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报】严弘教授:A股纳入MSCI指数并非提振A股价格的灵丹妙药
发布时间:2016-06-02 浏览次数:6955次

5月31日,《上海金融报》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严弘的观点报道。严弘教授指出,A股纳入MSCI指数并非提振A股价格的灵丹妙药,只要我们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将能吸引比指数基金更多的国际资本,而不必企盼MSCI指数的垂青。

A股迎来“第三次大考”

继2014年、2015年两度“失利”后,A股纳入MSCI指数又将在6月15日迎来第三次“大考”。对于此次“考试”,到底“通关”的可能性有多大,市场猜测不一。回顾近两年来A股数次冲刺MSCI指数的“里程”,可以看到监管部门为A股加入MSCI指数进行的积极努力,诸多机构对此次A股纳入MSCI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但不可忽视的是,在A股纳入MSCI指数的道路上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对于A股纳入MSCI指数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市场人士普遍看好蓝筹股行情。
  
A股国际化标志
  
早在2013年4月,证监会方面就曾确认,已与包括MSCI在内的国际知名指数编制公司沟通,探讨A股纳入相关指数的技术性问题。随后几年,这一问题不断搁浅。2014年、2015年由于种种原因,A股被MSCI指数拒之门外。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A股为什么要坚持被纳入MSCI指数,此举意义何在?从长远来看,纳入MSCI指数被认为是A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或许对于管理层来说,这是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标志,进一步说,这是A股市场发展走向成熟的又一个标志,它标志着有更多境外机构投资者愿意投资A股市场。再进一步说,这是A股市场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一次胜利。”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表示。
  
什么是MSCI?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著名指数编制公司——美国明晟公司的简称,它是一家股权、固定资产、对冲基金、股票市场指数的供应商,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
  
记者了解到,目前MSCI指数体系中,与中国相关的主要有MSCI中国指数、中国A股、金龙以及海外指数等。其中,MSCI中国A股只是一个单独的境内指数,并未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范畴,其余三类指数皆不包括A股。也就是说,在国际投资者可投资的范围内并不包括A股。
  
每年6月,MSCI都会在与国际投资者进行讨论咨询后,公布其指数评估的国家或地区名单,并公布下一个评审周期内,可能对其市场重新分类评估的国家或地区名单。而今年是A股第三次“冲刺”MSCI指数。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旦A股被纳入MSCI指数,最深远的意义或许是意味着A股市场的大门进一步向全球投资机构敞开,同时推动国内资本市场走向规范化成熟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严弘认为,A股若能如愿被纳入MSCI指数,将会引入更多海外投资者,逐渐为市场带来更多发达市场的先进投资理念和信披规范要求,传递更多积极的声音,从而促进整个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康发展;同时,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的资金入市,有助于增强A股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市场价格合理性,对完善A股市场定价机制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不过,严弘表示,不必过于夸大这一事件可能给A股市场造成的影响,“A股纳入MSCI指数并非提振A股价格的灵丹妙药,但A股市场的国际化有助于价值投资的回归,而价值投资的回归只能促进定价的合理性,不能保证市场价格高企。事实上,只要我们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将能吸引比指数基金更多的国际资本,而不必企盼MSCI指数的垂青。”

  
虽然A股纳入MSCI指数之路充满曲折,但业内人士指出,从其他纳入MSCI指数的国家经验来看,纳入过程很长,一般会持续数年,初始纳入的比例也不会太高。如果今年A股纳入MSCI当然最好,不能纳入也没关系,不会对A股有利空影响,A股的国际化步伐仍将继续,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将继续推进,这种趋势不可阻挡。 
  
作为一个不太成熟的市场,A股纳入MSCI指数之路挑战重重。比如,去年就A股纳入MSCI指数问题,美国明晟方面提出三个顾虑:准入额度分配流程、资本流动限制以及受益权属界定的问题。今年6月15日,MSCI即将做出新一轮评估,以决定是否将5%的A股自由浮动调整后市值纳入MSCI相关指数。
  
对于本次A股是否能顺利过关,市场上也存在不同声音。部分机构人士持乐观态度,如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指出,A股纳入MSCI利好有望兑现。“A股今年6月加入MSCI指数概率超过90%。”杨德龙认为:“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监管方面一直在制度上不断完善,以求接近 MSCI提出的相关要求,从而吸引资金流入并进一步使投资者结构多元化,主要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于2015年7月启动,为境外投资者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国家外管局2016年2月出台新规,在QFII投资额度、汇兑管理、本金锁定期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放松。其中,在投资额度方面,放宽单家 QFII机构投资额度上限,不再对单家机构设置统一的投资额度上限;汇兑管理方面,对QFII投资本金不再设置汇入期限要求等。”
  
目前来看,根据2015年MSCI的市场划分报告,中国A股市场当前存在准入配额分配流程、资本管制以及所有权收益的问题,在与监管层积极沟通下得到了大部分解决。以所有权收益问题为例,此前明晟公司提出,很多资产所有人通过专户委托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因而明确权益所有权十分重要,相关规定仍需明确。
   
5月6日,证监会例行发布会对投资收益所有权问题进行了澄清,扫清最后障碍。证监会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中国证监会相关法规是否认可“名义持有人”和 “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概念?中国证监会表示认可;中国证监会是否认可QFII、RQFII名义持有账户下的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权益?证券权益拥有人与 QFII、RQFII的法律关系应当以客户与资产管理人依法订立的合同解决,受合同签署地法律约束,中国证监会表示尊重;A股市场账户体系是否支持QFII、RQFII专户理财证券权益拥有人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中国证监会表示支持。
  
由此,中国基本解决了去年MSCI提出的额度分配程序、资本流动限制和投资收益所有权的问题。MSCI持续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巨大发展,并称未来深港通的实施和QFII的进一步放宽,将加大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可能。
  
与此同时,杨德龙认为,经过过去十个月的下跌,A股已经具备了中长期投资价值,现在纳入MSCI指数,在进入A股成本控制上是有利的。而且,现在正加快推进的深港通政策有望打消MSCI顾虑,促成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MSCI官方和官员对A股的态度,与以往近乎严苛的质疑大相径庭。MSCI亚洲负责人撰文指出,中国A股市场不容忽视,与其它前沿市场的相关性小,有利于构建投资组合,使投资更便利,并充分肯定了中国经济世界地位和A股市场容量。
  
“过关”概率有多大
  
今年A股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大增,但不可否认的是,旧问题有所解决,新问题还在浮出水面。根据MSCI4月份发布的评估文件显示,当前依然存在“A股公司自主停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和可跟踪性问题、交易所层面限制国际交易所中关于中国A股指数金融产品的反竞争性条款”等问题。
  
近日,瑞信分析师Shen Hu等称,A股获得纳入MSCI指数的机会仅有10%。瑞信认为,A股在2015年股灾时的“千股跌停”,会是闯关的一大拦路虎。瑞信的报告称:“在去年夏天市场下行时,许多A股上市公司自主停牌,来防止股价随大市下挫。最高峰时,也就是7月9日,有多达2778只A股股票停牌,A股市场变得极度匮乏流动性。不只是上市公司自己希望这么做,散户也鼓励公司锁住股价。对于停牌的监管还非常松散,上市公司不需要提供什么非常明确的理由,甚至可以凭很模糊的借口就让公司停牌。”
  
这一机制也颇受国内业界人士诟病,对此,严弘表示:“尽管不少人士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和A股市场规模,已经是MSCI纳入A股的时候了,然而在2015年A股进入MSCI落空后,在A股市场经历的股灾期间出现的‘千股停牌’的奇观,着实让海外投资者心存顾虑,而A股的停复牌机制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事实上,对于国际机构投资者来说,市场波动并不可怕,这是投资风险的一部分,而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因为市场规则的不完善所带来的对风险的不可预测性。”
  
事实上,MSCI在今年4月的征询文件中提出的新问题中,就包括自愿停牌制度以及反竞争条款等。中国监管层明显意识到上述问题所导致的风险和缺陷,并开始着手解决。5月27日,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停牌新规,严格控制停牌时限,并细化停牌期间的信息披露和延期复牌程序要求。资深市场人士表示,此次沪深交易所出台停复牌新规是为A股纳入MSCI指数铺路,将提升其纳入MSCI的概率。
  
国金证券策略师李立峰认为,对境外投资机构而言,流动性问题极为关键,随意停复牌、停牌时间过长不但影响正常的市场交易,还会对市场及个股的流动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而A股要进一步接轨国际,应对此予以解决,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停牌新规将提升A股纳入MSCI指数的概率,有望助推A股于年内纳入MSCI相关指 数。
  
“这肯定是好事情,会增加A股纳入MSCI指数的概率。”东北证券驻上海的分析师沈正阳表示,“这说明监管层还是愿意让国内股市融入国际的。以前停牌乱停,一直停牌的话,没有流动性资金进来也没办法做。现在肯定会更规范了。”
   
此前,彭博对策略师和基金经理的调查发现,23位受访者中有16位将大规模的股票停牌视为A股纳入MSCI指数的一个主要障碍。调查结果还显示,资本控制、政府干预、股票收益权确认和跨境投资额度等,也是MSCI于6月份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的主要担心因素。
  
“停牌的问题一直在很突出的位置,现在中国是在努力消除投资者的担心。”交银国际驻香港的首席策略师洪灏说,“他们现在修改规定是为了A股进去,这的确提高了可能性。”
   
不过,目前依旧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一些国际投资者认为,救市期间如禁止机构投资者卖空、限制股指期货交易等措施,尽管有效,但同时干扰了市场秩序, 损害了理性投资者对于市场化交易的期待。部分业内人士还指出,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MSCI之前诟病的“反竞争条款”问题。市场普遍预计,在6月 15日之前,监管层一定会对这一规则有所说法。
  
监管和公司治理是否完善也将是MSCI考量是否纳入A股的因素。目前中国证券期货业的法规《证券法》仍在修订过程中,监管法律的不完善会提升国际投资者对A股的风险评价。今年两会期间,中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张德江委员长表示,今年将继续修改《证券法》。
  
“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还会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来调节市场,增大了A股市场的政策风险;目前正处于股票发行由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过渡期,在海外投资者看来还是有一定政策不稳定性。”民生证券研究报告指出。
  
高盛公司分析师认为,如果双方都有意要解决或减轻潜在的市场风险,就容易产生都认可的解决方案,如加强对上市公司停牌要求等;因此,今年技术障碍明显减少是判断今年机会要好于去年的原因。
  
有助蓝筹股行情
   
虽然最终结果还难以判断,但市场对于A股纳入MSCI指数可能带来的影响仍存在各种期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方面。中金公司表示,MSCI纳入A股将对A股市场流动性、投资者结构、投资风格等方面产生较深远的影响。以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最终MSCI决定开始纳入A股,对市场的影响将是积极的。
  
景顺长城量化及ETF总监黎海威表示,MSCI中国A股指数在行业配置上倾向于大盘蓝筹和优质成长品种,目前A股市场的调整使得这些价值蓝筹和白马成长股具有极好的配置机会。此外,境外投资者全面、稳健的投资理念将有效减少市场对主题、故事的投机炒作,有利于A股市场稳步发展。
  
黎海威对三季度行情持谨慎乐观态度,判断整体市场将是一个震荡上行的行情。他认为,目前基本面虽仍不足以支持市场大幅上涨,但随着系统性风险下降,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将带来阶段性反弹机会。
   
借道基金布局A股纳入MSCI指数这一机遇,也被认为是投资者的主要选择之一。“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就是纳入了MSCI指数体系,会对MSCI全球、新兴市场、亚太指数的权重都会产生影响。再次,追踪上述指数为基准的被动型基金都会调整相应权重来配置资金到A股市场,以指数为基准的主动型基金也会一定程度上加大关注。”国开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孙征表示。
  
对于A股纳入MSCI带来的资金增量,孙征认为,如果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初期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份额约0.6%,可能带来80亿至100亿美元的资金配置,如果按照MSCI的路线设计,最终A股占比达到10.2%的水平,未来有望带来1500多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MSCI提议初始纳入比例为5%,A股在MSCI EM指数的权重约为1.1%,如果纳入将在2017年5月左右执行。以现在的市值情况估算,如果全额纳入A股,A股的权重为17.5%。海外中资股的权重为22%,整个中国市场的权重为39.5%。如果纳入比例为5%,A股部分对应的权重约为1.1%。粗略估计A股以5%比例纳入MSCI指数体系,带来的潜在资金流入规模约210亿美元。如果全部纳入,带来的潜在资金流入约3600亿美元。
   
整体来看,市场普遍认为,蓝筹股行情或将受益最大。国金证券表示,若MSCI纳入A股,部分大盘蓝筹标的有望成为套利对象;根据MSCI4月公告,符合 纳入条件的A股成分股约421只,具有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高等特征。从行业分布来看,可能受益的是金融行业(占MSCI市值占比最高),其次为工业和可选消费。
  
前海开源基金认为,A股一旦加入MSCI,投资理念将发生深远影响,蓝筹股的估值明显提高,有望迎来一波大级别蓝筹行情;因加入MSCID而新流入的资金,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重要的影响因素,价值股将推动A股实现千点大反弹。
  
在近期调整中,白马股的超额收益已非常明显,食品饮料特别是白酒、医药、农林牧渔、家电等绩优行业几乎大部分跑赢大盘,个别白马股还创出今年新高。
  
就择股而言,民生证券认为,根据选股条件,潜在纳入MSCI指数的A股股票将符合市值大、流动性高、流通市值占比高且交易时间较长等条件。在流通股占比方面,金融股流通股占比近80%。
   
在金融股选择上,华泰证券认为,投资者可以遵循四个逻辑来寻找投资标的。逻辑一:资产质量优化,如招商银行。逻辑二:事业部改革,子公司分拆。可关注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逻辑三:业务转型。关注向大投行、大消费进行转型的银行。逻辑四:混合所有制。混改概念股华夏银行也值得关注,人保财险入股,混改和体量小的特点便于进行改革转型。

【原文链接】A股迎来“第三次大考”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