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钱军教授: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6-04-28 浏览次数:11537次

《陆家嘴》4月刊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的专栏报道。

钱军: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

在全球顶级金融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e(《金融经济学杂志》,下称JFE)近期公布的“Hall of Fame(名人堂)”论文榜单上,一篇聚焦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和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论文——E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中国的法律、金融和经济增长》)被加冕“all-star”(全明星)论文。

这是首篇发表于国际一流金融学术杂志上专门剖析中国的法律和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文,颠覆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流理论和观点,也同时成为开启中国和新兴市场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研究之锚。

这篇论文的合着者之一是一位力图以国际化的研究向世界诠释中国经济,同时立志要让中国更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学者,23年前他漂洋过海赴美求学不懈奋斗,2006年获得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金融系终身教授职位,2013年他毅然放弃美国优渥安逸的工作和生活举家回国,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而这位风华正茂,意气奋发的金融学教授便是钱军。

漂洋过海学金融

在重庆念高中,参加过物理、数学、计算机和英语等各种竞赛获奖无数的钱军并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自己会成为一名金融学教授。

由于多动的性格,想在高考志愿上填报物理专业的钱军被校长劝说不合适,“你哪安得下心做实验”,校长直率地说。当时,恰好有两个复旦大学的招生老师到重庆宣讲,了解了钱军的学习情况后,觉得他成绩优异建议他报考当时的“抢手”专业——世界经济系。1988年,钱军成为了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的本科生,然而。这只是他漫漫求学路的开始。

1991年已经步入大三的钱军决定退学申请出国攻读本科,1992年1月他如愿踏上了赴美旅途在爱荷华大学攻读经济学,由于本科生没有任何奖学金,一年6600美元的州外学费对当时的中国家庭来说惊为天价,为了维持生计钱军只能靠打工赚生活费和部分学费。

第一个学期钱军便拿到了全A的成绩。而在第二学期,他得知经济系给博士研究生提供奖学金,本科生如果能上博士课程并且成绩达到博士生的水平也有机会获得。于是还是本科生的他一口气选了三门博士生的课,其中还包括一门数学系的研究生课程——实分析(Real Analysis)。在极富挑战的繁重课程外,肩负“高负债高杠杆”的钱军周末打16个小时工,还要准备GRE考试,在美国求学第一年的艰辛令他记忆犹新。

继续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钱军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些犹豫,当时有学长给他推荐了一篇发表在顶级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的中国人写的论文A Model of Competitive Stock Trading Volume(《关于竞争性的股票交易量的一个理论模型》),论文阐述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交易量为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定价和评估风险。

读完论文的钱军觉得金融太有意思了,虽然文章里理论模型的细节大部分看不懂,但能用数学和统计模型来精准地描述由理性和非理性的人类参与的资本市场实在是妙不可言;而且居然有中国人把金融研究得那么好,他暗暗记下了这篇论文的作者名字,通过努力还成为了他的学弟,2000年钱军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而这位作者后来也成为了对钱军影响巨大亦师亦友的工作伙伴,他就是高金学术委员会主席(院长)王江。

颠覆主流的all-star论文

在美国求学深造的钱军一直关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始终希望自身的学术研究可以应用于中国的发展模式之上,让中国金融体系通过国际化的研究被世界所理解和认识。

钱军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理论和实证公司金融、金融机构等诸多课题,他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国际一流学术杂志Review of Finance(《金融评论》)副主编。

2005年,钱军与博示论文导师——沃顿商学院金融讲席教授、沃顿金融机构研究中心主任富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合着的论文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在JFE上发表,作为首篇发表于国际一流金融学术杂志上深入研究中国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富兰克林·艾伦和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盖尔(Douglas Gale)曾有一本名为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比较金融体系》)的着作,该书通过比较英美和德日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发现,英美金融体系是以资本市场为主、以商业银行为辅,而德日则是以混业经营的大型银行为主、以市场为辅。

这本书给钱军带来了莫大的启发。作为此书的博士生助研,除了搜集资料和做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外,他开始琢磨中国金融体系跟实体经济的关系。比如说,国企可以上市融资,也可以从银行贷款,而绝大多数的民企不能上市,如果没有足够可抵押资产也很难从银行贷款;他们如何融资,治理模式又是什么?他向导师提议分析一下中国的金融体系,并在成为波士顿学院金融系的助理教授后,跟博士生钱美君(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终身教授)和导师一起开始了系统性研究。

他们发现,相较于英美或者德日的模式,中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反例,因为其在没有强有力的西方式的法律体系或有效的正规金融休系(包括股票市场和银行业)的环境下,依旧取得惊人的经济增长。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这一论文由此诞生。

钱军与合着者在论文中阐述了中国模式与许多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所作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二十多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大量不上市的民企,既不靠法律体系建立其治理机制和解决商业纠纷,也不靠包括股市和银行在内的正规金融体系融资。文章首次提出另类融资渠道(包括产业和供应链中的商业信用和民间融资)和非正规治理机制(创业者和企业的声誉,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信任等)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该文引发了大量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尤其是非正规的治理机制及融资机构在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相关研究。

“当时我们这篇论文其实相当反主流,可以说推翻了之前几十篇关于法律和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学术文章的结论,所以能够发表在一流杂志实属不易。不过,我觉得在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出挑战主流学术成果的新问题和新论点,如果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那研究就没有意义也没乐趣了。”钱军自豪地回忆道。

让世界看懂中国经济

2015年初,“唱衰中国”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时隔六年再度来华,应高金的邀请发表此次中国行唯一的一场公开演讲,钱军与他进行交流之后,在FT中文网上撰文发表感慨说,“有太多像克鲁格曼这样在全球经济学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专家对中国并不完全了解,他们看不懂中同的发展模式,质疑中国的经济数据,摘不清楚中国经济真正的隐患和解决办法。为此,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与同我一样在海外学习工作过多年并且知晓中国国情和发展进程的学者们,不但要为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献计献策,还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架接起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

在钱军看来,中国已经不可能再关着门搞发展了,尤其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必须要和国际体系对接,更好地融入并引领新的国际金融秩序。这就对包括监管层在内的政府、企业和市场参与者的对外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理解和接受除了他们自身发展模式以外的体制和道路,中国必须要学会正面、详尽和及时地解释国内的问题和出路,而不是回避和隐藏。

为此,钱军始终把“以国际化的研究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经济转型”视为己任。2015年,钱军所作的一篇题为The Impact of Incentives and Communica-tion Costs on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Use:Evidence from Bank Lending(《激励机制和信息交流成本对商业银行贷款过程和效益影响》)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Finance发表,而这篇论文也是被全球公认的三大顶级金融期刊所发表的第一篇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论文。

目前,钱军又把研究的目光放到了“中国股市如何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和“中国金融体系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等课题之上,力图攻克“为什么最牛的经济会有最熊的股市”,“影子银行的规模与风险,与银行表内业务的关系”、“如何通过加强政府官员间的竞争来减小腐败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有何影响”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携手并进的金融伉俪

高山流水觅知音,在美求学最艰难的日子里,钱军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学术知音和终身伴侣——现任高金教授的朱蕾,他们携手并进、彼此鼓励。有趣的是,他们两人走上教授之路大相径庭。朱蕾是在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后决定读博,而钱军则一直没有离开过学府。他从朱蕾那里学到了很多企业运营的知识,尤其是当她在波士顿的一家著名金融咨询公司工作时接手安然会计丑闻的诉讼案。从朱蕾的分析和此案在法庭中的审判过程,他不仅搞懂了各类复杂的衍生品的会计记账方式,更看到了一个美国市值排名前五的企业如何因为公司治理和内控的缺陷从“新型的多元化能源巨头”沦为破产,而其曾不可一世的高管变成了阶下囚。

正当夫妻二人纷纷在美国一流学府站稳脚跟、共同实现了美国梦的时候,一个新的梦想蓝图在他们的心中晕染开来。波士顿市郊威尔斯利镇(Wellesley)近500平方米的新家,绿油油的大草坪、新鲜的空气、安逸的生活都无法拴住两颗沸腾的事业心。

有越来越多回国交流和执教机会的钱军看到了中国经济腾飞,尤其是金融体系发展所暴露出的相关学术研究的匮乏和蕴藏着的迫切需求,在他眼中,美国的金融体系是一幢已经建成的大厦,出了问题只需修修补补,而中国的金融体系则处在设计图纸和同时高速建造大楼的井喷式发展阶段,一切皆有可能,为此发展空间和前景巨大。

在高金学术委员会主席(院长)王江和执行院长张春的力邀之下,2013年,钱军决定放弃波士顿学院的终身教职,携妻子和女儿全职回国任教。高金所独具的浓郁学术氛围和教授治院的治理机制,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在这所对标“中国的世界级金融学院”的平台上充分实现抱负和理想。

除了金融学教授的身份,钱军目前还担任高金EMBA/DBA/EE项目联席学术主任,他还是上海交通大学下设的中国金融研究院(CAFR)的副院长。从钱军的诸多身份和职务中可以想见他归国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如何的忙碌而充实,对此,钱军是累并快乐着的,他热衷于研究,也很享受与不同背景、行业和机构的学员的交流机会,身临其中地去了解中国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

钱军和朱蕾这对高金伉俪会联手合作撰写研究论文,也会为了一个学术和实战金融的问题激烈争辩,然而,一同走过的那些风雨岁月让他们在每个重大决定上都无比默契和尊重对方,比如一同放弃美国令人羡慕的生活回国重新开始拼搏。为此,钱军感叹,只要有妻子和女儿的陪伴,只要能为中国金融体系的前路献计献策,他就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而未来也是令人无比憧憬的。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