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人|韩晖:试玉烧三日 辨材须七年
发布时间:2021-08-16 浏览次数:7803次
2009级MF一共有33名学生。毕业10年了,他们锐意进取,屡创佳绩,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

韩晖(MF2009)

德弘资本(DCP)董事、投资者关系主管

她的本科第一年就读生物专业,但在自我性格剖析之后,毅然选择了转换到金融方向;她是高金MF项目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之后顺利进入到美资大投行,并连续七年获得了Top performer;随后她从投行转向私募股权,加入了专注于亚洲市场的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德弘资本。

鲜衣怒马 此间少年

2005年,韩晖高考后选择了就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专业。在度过第一个学年之后,她发现自己的性格并不是很适合从事科研,而是更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在大二的时候她提出转换专业,进入了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并且在大三那年选择了更细分的金融方向。转到安泰后,韩晖最大的感受是环境变了,没有实验室里一片平和气氛,周边的同学都在找国外交换的机会、好的实习机会,在她看来,这是一种正向和良性的竞争。在这样的氛围下,她也先后找到了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贝恩咨询公司等从事助理审计师、助理分析师等在国际机构锻炼和实习机会。

很快,时间来到了2009年,适逢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期,正处毕业季的韩晖面临着工作还是读研的选择。也就是在那年,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正式成立,开始招生第一届金融硕士(MF项目)。经过了深入了解后她发现,高金的师资非常好且全英文教学,加上学制是两年,以就业为导向等办学理念,在韩晖来看都极具吸引力。经过谨慎抉择后,她选了入读高金,并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多学习、多积累。毕业后,她对高金的评价相当高,也经常推荐学弟学妹尝试申请高金的MF项目。

2010年,韩晖就读研一期间,拿到了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亚太区总部香港的暑期实习机会。与韩晖同批进入实习的学生大都来自于海外名校,如哈佛、牛津、剑桥等,来自内地高校的实习生非常少,好强的她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努力争口气。一般而言,外资投行希望员工能够聚焦精力和时间,深耕某个行业并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逻辑。韩晖就被随机分配到了金融行业组,主要是面向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企业并购方面的服务和建议。

这是一个让韩晖觉得十分有意思的工作,首先实习本身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公司和项目组对她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确认,另外一方面是看她自己本身是否喜欢这个工作。如她所预期的一样,她所遇到的同事都是非常优秀的精英;其次,她发现自己可以适应这种紧张的工作节奏,当然她也坦言这得益于在高金的磨练,由于高金的学习节奏本身相当紧凑,在繁重的学习课业之余,还要积极地参加实习,让她的时间管理能力得到飞速提升;最后,她所参与很多工作能直接与大型金融机构的领导层对话,并与他们沟通、交流企业战略层面的事情,这种际遇让初出茅庐的韩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行业信息,同时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也能够更高、更广。最终韩晖凭借自己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不懈的努力,成功留用。

七年砺剑 不负韶华

入职美林不久,发生了让一件韩晖备受震撼的事。2011年,全球金融危机第二波,美林全球开始裁员,其结果是将近一半和她同年入职的分析师被裁员。那也是她第一次体会到在外资投行里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这件事之后,她开始思考投行真正需要的什么人才。

投行的入职门槛很高,但对于那些通过笔试、面试的人来说,大部分都具备足够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投行会转而评估人本身的综合能力。首先是情商,尤其是沟通能力,无论是与客户、还是自己老板的沟通,都要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讲清楚。不但要能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问题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要针对问题提出几个解决方案。要让客户或者老板做选择题,而不是做论述题,为他们节约时间。其次,要能够站在客户、领导、甚至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帮他们想解决方案。在韩晖还是分析师的时候,她就已经尝试跟客户的中高层进行商务方面的沟通,帮助美林争取客户的信任和更多的合作机会,这实际上是经理层面应该做的工作了;而当她晋升到经理之后,就开始积极去承担VP(副总裁)层面的事情了。在这个过程中,她给自己的座右铭是:“the more you work,the more you learn”。

从2011年正式加入美林,再到2018年离开,韩晖在美林工作了整整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她也见证了大陆企业的崛起。从一开始同事中大陆背景的很少,到后来大陆的同事越来越多,其中的大背景就是香港投行的收入中大陆企业占比越来越多。其中让韩晖印象比较深的项目就是2014年-2015年,美林与摩根一起帮助某知名食品公司去港股上市的项目。这个项目是2015年全球最大的消费品上市项目,也是2015年港交所最大的民企IPO。当时韩晖是刚升经理第二年,但由于这个项目来源于美林亚洲投行总部的总负责人,所以韩晖很多时候需要直接向他汇报。由于工作繁忙,领导很多时候只会给出相对简短、模糊的指令,这就需要韩晖能够迅速把领导的指令变成具体的项目执行方案以落实推进不同的工作条线。这过程对她挑战很大,但也收获很大,其顺利的IPO过程也让韩晖倍感自豪。

在持续的努力与提升下,韩晖连续7年获得Top performer表彰,并入选国际交换项目,获得了去美林美国总部纽约的轮岗机会。在华尔街工作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韩晖深刻感受到了美国投行与香港投行的区别。比如消费组,香港的整个team就10个人,相对扁平;而美国总部的消费组则有100多号人,子行业分工非常细致,每个人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相对狭窄,但好处是可以研究的更加深入和透彻。这也是韩晖意识到华尔街投行特别厉害的一点,即聚焦及深入的钻研。此外,她还深切地体会了美国的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工作的影响。在纽约的这一年多里,她也与一些在美国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的小伙伴结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无意间为她接下来的转型打好了基础。

转型投资 同心筑梦

2018年,在猎头的推荐下,韩晖与德弘资本(DCP)有了接触,也了解到德弘资本的核心创始团队此前都是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私募股权(PE)投资机构之一KKR的合伙人。他们曾领导了KKR及摩根士丹利在亚洲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并投资了一系列在中国PE界具有开创性的项目。尽管德弘资本当时处于起步阶段,但韩晖认为这个是一个风险可控、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的创业平台。由于在面试过程中与德弘资本创始合伙人都聊的非常投缘,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韩晖决定加入德弘资本。当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她觉得德弘是一个新成立的平台,与新平台一起成长,会有特别不一样的感受和期待。就这样,她从卖方转向买方,开始担任德弘资本投资者关系主管,负责起募资端的工作。

募资的工作与韩晖过往的投行工作看似有很大不同,但实际上异曲同工。在她看来,基金的募资工作与之前的投行工作其实有很多相通性。在投行的时候,帮助企业上市,主要是讲企业的故事;而在德弘,做募资工作则讲的是基金的故事,要向潜在投资者展示公司优秀的管理团队与历史投资业绩,要求与潜在投资者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将这些卖点生动的表达清楚,并能够回答潜在投资者关心的一些问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韩晖发现自己过往在投行受到的体系化训练得到再一次发挥。与此同时,她切身感受到在为基金做募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要求快速学习的过程,她需要迅速去了解各类投资人(LP)的投资风格和项目偏好等,与他们建立很好的联系并灵活调整沟通的方式和策略。当年在美国华尔街工作积累的对欧美文化的切身理解,以及累积的人脉资源都在募资工作中发挥了作用,用一句时髦的话来描述这过程是“所有你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费”。

回忆当初在高金的经历,韩晖感慨高金教授们的传授方式不太一样。很多课程里,教授只是提出分析问题的框架和体系,要求学生琢磨如何更快的抓到重点、更快的学习,这种思维方式给予他们很多无形的帮助。其中让她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王坦老师在讲题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沉迷于解题,忘我的在黑板上开始写公式,那幅沉浸“心流”的画面不禁让她联想起一部奥斯卡电影《心灵奇旅》。

除了课程和知识之外,让她颇为自豪的场景和体验就是整个班级的团结和之间的良性竞争。大家白天忙于上课和实习,晚上则会在高金的楼里一起学习、一起进行小组讨论,经常一起奋斗就到了很晚,韩晖认为这就是高金MF项目的底色—团结的奋斗。

而对于那些想进入投行或者投资机构的年轻校友,韩晖认为能够来高金读书就已经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接下来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沟通表达的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非常珍惜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这些都会是未来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