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证券报》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的采访报道。朱宁教授表示,央企债务违约只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也不会发生企业债大面积违约情况。朱宁教授建议,应该有三个步骤来逐步打破刚兑。
朱宁:央企不会大面积违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央企债务违约只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也不会发生企业债大面积违约情况。其原因是首先央企的融资能力比较强,其次,随着此轮经济复苏,下一阶段央企还债的压力会化解一些。
但朱宁也指出,应该让各个领域的企业破产正常化,否则刚兑在地方政府和央企不会被打破的情况下,这种预期非常不利于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市场发展。实际上应该允许央企违约情况发生,让市场相信政府不会为企业提供担保,而是让企业自主负责。
他建议,应该有三个步骤来逐步打破刚兑。首先法律建设是很重要的。要通过法律手段鼓励或保证不良企业有序、合规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长期的深层次大问题。
其次要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先有了市场,市场自然会对是否有刚兑、是否有政府救助有所预期,不同预期就会有不同的交易。所以说,债券市场发展本身对于化解刚兑,建立多元化的融资结构是很重要的手段。
最后,央企或其他企业的债务问题都应当允许违约。因为在中国,债券投资者的认购金额通常很大,那么其应该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其次,除非国有企业的破产直接影响当地就业和经济必须救助外,其他的企业债券、理财产品等,都应该允许出现违约,让投资者有学习的机会。
朱宁认为,我国债市和股市出现联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国内的投资者非常聪明,很多时候是同时配置股票和债券,资本在试图把这两个市场作为同一个基础资产的不同证券来进行交易。股市和债市已经不再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个市场出现共同走势的几率会更高。
此外,无论是从公司治理角度还是从宏观经济环境讲,企业体现出的特点就是趋同性比较强、个性化比较弱。国内企业的一个特点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企业是不会违约自己债券的。所以如果一个企业的公司债出问题,那么这个公司的经营层面一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也会导致其股票价格出现问题。
不过朱宁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尤其是央企,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违约情况,他对此保持谨慎乐观。因为短期内我国经济正在走好,目前又处于货币宽松利率下行阶段,央行显然是从系统性层面降低大家的债务压力,避免违约。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在我国债务规模空前的背景下,股权投资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股权投资的发展前景如何?
朱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关注:第一是注册制改革对整个市场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发展股权市场,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对什么样的企业能够上市,什么样的企业不能上市做严格要求。
第二点,投资者保护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投资者教育,而投资者教育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让投资者意识到他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投资者,应该进行被动型的多元化投资,而不是进行股票炒作。应该鼓励居民进行股市投资,但不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去做这个投资,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行,做更长期的资产配置。
如果希望企业的股权融资健康发展,那么必须面对三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法律层面的制度设计,其次是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的改革,第三是投资者保护和教育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
中国证券报:目前的资产荒预计将持续多久?
朱宁:资产荒会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宽松而持续下去,直到三项重大改革的完成才会有所缓解:利率市场化完成,或者人民币汇改完成,或者我们的资本项目开放完成。
中国证券报:面对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预计汇率、利率以及财政政策将做怎样调整?
朱宁:年内降息空间有限,最多下半年可能有一次降息过程。预计人民币汇率今年会维持在6.5-6.7的水平,不过中长期仍然有贬值压力,这主要取决于美元加息的情况和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水平。财政政策仍将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