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钱军教授评析:萧山民营企业可能批量出问题
发布时间:2014-05-16 浏览次数:5861次
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教授、EMBA项目主任钱军受邀担任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陆家嘴评论》的财经评论员,详细解析浙江萧山民营企业可能批量出现问题这一说法,并希望通过萧山这个案例,银行和政府可以各自吸取经验教训。
 

萧山民营企业可能批量出问题
 
最近媒体报道,浙江萧山的民营企业可能会批量的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萧山的经济总量非常庞大,去年一年的工业销售额就有5500亿元,而且是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前列,尤其是民营企业,蓬蓬勃勃,相当发达。如果想入围当地的百强企业当年的销售额至少在5亿元以上。但是,步子迈的大,也容易出现问题。想当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市场需求量大,挣钱容易,就怕产量跟不上,人人都想把生意做强做大,于是企业就拼命买地,盖厂房,招工人,扩大再生产,没钱算不上问题,银行急切的想要把钱借给企业。不怕贷不着款,就怕不贷款。政府也宣传要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多元化发展。在银行和政府的双向进攻下,企业扛不住扩张的诱惑,所以有很多企业一方面加大产能扩张,另外一方面多元化发展,大多向房地产方向发展。比如萧山有一个化纤企业,2010年前到安徽买了400多亩地,投资5、6亿元,加大化纤产能,当时企业发展正常,因为化纤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但是前年去年化纤产能过剩,企业销售不好,企业资金链出问题。银行着急催还贷款,一下抽走2.8个亿,企业马上陷入困境。而且,这并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银行虽然贷给款,但是企业要找很多其他企业作担保,如果企业还不了钱,银行就会向其他企业索要。但是其他企业也饱受扩张的困扰,资金出现问题。因此整个地区的资金链就出现问题了。这些企业就像一根锁链,你拉着我,我扯着你。纠缠不清,相互影响。疯狂扩张后遗症就显现了。一家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银行就催债,互相担保的企业就要还钱,一经抽血,本来可能勉强生存的企业就倒闭了。所以最近有一些传言,萧山民营企业的重镇或许真的有一些百强企业会死亡,沦为信贷危险区。不无夸张的讲,这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金融风险。
 
根据多年经验,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政府。萧山也不例外,马上就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化解办”。“化解办”的大思路是正确的,对暂时出现困难的经营良好的企业积极扶持,对产能严重过剩无法救治的企业积极破产清算。比如化纤企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要死亡的就不实行救助,对刚入行的企业原则上淘汰一块,救一块。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产能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明确提出要借机予以淘汰。
 
但是这也不是政府说了就行的,银行才是真正的债主,这个时候银行就会先下手为强,先要先得,后要就遭殃。银行家一哄而上,疯抢企业的资产。对此,地方政府以收回存款、收回养老保险金等方式进行阻拦,等于是给银行下了最后通牒。但是,政府利用权力不让银行要账并不占理,地方政府要是有这个先例,得罪了银行,大家未来可能就要留后手了。
 
希望通过萧山这个案例,各自能够吸收到经验教训,银行企业需增强专业性,贷款和投资不能太盲目,而政府也要做好自己的事,逐渐把伸出去的手收回来。
 
 


活动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