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7月刊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邱慈观的观点文章,她表示,在公益行业方面,若是不能放下自己,而单向地以公益思维凌驾金融思维之上,则公益金融永远是个失衡的组合,也难以成功。
公益金融 — 失衡的组合?
公益金融是 social finance 的中译,近几年盛行国内,相关方案持续展开,诸如北师大公共政策学院的"中国公益金融创新计划"、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公益金融及社会创新中心课程"、第一财经基金会的"公益金融 mini MBA",及新浪公益的"公益金融论坛"等。
由中文字面看,公益金融由"公益"与"金融"组成,属跨域结合。笔者是金融学博士,在上海交大金融学院任教,有企业社会责任、微型金融等领域论文登在国际学术期刊。个人资历使我频频受邀,做公益金融主题演讲。然而,事前各单位却不约而同的要求:"我们学员是做公益的,欠缺金融基础,请您给几个网址,让他们课前学习基本的金融概念。"
Social finance 很少被金融行业使用,更未出现于正宗的金融教科书,如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机构管理等。因此,首度受邀演讲前,身为金融人的我也不得不上网查询,以明确其义,结果发现它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界定。
维基百科采广义界定:"social finance 针对社会企业、慈善与致力于社会影响力之组织放款或投资,......... 而这类投资除经济回报外,也强调社会回报。........social finance 涵盖社区投资、微型金融、社会责任投资、社会效益债券及影响力投资等。"
依此,social finance 是个伞状语词,包含的投融资方式及金融商品,前后横跨了半个世纪!其中包括了一九七○年代初萌芽的微型金融、一九七○年代末美国小区再投资法案驱动的社区投资,以至于 2007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的影响力投资、2010 年英国首创的社会效益债券。
倘如此,为何对一个横跨半世纪的金融科目,圈内人都不提呢?事实上,social finance 绝对是个新名词,它的狭义界定会比广义界定更能反映这点:从 social finance 一词的使用看,其内涵几乎与社会效益债券及影响力投资重迭,而与先前的投融资方式较不相关。譬如,英国的Social Finance Ltd. 系全球第一间社会导向的投资银行,为社会组织设计金融商品并提供咨询服务,它也是启动彼德伯勒监狱社会效益债券的金融中介。Social Finance Research 是间专致于影响力投资研究的组织,常承接各方的委外研究项目。另外,全球唯一以 Social Finance 为书名者,2015 年出版,内容以影响力投资、公益创投、社会影响力衡量等议题为主。
无论对公益金融采取广义界定或狭义界定,其相关投融资的确针对弱势人口,以强化社会效益为目标。依常态看,透过金融工具进行投融资,工具是手段,以达到替企业完成增资、替社会完成可持续发展之目的。从金融作为共通工具的角度,公益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都无异于公司金融。但从具体议题看,倘使手段要成功,它须能符合该专业的规则,包括行业思维、理论契合、推手背景等,否则就难以成功。
以下我们从几个视角,探讨国内对公益金融的倡议,是否符合金融行业的规则。
第一个视角关乎公益金融的开课主体:在正规高等教育系统里,什么学院或科系会以这名称开课?据我所知,国内举办公益金融(非正规)培训课的,清一色都是公益组织或公共行政学院,而没有任何商学院或金融学系介入。国际上如何呢?上网搜寻后,我们发现情况类似,国际知名大学中,没有商学院或金融学系开授 social finance。倘使有,它也由公共政策学院来开。反之,以 impact investing 为名的课,却已纷纷在商学院或金融学系落户,诸如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甚至我任教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这个发现反映三点事实。第一关乎公益金融的界定,当其定义过宽、边界不明时,它与学术科目须有始有终的原则相抵触,以致难被要求严格的院校纳入正规课程。第二项关乎"工具、目的"之宣称。当公益金融不从金融之普遍意义出发,却只强调金融为公益服务的性质时,则相关课程自不会由探讨金融之通则性的金融学院来开,而只能落在立足于金融之特殊手段性的公益学院。第三项关乎影响力投资课程之被认可。与内容浮泛而边界不明的公益金融相较,影响力投资的方法、对象、工具及绩效评量等,都已相当明确,且与创业投资、另类投资等课程相互辉映,也提高了它在金融学院的接受度。
第二关乎与金融理论的契合,其关键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MPT)。MPT 于一九五○年代开始发展,历经诺奖得主马可维兹、夏普与法马等人,至一九八○年代建构完整,旗下包括投组选择模型、资产订价模型、套利订价理论及效率市场假说。这套理论基于理性人与均异分析两个预设,前者针对投资行为做出理性预期,后者强调投资人只关切回报与风险。
但学者基于投资行为的观察,逐渐发现第一个预设有问题:投资人会陷入认知偏颇,产生从众行为。因此,学者把 MPT 的第一个预设修正为"受限理性",从而发展出行为金融学。这方面的知名学者塞勒教授,也于 2017 年获得诺奖。
MPT 的第二个预设,学者逐渐也发现未必完全符合投资行为:投资人除在意经济回报及风险外,也有社会关切,在意投资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这个预设涉及投资人之效用函数,其中原只包含经济回报与风险,现却须纳入第三个元素 —— 影响力偏好。特别是,资产类别惯例上都依经济回报与风险界定,当纳入另一新元素时,它也须做出变动!光这项问题的起点,难度就颇高,所幸初步努力已由杜克大学商学院展开。当然,努力最终关乎 MPT 第二预设的修正,从而发展出另一套相应的金融理论,但开花结果应在多年后,其间有赖更多学者的参与。
第三关乎推动者的专业背景。公益金融是跨域组合,其推动理应由两种行业的人士共同为之,甚至更理想的,由圆融结合公益与金融的复合专家为之。但国内现况与此相违,呈现出一面倒的现象:无论教课的、上课的、倡议的、发言的,几乎全由公益行业包办。换言之,跨域组合的热情来自公益界,相关者不谙金融,却要借用其所不熟悉的领域,利用金融来达成公益目标!
人类知识系统中,已产生不少跨域组合,譬如结合医学界与伦理学界而发展出来的医学伦理。但跨域结合常经历初期的冲突、长期的酝酿,最终才孕育出甜美的果实。除非公益金融只在想象中存在,否则公益与金融两个领域都应虚心求进,先理解对方,而后才能有所作为。在公益行业方面,若是不能放下自己,而单向地以公益思维凌驾金融思维之上,则公益金融永远是个失衡的组合,也难以成功。
学术活动
more >>11.27
2024
11.22
2024
11.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