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教育背景:
博士学位: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学 (会计和金融经济领域),2005
硕士学位:芝加哥大学MBA,2004
硕士学位:复旦大学经济学,1998
学士学位: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学,1996
研究领域: 财务报表分析、大数据文本挖掘、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
李峰 : 【上海金融报】发展绿色金融“有挑战”

3月28日,《上海金融报》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副院长、MBA项目主任李峰的采访报道,他表示,在绿色金融领域,其实我们有非常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发展绿色金融“有挑战”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由此可见,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级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具有“全流程”概念所谓绿色金融,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在金融监管的政策制定、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中,将环保因素作为关注焦点乃至业务重心,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把与环保相关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融进业务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环境违法企业的资金支持,引导资金流向节源技术、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绿色产业,通过金融杠杆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调配,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件、媒体中出现的绿色金融的含义,主要指第一层而言。

“包括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三个大块,由此构成三个层级,初级目标是环境改善,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中级目标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雾霾、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变暖和极地冰山融化。最高层级是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比如工业4.0,共享经济如滴滴打车、摩拜单车,都属于绿色产业的一部分,属于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而不是简单的治理污染。与这些相关的金融活动都属于绿色金融。”在日前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中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峰作了如是阐述。

“很多人认为,绿色金融就是绿色债券,或者国开行支持的一些绿色环保项目,这个概念稍微狭义。实际上,绿色金融包括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是‘全流程’的概念。”李峰指出。

面临三个挑战性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绿色产业涌现出巨大的资金需求。但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绿色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朱共山指出,一方面,对绿色经济的贷款动力不足、规模不大,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绿色经济需求,主管部门对绿色金融政策目标认识不足,尚未能提出整体的战略安排和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另一方面,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目前尚停留在局部产品创新,绿色金融衍生产品在广度、深度和规模上,都落后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绿色能源企业的需求。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的绿色金融治理更多是“自上而下”,在政策设定、政令统一、法律框架、制度与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也非一日之功。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绿色金融治理体系,需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将绿色金融政策落实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基层主体的实践中,这是未来中国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

“以前的新能源投资都是由政府政策驱动,政府给太阳能产业补贴,给新能源汽车补贴,靠政府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在李峰看来,这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最后企业都要以长期利润为发展目标,这种情况下的金融创新,包括绿色金融应该是更长远的推动绿色环保行业和可持续发展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李峰认为,在推进绿色金融过程中,会碰到三个挑战性环节:一是可投资的绿色指数,如上证180碳效率指数,“但它是一家英国机构做的,因此我们也应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做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碳效率指数,包括指数的基本面开发,以及怎样和养老金、社保基金、公募机构合作,推行既有‘情怀’,又有经济利润的指数投资方式。”二是资产证券化,即通过证券化方式为绿色项目进行融资,“绿色金融领域很多产业非常适合证券化,如太阳能光伏收入长期,相对稳定,是非常适合证券化的业务,所以,针对绿色金融领域产业,我们应当开展并加强资产证券化、衍生品以及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教育,培养这方面的专业金融人才。”三是建设碳交易或各种绿色金融资产交易的综合性市场,“国外已有各种期货期权碳交易市场,但目前我国仍都是基于现货交易。针对这一挑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绿色金融领域,其实我们有非常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原文链接:http://www.shfinancialnews.com/xww/2009jrb/node5019/node5051/tzbw/u1ai18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