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和嘉信理财共同举办《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报告》)发布会。
这是双方在2022年共同发起并合作推进的一项年度调研,旨在长期追踪中国居民金融素养的变化情况以及背后的可能原因,为政策制定者和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参考。
高金创院理事长屠光绍、高金党委书记张新安、高金副院长及会计学讲席教授李峰、高金教授吴飞、嘉信理财(上海)总经理 Thomas Pixley、原东方证券党委委员、副总裁,财富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总裁徐海宁等嘉宾应邀出席本次发布会。各位嘉宾以专业视野与实践经验为依托,共同为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贡献宝贵智慧。
发布会伊始,张新安在致辞中祝贺了《报告》的成功发布,并且肯定了高金和嘉信理财的这项联合研究在中国金融市场经历深刻变革的时刻所展现出的前瞻性和重大意义。他强调:金融素养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高金作为教育和科研机构需要将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知行合一,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把握机遇,与各方一道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市场的金融素养提升途径。”
Thomas Pixley 也从嘉信理财的角度阐述了对于居民金融素养重要性的理解:“作为一家拥有50多年历史的领先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一直把投资者教育视作业务核心。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位普通的老百姓都应该有机会通过参与投资来主掌自己的财富未来,而金融素养和金融教育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Thomas 表示,今年是嘉信理财和高金合作开展这项课题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的研究成果向我们传递了很多积极的信号,金融素养和金融实践之间双向奔赴的关系也为整个行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金融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监管、教育机构、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基层社区等各方的积极协作。而作为金融实践的重要窗口,金融机构不仅要兼顾不同金融素养水平人群的受教育需求,为广大居民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内容,还要注重投教和日常业务的有机融合,帮助大家在实践中学习,让金融素养更好地服务于投资决策。
随后,吴飞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第三年度《报告》的调研成果。他指出,中国的居民从未像今天这样把金融消费如此深刻地融入生活,尤其是在近几年,中国居民财富管理已经变成了非常强的需求。同时,市场的变化也让投资者不得不面临复杂的金融理财产品的选择,而金融素养就成为了这一过程的必要支撑。
吴飞强调,今年报告中发现的金融素养和实践之间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各方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给出了一定的启发。他表示:“金融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年呈现的结果显示金融实践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我们在做教育的时候需要增加更多实践方面的内容同时针对特定群体采取量身定制的素养教育而金融机构也要在实践过程中提供操作等方面更加细致的服务和指导。”
在成果展示之后,吴飞主持了以“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以金融实践促素养提升”为主题的圆桌讨论。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嘉宾们围绕退休养老规划、家庭财富管理和金融教育等与居民金融素养密切相关的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嘉宾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进行了富有洞见的观点分享,并就如何切实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专业建议。
李峰特别指出了金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对于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做到“干中学”。
徐海宁用长期、客观、有效三个词概括了该项研究三年来的成果。她强调,无论是投资和专业服务都要长期,只要认准的事情长期做就会有价值。同时,机构必须真正了解客户需求才能构建更好的商业和盈利模式,才能真正站在买方的角度,为客户创造价值。
针对养老问题,Thomas Pixley 指出惰性和市场波动是大众进行相关实践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而针对这两个挑战就需要专业投资顾问的服务和动员,以及一份考虑到市场波动和突发情况的全面财务规划。这个规划需包含四个关键要素:未来资金需求、当前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实现目标的)时间维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有效的规划都必须将潜在危机因素纳入考量,正如著名拳击手 Mike Tyson所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一个完美的计划直到脸上挨了一拳。”因此,一个真正稳健的长期规划应该能够抵御短期波动和突发危机。
最后,屠光绍为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首先祝贺了报告第三年的成功发布,对高金和嘉信的合作表示肯定,也对双方把这项调研做深、做久提出了期待。他强调:“金融素养提升是一个渐进、长期、可持续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的财富健康,更能推动金融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三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报告产出了更丰富的内容、更深入的分析和更积极的社会影响力。期待这项研究继续做深、做实,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突出居民金融素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重要性。同时,教育机构要发挥更大作用,切实提升金融教育内容的普惠性、有效性和时代性,真正帮助到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最终为金融强国的建设和居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