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一财经周刊》刊发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的采访报道,他在采访中指出,过去的几年中,P2P中最赚钱,或者说唯一赚钱的是现金贷,依靠快周转和高利润获取利差,而这一模式在去年被国家明令禁止后,整个行业想要快速扩张规模,就只能依靠资金池了。
为什么经过了2015年的洗牌 P2P行业爆雷潮更猛烈了?
这个夏天,中国刚兴起几年的P2P行业遭遇了爆雷密度最大的一次行业震荡。
8月2日凌晨,据第一财经报道,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公司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旗下邻家便利店的运营。停业原因是公司资金发生问题,目前该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而这家便利店企业背后的投资方正是依靠的P2P模式。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统计,6月1日到7月18日间,中国共有231家P2P平台出现了逾期、跑路、倒闭、经侦接入等情况,相当于平均每天有5家P2P平台出现问题。其中4家交易规模超过百亿的平台:钱爸爸、牛板金、银票网和投融家,目前已经全部停止运营;民间4大高返现平台: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和背靠斐讯路由器的联璧金融相继“阵亡”。
受波及的公司还有以提供数据和网贷资讯闻名的 “网贷之家”,其关联的P2P平台投之家,也在7月被立案侦查;因“路由器挖矿”而名声大噪的极路由合作的P2P平台i财富,更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个月前被深圳福田公安分局查封。
更凶猛的二次爆雷
就在2015年,P2P也曾经历过“黑暗时期”,随着e租宝、泛亚、中晋等公司相继爆雷,牵扯到的资金超过3000亿元,全年有近千家平台或逾期无法提现或干脆跑路,上百万人本息尽失。由此也带来了一轮行业洗牌: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6月底,P2P行业的正常运营平台只剩下了1836家。这个数字和2015年的高峰时刻相比,缩减了近2/3。
但尽管如此,新一轮的P2P风暴却来得更凶猛,波及范围也更广了。
和上一轮行业洗牌相比,这一轮的出事平台被包装得更为精美,要事先鉴别也更为困难。经过e租宝和中晋们庞氏骗局的教育,投资者们学聪明了:没有电子合同的不投,利润过高的不投,没有银行存管的不投,没有国资、上市背景的不投,没有第三方担保的不投。
不过到了2018年,他们依然没有逃过“被扼住喉咙”的命运。
“(2015年年底)之前关注的大V说,年化利率在15%左右的属于正常范围,加上它(钱妈妈)有上市企业和国资背景,还有银行存管和第三方担保,相当于多重背书,我买的时候怎么可能怀疑呢?”投资者顾乡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投资的两个P2P平台相继跑路,其中,他在钱妈妈上投资的44万元,这是他整个家庭最后的家当——他和妻子所有的积蓄,以及山东父母的养老金,医疗事故的赔偿金。如今,顾乡整个家庭的全部可支配金额只剩下了3000元。
倒也不能怪顾乡们。如上述列举,此前判别P2P是否靠谱的几大标准,比如利率期间合理、有上市或国资背景等,这次都显得不太好用了。哪怕是监管意见中核心提到的“银行存管”,这次也失灵了。比如顾乡“看中”的平台“钱妈妈”,和运营了5年的“钱爸爸”,他们都和平安银行签订了存管协议,已运营3年的“多多理财”也有新网银行的存管协议。
问题出在哪里
为何在上一轮的洗牌后,这一轮的爆发更为凶猛?
包括平台运营者、接近监管的人士在内的多位采访对象,给出了近乎一致的答案:平台自身的业务逻辑本身不规范,金融去杠杆下的大环境,在遇到监管政策骤然收紧后,三者合力的集中爆发。
其中最本质的还是平台本身的不合规。这里最重要的是资金池。
时钟拨回3年前,2015年的7月,《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自此,互联网金融结束了一直以来“无监管、无门槛、无规则”的三无状态。意见中对于P2P的要求十分明确:只能做信息中介,提供信息撮合,而不能提供担保或其他和信息撮合无关的业务。
“这是一个两难”,陈文解释道。曾有过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工作经历的他写过包括《P2P向死而生:科技投行赢得大未来》《从喧嚣到理性:互联网金融全面风险管理手册》等多部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著作。“如果平台不追求规模的话,其实按照撮合借款人和贷款人,平台收取中间手续费的话,理论上能赚钱,但是一笔笔的撮合实际上很难做大规模,利润也就没有想象空间。”陈文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中,P2P中最赚钱,或者说唯一赚钱的是现金贷,依靠快周转和高利润获取利差,而这一模式在去年被国家明令禁止后,整个行业想要快速扩张规模,就只能依靠资金池了”,交大高金教授胡捷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他补充了一句,“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平台都有资金池的问题”。
平台们通常会把底层资产包装成理财产品,提供刚兑承诺,甚至部分平台还推出了类似余额宝这样灵活存取的活期理财计划来吸引投资者。“这其实是让互联网金融平台,充当了银行的作用。” 陈文说,“一个信息撮合的中介,充当了信用中介,还承担了流动性管理职责。”但是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有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拨备覆盖率不得低于120%,拨贷比不得低于1.5%。而大部分的P2P,在信息中介监管性质定位下实质开展了信用中介业务,缺乏杠杆约束,也没有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这就在这一轮“挤兑潮”中,因为流动性不足以及坏账冲击,不少平台宣布清盘关门。
“不过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大环境,即使有资金池,但也不会以这么戏剧的方式批量爆发。”胡捷补充道,“就算监管更严,爆发也可能不会这么汹涌。”和2016年的暴雷潮相比,这次的外部环境更为恶劣。
P2P行业从业者,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对此也深有体会。“把企业的杠杆降到最低,这让小微企业融资更困难。企业的正常经营都有杠杆的,有些行业平均负债率高达60%至70%。在股债双杀环境下,企业经营更难坚持,违约率也随之上升。民营实体企业资金面越来越紧,借贷利率随之走高。P2P和任何借贷类似,在违约增加情况下,愿意出借的会相应减少。”周治翰说。
至于被视为是压垮网贷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能验证平台资质的“网贷备案延期”,胡捷则认为这是无奈之举。按照胡捷的观点,生于草莽的P2P,即使在监管明令后去除了资金池,最初存量的“去库存”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规范。“这么多存量(借款)都没消化,如果现在宣布这些平台都不合格,那些原打算还钱的如果都不还,这事就晾在那儿了。”胡捷说。而追债催收的过程漫长而辛苦,还不保证这些资金都能回来。
根据中金公司的数据,目前1836家尚在运营的平台中,仍然有60%的平台尚未完成银行存管,25%的平台给投资人的年收益率大于12%。这大概率会使得贷款人的贷款成本和违约增高。此外,行业当前还存在期限错配、隐性担保、标的超额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P2P平台问题集中爆发的后果是,投资人的信心被动摇,平台的新进入资金跟不上流出资金,平台发生挤兑,或跑路或清盘,然后进一步加剧投资人的恐慌,不敢投入更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