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23 GES博学分享会暨项目主任见面会在高金徐汇校区成功举办。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GES项目学术主任严弘,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会计学教授李峰,以及两位GES校友:三一集团副总裁、GES 项目九期校友李沁,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产配置投资部基金经理、GES项目七期校友徐立群,共同做客本次博学分享会。严弘教授和李峰教授对项目特色与价值进行了深入解读,并作为论文导师与上述两位校友就论文研究进行互动分享;两位校友也向大家讲述了各自的博士论文写作心路和在GES项目的学习感悟。
培育新一代全球商界领军学者
2009年,为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上海市政府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创立了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自建院开始,高金一直以“汇聚国际一流师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构筑开放研究平台,形成顶级政策智库”为使命,以打造中国世界级金融学院为目标,成为全球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 (AACSB) 认证最年轻的商学院之一。
高金设有最完整的高端金融类管理教育产品线,其中GES项目作为受全球认可的海外高管博士学位项目的组成部分,是高金与美国规模最大的公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创立的,也是国内首个以金融和全球化管理为特色的专业系统性高管学习项目,致力于为国内商业和金融界领军人才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平台。
在师资方面,GES项目汇聚了全球的顶级师资。除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高金的教授,项目还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得克萨斯州大学以及波士顿大学等其他海外知名院校聘请了多位一流教授。所有师资都拥有欧美著名商学院博士学位,且超过50%都在其研究领域担任讲席教授。
在课程方面,GES课程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一是核心课程,包含金融与财富、商业与管理及与时俱进的前沿主题课程;二是关于行业发展方向的专题研讨,这对于同学们形成各自的论文研究框架和成果大有裨益;三是论文研究,论文选题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是研究内涵的一大特色。根据同学们所选的课题领域,项目还为每位学员配备了包含三位导师的豪华指导团队。最终,学员们的研究成果也将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重要智库型知识、策略和方案。
在论文模块中,论文的写作过程包含四个步骤:一是论文开题。所有学员和教授用三天的时间,集中研讨,共同交流;在开题的过程中,往往导师人数比学生还多,他们的指点和建议将帮助学员更好地聚焦研究课题,给予学员重要的启迪;二是论文资格考。学员根据教授和同学的反馈形成较为完整的论文框架和提纲;三是初稿答辩,同样有很多教授在场参与学员的初稿答辩,为学员们进一步完善论文指点迷津;四是终稿答辩,在项目第三年的3月份通过终稿答辩,为整个论文研究过程画上句号。整个论文写作过程,同学和导师们始终践行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GES项目治学精神。
在学员画像方面,项目学员的平均年龄是45岁,平均管理年限为17年,超3/4学员在决策层,其余基本为管理层;新学员在入学前都获得了硕士学位,其中还有10%的学员拥有更高的学位;虽然相当一部分的学员来自金融机构,但民营企业和机构也占到半壁江山。
在系统学习、论文撰写、形成智库的基础上,项目还安排走访美国、欧洲的知名院校、精英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组织,深入了解其管理模式、后台运营、治理结构等专题内容;同时面向项目校友开设“GES高峰论坛”、“博士堂开讲”等学术交流平台,分享交流行业前沿动态及研究成果。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变革、经济金融高速发展,GES项目十余年来已经成功培养了近四百位具有独立学术思辨能力的决策者。
李沁:我的GES学习之旅——实学会友,成己为人
我把GES诠释为Grow、Empower、Socialize,即“实学会友,成己为人”;而我们班的班训是“实学引领,成人达己”。由此我将二者相融合,用来总结我的毕业感想,即圆梦、求知和交友。无论是教授们对于我毕业论文的持续指导,还是三一集团与高金教授的交流互动,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同学师生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彼此碰撞所带来的启发。
作为一个国际营销领域的从业者,我的论文选题与本身工作密切相关。虽然前几年市场发展良好,但从去年开始,国际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客户违约情况快速增加。在三年前,我预见性地选择了“营销风控”作为论文课题,并在三年后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了我的日常工作中。在我看来,课程设计和论文选择都紧贴日常工作中的实践,不仅是GES项目的突出特色,更让学员大受裨益。
提升客户信用销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聚焦的课题,但在这个课题之外,我还延展出了一系列思考:首先我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全体高管都应学习拥抱和推广最前沿的技术;其次,如何让业务真正做到全流程在线,并由机器来决策,从而实现智能商业,对于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最后,信息化和数字化要同步开展,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建立后发优势。
李峰教授点评:论文研究助力实践落地
这篇博士论文质量极高,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论文研究的问题很有意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极具前沿性。通过物联网的数据来做风控,是整个数字化运营及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篇论文从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角度,对这个重要课题做了非常全面的深度分析和诠释,意义非凡;第二,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令人享受,同学和导师之间教学相长、论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汇报也使得同学与同学之间学学相长,每位同学的三位论文导师之间也都有着很好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互动;第三,这篇论文不仅在技术、选题和方法论方面都非常扎实,更为重要的是,产出了极具实践意义和价值的研究结果,其成果已经在公司的应用实践中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就读GES项目最注重的是学术含金量,而GES应该是国内所有同类项目中在学术规范性上表现最好的项目之一。在此基础上,班级内以及不同班级间的交流互动非常高频,学员能够全方面多维度地思维碰撞、切磋琢磨,更能够融入交大和ASU等多层次的校友资源。
徐立群:就读高金GES项目,是对个人的上佳“投资”
我选择来高金就读博士项目是因为高金的“产品”做得很棒,从配置角度有着很多互补特性:项目邀请了在国外已经功成名就的中国教授来授课,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国际视野,还在中文语境之中形成了师生间的高频互动。而除了中西互补的课程之外,项目还有业界实践和学术理论、金融界和实业界的融合互补。来自金融行业和实业界的同学,也在知识背景、行业资源上形成互补,切磋提升。不同研究专长的博士导师团队配置也让研究领域更好地交叉融合,使得研究视野更全面和分析更深入。
我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公司债信用利差与公司债投资》,主要研究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这一现象在资本市场的后续风险。当时期限错配的风险在国内还未受广泛关注,同时行业中多以解释性报告为主,而预见性报告则较少。我在高金学到了在做研究时如何把格局打开,如何看透事情的本质,从而对行业风险点或未来动向进行预测。在三位导师的引导和建议下,我的论文荣幸地在深圳特区金融学会2022年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可能也是期限错配的风险逐渐被关注。在我看来,这篇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主要包含三层内涵:第一,企业如果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其在发行债券时可能会被要求更多的票息,继而就会造成发债成本的提升;第二,公募基金或机构投资人在投资债券时,可能会减少对这一债券投资的规模或比例;第三,机构投资者做了减持操作后,是否会有规模上或业绩上的提升?如果是比较敏感、风控意识较强的基金,在业绩上确实会有所提升和超额,在规模上也会带来更多现金流。
严弘教授点评:如切如磋,教学相长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博士论文?徐立群博士的论文为我们做出了良好典范。首先,论文课题是从她多年资产管理过程中总结而得,其中涉及到三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一是做公司债券投资时要对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有充分认知,而债务和资产间的期限错配是一个经常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指标。公司假如不能合理匹配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期限,就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债务违约。因此,在对公司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时,在传统指标之外还应多加关注其资产和负债端的期限错配。二是部分公司债基金经理对期限错配的因素是敏感的,在他们相应的持仓中也有调整。三是这些敏感的基金经理业绩突出,也会吸收更多投资者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