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新闻网】朱宁教授:当前中国经济普遍存在“隐形担保”现象
发布时间:2016-04-25 浏览次数:7421次

4月22日,上海金融新闻网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的观点报道。朱宁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普遍存在着“隐形担保”现象。在未来,“隐形担保”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威胁。

高金副院长新著发布会在沪举行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携手陆家嘴读书会,就该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耶鲁大学金融博士朱宁所著《刚性泡沫:中国经济为何进退两难》,在沪举办新书发布会,并特邀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和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徐瑾担任点评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见解。

朱宁在演讲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普遍存在着“隐形担保”现象:在金融投资领域,投资者完全不担心信贷违约,因为他们相信一切违约会有政府埋单;在房地产业,购房者相信政府会保证他们的投资可以获得丰富收益,如果因为房价下跌而导致其蒙受损失,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在制造业,尤其是重化行业,企业相信如果真的投资失败,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一定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它们虽已严重产能过剩,却仍敢债台高筑,在搞投资方面肆意冒险。国有企业哪怕长年亏损,也几乎从不担心融资问题,而国有商业银行也不担心给国企发放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其背后有政府信用做支撑。
  
尽管在过去,隐形担保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朱宁认为,在未来,这种推动作用恰恰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威胁。一旦政府不再像过去几十年那样提供大量的隐形担保和刚性兑付,很难想象中国经济还能像过去二三十年那种获得高速增长。而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政府提供隐形担保和刚性兑付的能力会随之下降,从而减弱政府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能力与实力。
  
就此,朱宁在书中阐述了中国隐形担保的诸多方面,包括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A股市场、产能过剩、国企问题、政府债务,以及以P2P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改革,探讨了今后经济金融领域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新机会和新挑战,并对政府如何逐渐退出刚性兑付和隐形担保、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如何化解各个经济部门和金融行业所面临的不断积累的风险,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原文链接】高金副院长新著发布会在沪举行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