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杰:交大高金DBA帮助我重塑金融思维
“对一个金融人而言,在不同阶段都需要学习,而在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项目的三年学习过程中,世界顶尖教授极具价值的传道,杰出学员的相互交流共勉,这所迸发出的思想火花让我收获满满。”
作为一名即将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项目毕业的学员,现任东亚银行常务副行长的孙敏杰,谈及自己三年来的学习经历时,感慨中透着些许不舍。
承接时代使命
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日益融入全球体系,成为创建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的中流砥柱。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快速发展,正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孙敏杰正是见证了中国金融30多年快速发展的资深金融人,他1988年进入东亚银行上海分行,1996年任东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2001年任东亚银行西安分行行长,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外资银行的行长。2006年11月,孙敏杰回到上海,全面负责筹备东亚银行法人银行转制事宜,现任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行长。
作为外资金融机构的高管,孙敏杰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有自己特色,传统欧美经济理论和经验在中国不能简单照搬。因此,许多金融人在深知西方成熟市场的经济、金融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同时,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的需求便更高了。
正是响应这样的市场需求,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凯瑞商学院强强联手,推出以金融管理和全球化为主轴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项目。这是美国顶尖 DBA首次进入中国,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金融和全球化为特色的专业性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教育项目。
“交大高金DBA项目帮助我们全面学习金融与管理知识、深入解读实际案例,从实际出发探求事件背后的运行规律,重塑金融思维与管理逻辑。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可以对过去30多年从业经历做出系统性的总结,更可以通过与学员、教授的各种交流,获取更多更广更深的启示。”孙敏杰如此强调。
迸发顶尖思想火花
谈及对三年学习经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模块,孙敏杰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高金全球金融DBA项目中极具特色的模块——思维碰撞研讨系列。
据悉,这一系列主要分三阶段,首先是研究基础,旨在介绍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让学员了解如何进行实务导向的研究,包括各类研究方法的系列介绍及讨论,基本研究假定测试与分析。第二阶段是研究展示,让学员实际了解教授团队多样化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写作过程,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等。借此过程,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论文课题选择有相同研究兴趣的教授,确定合适的论文指导教授。第三阶段是论文研讨,让学员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计划和论文初稿,让参与研讨的教授与其他学员提出建设性的评论和想法,鼓励大家互相学习,激发创新的研究思想,教学相长,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孙敏杰当时初定的论文题目为《外资银行管理模式对本土化战略有效实现和经营效力的影响》,他坦言,最初他希望阐述的内容包括:外资银行如何做好本土化,如何制定战略,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如何设定如何保证战略的实施等。
“当时我的困惑就是内容太多无法聚焦,但在思想碰撞板块中,与学员的讨论对我论文的框架和具体的目标以及分析方式都有很大的启发。与此同时,教授提供了我许多相关框架模型,比较成功的案例分析以及极具参考价值的文章,使得我可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孙敏杰回忆起这段学习经历,至今仍然觉得非常满足。通过孙敏杰自身的梳理学习,在形成论文初稿后,与教授和学员又进行了第二次思想碰撞。
“在这一过程中,教授非常认真地看了我的论文初稿、PPT和模型,国际顶尖的教授分几次,和我进行了几十个小时的交流,这其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是非常有价值的。”孙敏杰坦言,交大高金DBA这样极具价值的特色模块是其他院校所无法比拟的。
新常态下的金融再平衡
全球金融DBA项目强调学术应用与管理实践并重,不仅需要考察学员学术能力,还要衡量其对自身所处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全球金融 DBA 项目提供富有深度和高度的授课内容,全面帮助学员提升全球视野和大局观的系统性思考能力,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通过项目的学习,孙敏杰对自己所处的金融行业,乃至整个中国金融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尽管来自外资银行,但孙敏杰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中资银行在某些领域超越了外资银行,如今中资外资银行的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中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提升和外资金融机构如何本地化的方面。
而对于整个中国金融行业,孙敏杰认为中国金融已经进入到“经济新常态下的再平衡”阶段。这一再平衡阶段包括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金融自身需要变革,例如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更要在投行业务和大资管业务方面下功夫,打造“一体两翼”新格局。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以及其他草根金融在更好地服务中小微实体经济的同时,自身也需要更加规范,符合金融属性的规律,在孙敏杰看来,这也是“金融再平衡”的重要部分。
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参与到传统金融还是新金融领域的金融人,都需要汲取很多的新知识、新经验和新教训。“高金DBA的课堂便是一个典型的缩影,来自不同领域的学员以及教授,在新变革中进行新的探讨和新的分享,像这样符合时代新特性的再教育课堂是我们这些金融人非常需要的。”
三大感悟寄语新生
三年的DBA学习经历,令孙敏杰感触颇深,收获颇丰,他坦言,这段学习经历对未来的工作、生活都有很深的启迪。在毕业之际,孙敏杰非常欣慰地看到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如此优秀项目正在源源不断地吸引中国优秀金融人到来,并且将自己三年来的经历总结成三大感悟分享给新生。
孙敏杰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现在经济发展到了相对低迷的时期,尤其传统行业处于较为痛苦的转型“阵痛期”。而在这一阶段,新经济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经验也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因此,他首先强调,“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孙敏杰表示,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也非常重要,“现在产品生命的周期非常短,过去拥有的一些证书并不能受用一辈子,新科技新知识日新月异,要不断地学习,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同时,孙敏杰强调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金融人,提供服务和产品不能随自己主观意愿,要清楚地了解社会需要什么,公司和个人需要什么,这也是为何中国经济需要供给侧改革。”
最后,孙敏杰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坚持”。“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要有不惧怕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决心,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