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实:科技大变局中如何保障分配的公允?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28731次

有学者曾直言,经济金融学研究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而在年轻学者黄秋实看来,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为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增加了变数,如何保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使“蛋糕”分配得合理公允,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遍历顶级名校,找寻学业赛道

黄秋实从小喜欢数学,觉得“数学是描述一切逻辑关系的一种语言”。为此,高考时黄秋实顺理成章地报考了山东大学数学系。

本科毕业时,出于“把抽象的数理世界与现实经济生活链接起来”的好奇,黄秋实来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金融与经济学硕士。进入全新的学业赛道,他学习劲头十足,事实上,新专业并没有一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这或许得益于我学习数学的经历。”在他看来,数学是通过逻辑来认识世界、解读现象的学科,而这种逻辑性及其对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理解是普适的,适用于许多领域,同样也适用于金融与经济领域。

硕士毕业后,因为向往北美金融院校集中、学术氛围浓厚,2014年黄秋实再次跨过大洋,来到美国西北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

潜心学习研究,厘清兴趣方向

在全新的环境开始漫长的读博生涯,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次考验,但黄秋实对此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以比赛的心态来看,可能很难忍受一段时间不出结果,但如果我们视之为一段研究经历的话,心态就会相对平和。”

正如黄秋实此前所设想的,西北大学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与他的需求实现了深度契合。“导师们对我们学生的引导是启发性的,他们会鼓励我们独立思考。”长达6年的博士生涯,黄秋实共师从三位导师,他们各有特点,在各自研究领域各有建树,让黄秋实受益匪浅。

其中一位导师Janice Eberly教授曾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出任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副部长。黄秋实跟随她做研究期间,关注视野更多聚焦于现实的经济现象。“从全球范围来说,无形资产的占比都在快速上升。当一种趋势形成的时候,我们必然要去研究这种趋势将给经济带来哪些影响。Eberly教授之前参与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对这类研究比较感兴趣,这也正好和我研究的兴趣点吻合。于是我跟着她开展了一些关于无形资产占比上升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聚焦科技创新,研究“温暖”金融

黄秋实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宏观金融和金融创新。在读博士前的夏天,一篇文章让他对金融如何促进科技创新这一课题产生了兴趣。这篇报道讲述了中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30年高速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要逐渐依赖于自身的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对此有切身感受的他深以为然。在博士学习期间,他又由此延伸想到一个全球经济学界研究多年的问题,即金融对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价值何在?

按传统经济学理论,金融要促进经济发展,一般会通过发放贷款等融资途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因投资而带来的设备、生产线又可以作为有形资产被企业作为抵押物进行再贷款,获得的贷款进行再投资,由此形成正向循环,进而促使经济不断地增长。

这一传统经济学理论未必是当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全貌。黄秋实的研究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尝试勾勒科技创新时代新的经济增长路径。他通过严谨的研究及大量详实的数据演算,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影响的现象。

黄秋实的研究表明:通过抵押物融资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因科技迭代加速,传统的抵押物由于科技相对落后快速贬值。由此,反而限制了依赖于抵押物的融资途径。“金融促进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也会影响融资能力,我用数据证实这个相互作用的现象,再分析金融与科技创新相互作用这一现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黄秋实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传统促进融资信贷来推动科技创新从而加速经济增长的方式可能会有负面影响。因为科技进步的同时,会让抵押物过时,寿命变短,相应债务期限就变短,而短期债务大幅增加会威胁到金融体系稳定。“如果不增加融资供给,确实控制了风险,但是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也很有限,这是宏观政策上的一个重要的取舍,里面可供研究的问题非常多。“

眼下,他在前面选题的框架下,又延展了科技创新下金融对人力资源、对汇率市场影响等课题。“比如金融有效的分配了资源,促进了一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比如AI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发展使一部分人受益,同时也使很多人失去工作,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其实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如果金融不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鼓励科技创新,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会减速。总的来说,是一个如何把蛋糕做大的同时保证蛋糕合理分配的问题”,黄秋实概括认为。

科技创新带来革命性变化已然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发展不可逆的大趋势。我们都知道如果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人在经济或者创新能力上的差异会导致财富的分配不均。当这种财富不均到达某个临界点时,财富就会被以某种形式(和平或强制)重新分配。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历史是财富反复集中又被再分配的过程。如何能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保证财富的合理分配,维护社会的稳定是个历史悠久的重要课题。黄秋实希望自己的金融研究能对解决经济社会的实际问题有所帮助。

开展教学实践,关注中国问题

博士期间,黄秋实曾去全球知名量化基金公司做策略研究。期间他利用基金公司的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数据测试,对量化投资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志向,“业界更注重应用性,更聚焦在某些细分领域。我好奇心较重一点,可能相对自由的学术研究更适合我。”

确定了职业方向后,黄秋实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此前,他在开展科技创新对金融的影响这一主题研究时,就想基于中国数据探讨中国问题,但出于数据及信息来源不畅等原因作罢,但黄秋实内心里认定自己未来的研究重心在中国:“一是中国发展前景可期,可研究的课题领域广泛;二是各个国家的经济各有特色,自有发展逻辑。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已崭露头角,我想基于中国实践来提炼总结适用于中国的理论可能会比较有价值、有意义。”

瞄准研究方向准备蓄势发力的黄秋实,如今回到中国,加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他将在这个致力研究解决中国问题、促进中国金融发展的学府,开展全新的教研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