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祎祎:从高金到国际投行
谢祎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硕士2016届毕业生,典型的上海女孩,爱时尚,爱唱歌,爱party,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女生,却怀揣着一个大梦想:要用资本来推动这个世界。
“我觉得这个世界要么是由科技推动,要么是由资本推动。我本科读的是生命科学,感觉想要试图用生命科学去推动社会发展短期可能有些困难,而资本只要投入多多少少都会看到一些成果或者效果。”
正是抱持着这样一个梦想,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谢祎祎,毕业后选择回到上海就读SAIF,专攻金融。
我对SAIF一见倾心
其实接触金融,对资本运作感兴趣,谢祎祎在大二去香港大学当交换生时就萌生了。“香港是一个资本高度逐利的地方,我在那儿或多或少接触了一些经济金融的课程。大三、大四又在咨询公司实习,后来又在IDG接触了VC,就觉得做投资、投行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来SAIF后这个愿望就更强烈了。”
谈到为何选择SAIF这个平台来圆自己的大梦想,谢祎祎总结有三条:高金的文化和国际范,尊重个性的定制培养体系,高度聚焦金融业的课程设计。作为上海人,谢祎祎身上带着明显的海派文化烙印,而高金立足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全部来自国外的资深教授团队,与国际一流商学院同步的培养体系,以及全英文的教学环境,让一直渴望高端前沿、开放自由的谢祎祎一见倾心,一拍即合。“最重要的是,在高金我可以得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得以全面深入了解金融的本质,同时补上我专业知识的不足”,谢祎祎坦言。
正是出于上述这些考虑,本科毕业时谢祎祎毫不犹豫选择回到上海,投入SAIF。而在SAIF的两年,谢祎祎犹如坐上火箭车,有种飞速蹿升的感觉。
众所周知,高金的金融硕士项目人才济济,学霸云集;高金的金融课程体系既庞大又精深,上课的节奏非常快。学制虽然是两年,但其实主要课程基本都安排在第一学年,另外一年大多用来供学生实习、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因此在一年中要学习几十门深奥的金融专业课程,许多同学都大呼吃不消,熬夜已是常态。但谢祎祎对于这种高压环境却是越虐越兴奋,不仅很快跟上了教学节奏,还从容地在研一时即腾出时间参加外部实习。
“环境确实非常高压,无数的知识在短时间里迅速向你涌来,需要你很快能消化吸收。不过我比较喜欢这种快速、高强度的训练方式,这种紧迫感和压力感,反而能让我更激动和亢奋,一方面可以让我的大脑快速运转,提升我的效率和应对能力,另外我自己也渴望早日弥补上我的金融基础短板。”
这种越是紧张越兴奋的劲儿可能与谢祎祎从小就很理性、淡定的性子有关。一路过关斩将保送北大,又力压群英考入SAIF并担任班长,期间面临的激烈竞争可想而知,但她似乎一直云淡风清,从容不迫。“别人面对压力可能会有些焦虑,我却非常享受有压力的过程,压力会让我比正常情况下更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而如果一旦闲下来,我反而会浑身不自在,焦躁。 ”
谢祎祎还向我们分享了她的解压利器:如果紧盯一个高远的大目标会发怵,不如把目标切割成很多小块,哪些最急优先处理,哪些可以缓缓就过两天再做,张弛有度,应对有道。当然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那就告诉自己,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不可改变,那就坦然接受,冷静解决。
譬如她接到JP摩根的实习面试通知比正常的招聘时段早了一、两个月,当时她还根本没来得及准备面试资料以及储备专业知识。“记得我当时大脑当机了大概几秒,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OK,既然已经来了那就接受。”她迅速行动起来,重新制订每天的时间表,将除了必须上的课程以外的其他安排全部取消,集中全力准备面试,有什么不清楚的就去高金MF校友群请教师兄师姐们……
因为准备充分,她先后顺利拿到了JP摩根和鼎晖投资两家著名机构的暑期实习OFFER。而这段备试经历也成了她应对职场挑战的宝贵财富。“将来这种临时性的CASE可能会经常碰到,有了这段经历,后面再来几个我也不会担心了。”
收获常在意料外
谢祎祎习惯凡事谋定而动,未雨绸缪,但最后的收获往往在意料之外,给她惊喜。
“读高金,我是冲着打好金融基础的底子来了,没想到为自己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圈子,可以离我的梦想那么近!”谢祎祎坦言,经过高金两年熔炉的锻造,她现在对自己的金融底子还是比较有底气。不管是基础知识,经典的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还是世界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金融体制特点等公共知识,她都能在日常课程中或者高金举办的各类讲座、高金校友圈中看到、听到、学习到。她表示,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专业工具、方法的学习应用,对她的专业素养提升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有了这些打底,今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都可以触类旁通,迅速适应。
在找实习或工作的过程中,谢祎祎深刻感受到了“无处不SAIFer”的美好氛围 !一提到高金,不仅国内金融业包括券商、基金,连国外的投行或者是外资机构也有许多人知道。
研一上半学期的时候,谢祎祎就通过朋友推荐去参加投行、PE等机构的实习面试,在一家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实习中,碰到了来自高金的师兄,在他的帮助和指点下,她了解到执行一个PE项目中应该怎么评估项目,怎样给投委会做报告,怎样与团队合作。去JP摩根实习,又得到另外一位同样来自高金MF项目的师姐的指导,让她同样受益匪浅。
“我觉得进了高金之后仿佛打通了上海的金融圈,只要在这个圈子,无处不是高金的人,你要找某一家基金或者是某一家券商基本都能碰到校友,即使有一些不是校友也可能是高金的顾问或者老师。”
这些都为谢祎祎他们找工作、做项目提供了很多便利。首先是信息畅通,哪些单位哪些项目正在招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具体执行项目时碰到困难,群里一问也马上可以得到很多热心的指导。“这真的是我们作为SAIFer的财富!”
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谢祎祎又意外得到了高金执行院长张春教授的专业指导。“我其实对找张老师做论文指导老师并没多少信心,因为他那么忙又那么资深,哪有时间来管我一个小硕士?”没想到张老师一口答应,还经常抽出时间来对她的论文筹备提出指导意见。谢祎祎准备的毕业论文是关于“海外上市的中概股退市原因分析”。因为时代久远,许多公司的年报或资料已经很难搜集,谢祎祎本想就选择几家中概股代表公司的股票与外国公司股票进行比较。但是张春教授非常严谨,指出她的选取方法存在瑕疵,万一这些公司是特例呢?他认为研究一定要全面科学严谨,以事实和数据说话。最后谢祎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通过多种渠道终于将所有在美上市后退市的60多家中概股公司的数据全部搜集齐全,进行详细的基础对比分析。“虽然比原定计划多花了几倍时间,但我从这件事中明白,金融研究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任何分析方法、过程及结论都要经得起推敲。” 还让谢祎祎高兴的是,经过这场耗时良久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她的数据收集能力得到了增强,在工作时也更得心应手,这也算是她的意外所得吧!
温暖、挑战和希望
回顾自己在SAIF的两年生活,谢祎祎用温暖、挑战和充满希望三个词来总结:
“我们有一个庞大的高金校友群,大家在里面就感觉像家一样温馨,非常轻松快乐。同时这个群也是我们学习交流分享的大熔炉,经常有人会在里面问这个会计处理怎么做,或者这个条款怎么做,包括我自己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需要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私有化的一些资料,我们校友中有很多人正好在研究这一块,所以大家就会分享资料和经验,还把PPT发给我参考。”
这种互相学习帮助、分享经验的高金文化让谢祎祎感觉非常温暖,现在也开始接捧,帮下一届的师弟师妹找实习机会。
对于挑战,她觉得最大的挑战一定是来自未来!现在因为年轻,机会很多,即使走了弯路还有可能去纠正,而未来则时不我待,日新月异,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多。金融业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受利益驱动很容易滋生金融犯罪,具体执行中也经常会面临道德、利益间的冲突。她感觉这种伦理上的挑战更大,需要自己时刻把握好尺度,坚守底线和原则,因为资本运作没有所谓绝对的对和错,只有用错的人和用错的领域。谢祎祎给自己定下的原则就是“问心无愧”!除了专业知识,谢祎祎感慨高金的行动教学和社会责任系列课程给了她行动的坐标。
另外一个就是希望,谢祎祎希望不管是自己还是同学们,通过在高金的学习和外部的实习,能够逐步厘清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找到工作之后就要把自己当初许下的愿望、规划一步步地完成、实践。“这个过程虽然是充满挑战的,但更是充满希望的,我们很容易迷失在日常琐碎的事务中,但是只要定好前进的方向和标杆,看清脚下的路,总会有登上顶峰的时候。”
谢祎祎将自己的目标分成短期、近期和长期三个阶段。因为对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目标,谢祎祎在制订职业规划时,明确将迈入大型投资银行作为自己的短期目标。“做投资的时候可能只能看到你的团队在想什么,却不知道别的团队在想什么。而作为投行中间人可以相对看得更全面,清楚买方和卖方的诉求点,他们分别试图在传达什么,隐藏什么,又在纠结什么。而且一个大的项目经常会有几家不同投资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团队间的切磋,可以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正是鉴于这些考虑,加上想在高平台上得到全面、正统的训练,谢祎祎将就业目标锁定在了国际大投行的中国办事处上。由于她手持JP摩根发出的Return Offer这一金色通行证,就业的道路一路凯歌,又被摩根士丹利上海办公室录用,成为一名投资银行分析师。
未来几年谢祎祎则希望能顺利推进并完成一个项目,从而检验自己运作一个完整项目的经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沉淀和积累经验,做出自己的品牌。
长远的目标则是希望自己可以在金融或投资领域留下一点印记。不管是否能做成个人品牌,总希望尽己所能,通过引导资本来推动实业,再以实业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小小女生却有着如此宏大的理想,我们为她感动和骄傲之余,也祝她未来的路能越走越宽敞,早日实现自己的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