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坦教授:SAIF应经济发展而生 肩负引领中国金融研究之重任
发布时间:2016-04-14 浏览次数:13030次

从“广”“博”的经济学转到较重应用的金融,兴趣让王坦教授在金融学教育研究领域,围绕着资产定价这一金融市场的核心内容,孜孜以求二十载。对于集天时地利 人和而生的SAIF,王坦教授充满期盼,希望它担负起引领中国金融教育与研究之重任。本期教授风采对话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双聘教授王坦。


兴趣使然,在金融领域厚积而薄发


如何与金融学结缘?回忆起这段经历,王坦教授笑着用四个字概括——兴趣使然。1978年,王坦教授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数学系,这门 学科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基础,将计算机和数学作为工具应用于经济领域,是一个比较复杂、深奥的学科。不过,王坦教授系统学习经济学还是在国外,1986年9 月,他远赴加拿大正式开始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在国内的数学和计算机学的基础潜移默化地帮助他顺利获得了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2-96 年,王坦教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担任助教,受到一位极负名望的教授的赏识,并引导他把兴趣转向了金融领域,至此,王坦教授的研究从“广”“博”的经济学转 到较重应用的金融,实现了“通才”与“专才”的兼顾。“那位教授叫Phelim Boyle,是金融界蒙特卡罗方法的奠基人。他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萌生了对金融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他对我来讲是一个真正的mentor。”王坦教授 告诉我们,当年Phelim Boyle教授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对金融非常感兴趣,待我也很好,就鼓励我说你能不能做些金融研究,他还让我教金融学的一些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渐渐就 对金融有了兴趣。”


“他本人是做option pricing(期权定价),所以他老跟我聊real option(实物期权),他提问题我就听,慢慢就听出一点名堂了。然后就开始感兴趣了,我第一篇(金融方面的)论文研究的就是real option。我就这样转过来的,说起来也挺简单的。”王坦教授回忆道。


真正踏上金融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还是在王坦教授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商学院任教之后。不过,王坦教授能在金融领域站稳脚跟进行有创意的研究也并非 一蹴而就,期间也历经相当长的摸索期,“我去UBC大概16年了吧,真正开始弄懂一点是在去了六七年以后的事情,之前算是机械地在学,也不停地在琢磨金 融。”治学严谨的王坦教授谦虚地说。


王坦教授近二十年来对金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资产定价领域里不确定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这类问题进行的。“未来不确定性有两类,一类是可计算概率的风险型,比 如说人在什么岁数情况下,患某种疾病的概率;另一类则是无法计算概率的不确定型,比如说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有多大,谁也不知道。这种不确定型叫 Ambiguity,而关于这类问题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王坦教授饶有兴致、深入浅出地分享道。


王坦教授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是受到David Schmeidler和Itzhak Gilboa的启发和影响及他的导师Larry Epstein的引导而开始的。1921年Frank Knight在其所著的《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书中明确地将可计算概率与不可计算概率的不确定性区分为两类截然不同的风险,但并没有数学模型,而在1989年间David Schmeidler与Gilboa Itzhak所合著的《Maxmin Expected Utility with Non-Unique Prior》建立了相关的行为模型。王坦教授的研究就是把这一行为模型应用于金融中,构建定价模型,并研究诸如资产组合,Home Bias和 Limited Participation等各种现象。


王坦教授举例解释道,有一个现象叫home bias,就是大多数人把自己的钱基本只投资于自己的国家,“像美国这么富有的国家它的钱基本上投在自己国家,日本的财富95%也投在自己国家,日本和美 国这两个体制方面都很接近的国家,为什么日本人不把自己资产投到美国去?尤其日本经济这么糟糕的情况下,而美国即使在日本经济非常好的时候,也没有很多人 投,其中有个解释方法就用到Ambiguity理论。因为你在自己国家生活,你对自己东西会了解很多,在别人国家的东西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了这么大不 可计算概率的不确定型后,人们往往认为投自己国家这类风险会小一些。”


运作机制,探究经济现象背后奥秘


2005年4月正式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政府将以前不可以上市流通的国有股(还包括其他各种形式不能流通的股票)拿到市 场上流通,这种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所独有。早前,王坦教授针对决定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补偿比例的因 素做了分析和研究,“我研究的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就是当时对价是怎么决定的。”他介绍说。


王坦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北美市场也不是没有完全类似的问题,北美市场上最开始任何公司上市的时候,都不是说股票马上全流通,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那些创始人 手里留着的。那时我们想这个流通可能是因为流通性问题,因为原先拽在创始人手里不流通的股票现在拿到市场上了,市场上的流通性会增加而产生一些变化,不少 美国学者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当时我们也想中国的非流通股是流通性的问题,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在美国最开始是允许这些股票流通 的,只不过创始人选择不去流通,这是一个流通性问题,而在中国是根本不允许流通。”


“我们发现用流通性解释中国的问题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后来发现这个问题可能要重新写一个模型,我们就从中国的历史背景考虑到它是一个真正非流通股,当它要解 禁流通的话,是一个政府的决策,一旦进入决策,其对价应该根据金融理论来决定,而事实上,包括决定对价都可以说是一个政府行为,我们据此重新构建了一个模 型。”王坦教授表示。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然而这似乎并不能解释中国市场近年来的表现,面对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依旧可圈可点的中国经济数据与在世界上排名倒数第一的中国 股市尴尬境地,很多人将其归咎于中国市场的畸形。对此,王坦教授指出,其实经济很多规律是全球相通的,中国的畸形并不是市场真正的畸形,而是因为它的一些 机制和游戏规则不一样。“如果你真正想弄懂中国经济的话,你就要通过这些扭曲的现象找到它的机制是什么,如果你真懂这个,那你就真懂中国经济。”


当下,在世界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正经历关键时期,金融体制改革蓄势待发,王坦教授也和不少专家和学者一样密切关注着市场的变化和所隐藏的风险,“我最 关心的还是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中国现在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银行,还有券商、信托和保险公司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特殊机制和历史背景所造成的,而根 据中国的背景,这些金融机构的机制应该怎么去运转?如何调整?怎样适应市场化?这些都值得关注。”王坦教授指出。


王坦教授还透露,目前他对中国的影子银行产生了研究兴趣,他希望通过研究可以解答中国的影子银行到底在哪?其风险管理机制究竟如何?他强调,美国的金融体系也是因其特殊的机制和历史背景所形成的,所以中国的金融改革不能只是机械照搬别人,理顺自身机制尤为重要。


寄予厚望,做中国金融研究引领者


工作研究之余,王坦教授算是一位爱山爱水的游客,他爱感受自然,也爱体验社会。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喜欢留下来住一段时间,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当地人们的思维 方式和生活状况。“到世界各个不同的地方去住住,看看各种各样的人在一起生活什么样,还是蛮有意义的。给你开阔很多视野,想问题也会不一样。” 王坦教授回味道。


王坦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长期双聘教授,也是SAIF的早期筹建人之一。在SAIF的时间里,他将一大部分时间用于在SAIF教学、 研究和管理工作上,他见证着SAIF三年来的成长。在他眼里,SAIF的诞生积聚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就好象一个孩子要生在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生在一个很 好的家庭一样,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需要SAIF这样的机构,而SAIF也是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应运而生。所以,我对SAIF的期望还是很高 的,希望他不简简单单做一个平庸的孩子,能为上海或者国家做出点贡献。”王坦教授满怀期待地表示。


王坦教授希望,SAIF未来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金融教学研究机构,担负起引领中国金融研究的重任,将中国金融领域的机制问题研究透彻,同时,结合国内 外领先的金融知识和办学模式设立特色化并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课程,以吸引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培养出高端的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