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吴飞教授:王思聪们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发布时间:2015-12-28 浏览次数:7829次
12月28日,新浪财经发布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吴飞的观点文章《王思聪们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他指出,一个家族在传承中最珍贵的财富不是金融资本等资源。如果不开发后代的人力资本和之前帮助家族达到当前财富水平的创业精神,将有可能无法在长期持续维系家族的财富。

王思聪们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最近网络盘点了一批“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富二代”以及他们创业的经历。其中名声较大的包括大连万达[微博]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北京普思投资董事长),四通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关村之父”段永基的儿子段刘文(汉朗光电创始人兼CEO),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的儿子王夫也(集结号资本合伙人)以及联想集团[微博]名誉主席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滴滴公司总裁)。
 
拿“少女心收割机”和“国民老公”王思聪为例,王健林2013年接受媒体访问时曾开玩笑说:给儿子5亿上当20次,干不好就回万达上班。王思聪拿着钱成立了自己100%控股的普思投资。如今这5亿元变成了众多投资项目,已经投出了乐逗游戏、无锡先导、云游控股、福寿园和天鸽控股五家上市公司,其中最成功的一笔投资,实现了近5倍的投资回报。普思投资的项目分别涉足医疗、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本地生活、硬件、电子商务,甚至还有殡葬业!谈不上上当,王思聪的业绩足以使得他在投资界占有一席之地。
 
王思聪等“富二代”创业的事迹为备受“富不过三代”诅咒困扰的富豪家族提供如何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如何确保家族财富长青的鲜活例子。“富不过三代”这句谚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多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它将家族财富的发展描述成为一个“奇迹、失误、破落”的过程:因为奇迹而创造财富;发生失误而失去财富并导致破落,家族财富在三代以内即挥霍一空。
 
第一代是财富创造者,第二代是财富吸收者,第三代将家族财富用于享福,而非造福。很显然,家族的发展受制于一个简单的代际数学的约束:财富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持续缩水。家族如果仅靠一位或一代创富者的成就便可以维系其财富代代相传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家族财富传承只有充分开发后代的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等资源,才可能在长期维系家族的财富中游刃有余。
 
家族创业就是打破“富不过三代”的诅咒,实现财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指的是创造一种为家族多代人积累人力资本和财富而创业的文化和传统。下一代成员携手或离开家族财富的联合拥有者,组建新的公司,使其成为家族企业的一部分或独立于家族企业之外。然而,是否富豪家族的成员都具备成功创业者的基本要求、动力或激情?不一定。现实中很多家族的下一代或者因为缺乏对财富创造者经历的了解,或者没有被有效的教育和激励,往往对家族创业所具备的奋斗精神缺乏认同感。
 
为何下一代人会缺乏创业精神?诚然,富裕的生活条件使得下一代产生一种错误的安全感,从而缺少了独立自主的机会和经历。除此之外,摩根斯坦利和Campden财富研究公司在2012年的一项对家族各代成员的创业定位认识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当参与调查的人员参照自己一代对家族上一代成员所体现的创业精神进行评级时发现,老一辈成员和下一代人同时认为,上一辈的创业精神要更强。研究进一步表明,老一辈人普遍对自己承担风险、管理亏损以及开创核心业务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心。许多创始人都经历过其他的商业失败、市场崩溃或业务的重大战略转型。下一代对于风险项目持有较保守的观点,不完全因为涉世未深或经验不足,而是出于降低亏损并且避免让家族企业或财富冒多余风险的原则。
 
下一代经常感觉对守住家族的现有财富肩负着责任感。并且,很多下一代家族成员在一些访谈透露出一种处在前辈们成功阴影下的压力。家族财富创始人缔造的传奇可以增强后代的创业精神,但同样的传奇也可能让后代感觉到挫折,认为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先辈所成就的事业高度。这些结果表明创业精神通常不一定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品质。
 
如何激发下一代的创业精神应该是众多富豪家族关心的一个问题。首先,创业精神可通过长辈的教育、培养和示范等方式来加以塑造。下一代的创业意识的培养方式包括从帮助小孩摆摊卖报纸,支持青少年通过体力劳动获取报酬,到创业当中长辈的言传身教等。财富创造者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比任何方式更具有教育力量。
 
比如说,王健林的商业信条是:别人玩一个公司,我玩一个产业。王思聪投资电竞行业无疑也贯穿着同样的思路,即通过整合一线电竞俱乐部,尝试设计标准,将行业规范化;同时涉足游戏制作,赛事及周边产业,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
 
另外,财富创始人缔造的家族传承文化可以加强下一代的创业精神。保持畅通的沟通是价值观传承的关键点。年轻一代完全意识到自己当前和未来的人生中财富伴随的机会和困难之后,就会更愿意接受承担财富相应的责任并参与财富相关的决策过程。
 
在对待接班人这个问题,王健林既不像宗庆后、刘永好,精心培养子女接班,也不像何享健明确选择一位职业经理人作为接班人。王健林对接班人问题似乎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把王思聪放到万达之外的市场进行锻炼;另一方面通过去家族化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来培养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
 
所以,王健林面对接班人的选择时多次提到:“如果有合适的人,那就让职业经理人干,他(王思聪)就当股东就完了嘛。”“这帮老臣是跟了我的……你(王思聪)服众就传给你,不服众就不传你。”把儿子放到家族企业的范围之外,王健林更倾向于鼓励儿子去做自己想做之事。当家族成员有了发言权和自主决策的机会,他们才能对自己的财富承担责任。一种开放、坦诚沟通的家族文化尤为重要。
 
当然,家族创业者离不开家族的财务支持,这是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但是,财务支持不应该是长辈采用简单的金钱馈赠和赠予来实现。举个例子,一位家族长辈为长子收购和发展一家企业的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家族所有成员都认为这笔资金属于家族财富的一部分。家族的大部分成员为长子的公司快速发展感到欣喜,期待某一天能够从这家公司的成功中分享收益。最终长子决定出售公司,之后暴富。
 
其他家族成员未能从这次出售交易中获得任何收益。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书面文件证明家族其他成员有权从借给长子的这笔资金中获益。家族的其他成员感觉自己受到忽视和欺骗,因此导致复杂的冲突,并破坏了家族内部的关系。
 
为避免这些情况,国外很多家族采用家族银行(family bank)这种机制来促进和支持家族创业精神的培养。家族银行可以定义为由家族成员专门创建、资助和支持的类似于家族企业的私人实体机构,目的是为下一代家族成员和/或其相关创业的实体提供教育和资金支持。
 
尽管家族银行没有一个法定或广泛认可的定义,也会随着家族的需求的差异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但这类特殊实体机构通常是为了调动家族的资源来帮助下一代,为家族成员之间开展融资提供了一种正式的组织架构和流程。如果家族银行采用一个良好的治理体系并加以正确规划和实施,它可以成为一个使得家族创业者非常受益的强大机制。
 
欧洲历史上的一些最古老的家族银行是由罗斯柴尔德、皮克泰特等家族创建的,这些准借贷机构最终发展成为大型的商业银行。如今,美国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都是梅隆、皮尤、菲普斯等家族从各自家族企业剥离出来的商业分支机构。所以家族银行可能以两种方式存在:硬性银行(hard bank)和软性银行(soft bank)。
 
硬性银行是指纯粹为投资目的而创立和使用的家族银行,其中一些家族银行甚至追求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软性银行则代表了家族为增加人力资本的机会作为回报的意愿。在多种情况下,软性银行的概念并没有严格投资授权:要求家族银行必须只能为可能产生较高投资回报率的风险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概念非常适用于希望培养未来的创业者,希望灌输一种家族创业精神,愿意资助家族成员的小型项目或创业构想的家族。当然,也有部分家族在寻求在发展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实现平衡。
 
家族银行的构想,也可以为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合格家族成员提供教育的机会。比如说,如果家族认为下一代获得成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育,家族银行可以要求家族成员在得到资助之前接受创业教育。家族可以为此专门建立了一所创业学院。通过学习,家族下一代成员了解到创业者和成功创业所需的关键特质。
 
一个家族在传承中最珍贵的财富不是金融资本等资源。如果不开发后代的人力资本和之前帮助家族达到当前财富水平的创业精神,将有可能无法在长期持续维系家族的财富。

【原文链接】王思聪们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