模式,诞生新公司的发展态势不同,互联网行业的下半场,互联网企业应专注于将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在服务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实现行业自身发展。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的自身改革,离不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孕育的新需求,新市场。

2018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了未来5年2000亿美元的进口计划。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新机遇。张勇说,阿里的愿景不是2000亿美金进口额的数字本身,而是希望用创新、生态、合作的方式,创造出数字时代的大进口模式,持续成为数字经济的见证者和建设者。

在更多领域,互联网所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认为,技术和金融加速融合,正在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发展过程,后面这个“无”是无处不在的无。“新技术对新金融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相当于1万米才走了100米。”

从“Alipay”,“TikTok”到“xiaomi”,越来越多国内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受到海外用户的关注和喜爱。科技出海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文化和品牌迈向世界。

回望历史,互联网行业发展,不仅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助力中国以全新的面貌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一群中国科学家向德国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邮件的内容只有一句话:“越过长城,走向世界。”(“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30余年过去,这句话依然映照着中国互联网人的心声,描绘着大国以开放姿态拥抱创新的壮阔图景。   











原文链接: http://sh.xinhuanet.com/2019-10/08/c_138455440.htm
活动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