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浦东时报》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的观点文章。钱军教授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考虑,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政府要适当转变思路,支持尽可能的市场化手段。同时,市场不便领域地方政府要改变方法。
处置“僵尸企业”尽可能采取市场化手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考虑,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政府要适当转变思路,支持尽可能的市场化手段。
一些区域和行业应尽可能采取市场化手段
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应尽量采取市场化手段处置“僵尸企业”。对于依然具备部分价值的“僵尸企业”,应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其兼并重组。从操作层面来看,负债率高是“僵尸企业”的一大共性,国内外都比较常见的做法,都是通过债转股完成重组。具体来说,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可以借助定向增发,直接收购“僵尸企业”的资产或债权,完成兼并重组。
而能否进行兼并重组,还是要通过市场来决定。对于已经不具备重组价值的企业,应果断实施破产清算。只是在破产清算的过程中,需要优先厘清借款者的权利。
需要指出的是,A股市场现行的停牌机制,对于上市公司参与兼并重组交易,仍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
普遍来看,停牌时间过长、信息披露不够,对于上市公司参与此类交易的影响最大。由于停牌时间过长,投资者无法根据股价变化判断市场对于交易意向的认可程度,不利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因此,我建议一方面应该限制此类交易的停牌时间,另一方面在停牌期内,也应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比如每5个工作日进行一次信息披露,以确保交易意向、信息对于市场保持公开透明。
此外,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参与处置“僵尸企业”时,所提出的包括定向增发等在内的交易申请,也应给予更高效的回应和审批,在监管层面支持上市公司参与到兼并重组中去。
市场不便领域地方政府要改变方法
在市场化程度很低的区域和行业,一部分企业的处置工作的确需要政府的深度参与。对于这部分企业,我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转变思路、停止输血。大量数据证明,以前那些实施了所谓“再国有化”的企业,之后的效益也并不好,现在也不应该再去走这条老路。
地方政府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经验,成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救助基金或重组基金。通过这些基金,在导入资金的同时,同步引入专业的管理人员,帮助这些困难企业走出困境。这些产业基金,也可以向民营资本开放,从而集中更多的专业资源,提高纾困的能力。
对“去产能”引发的银行坏账应区别对待
在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银行坏账不可避免会增加。如果置之不理,有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但在具体应对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于那些银行比较熟悉、具备一定市场空间、有挽救价值的企业,要避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银行可以通过低息贷款等措施,解决企业亟需的流动资金,帮助企业走出困境。银行也可以积极参与兼并重组,通过重组基金、过桥贷款等不同手段,帮助完成并购交易,从而降低坏账的规模与影响。
对于已经出现的不良资产,银行也可以选择以市场价格将其出售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借助专业的消化能力进行处置。
另外,不排除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个别银行的坏账爆发式出现,直接导致这些银行也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对这些银行本身实施兼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