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朱宁教授:为全国金改探路 上海还能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5-12-22 浏览次数:6697次

12月21日,《解放日报》刊发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的观点报道。目前,从地方到中央层面都非常明确: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贸试验核心任务之一,上海自贸金改将为全国金改作积极探索。对此,朱宁教授分析称,由于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统筹协调监管”等金融改革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进行试点,并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是,目前关于如何搭建“统筹协调监管“的框架还未定论,但无论最终采取何种版本,上海自贸区都需遵循两个思路:第一,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第二,落实区内简政放权,这是推动“统筹协调监管”在区内实现的重要切入点。

为全国金改探路,上海还能做些什么

自贸金改下一步,专家这样说

赵晓雷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

自贸金改,核心思路是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个要素,全面有序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FT账户分账核算体系是自贸区金改中最大的亮点

何海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自贸区要进行制度化层面的改革创新。从地方到中央层面都已明确: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贸试验核心任务之一,上海自贸金改将为全国金改作积极探索。

朱宁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上海的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国际化程度较高,上海自贸区又有着“先行先试”的优势。“统筹协调监管”,有可能在自贸区进行试点,并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我们或许很快可以直接到自贸区买美股了。”今年10月,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40条方案(以下简称自贸金改40条)的公布,让一些国内投资者翘首以盼。自贸金改40条方案确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逐步提高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程度,同时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等试点。
  
这是上海自贸改革试验之路上又一个里程碑。这意味着,54万亿元的国内居民存款将有直接境外投资的渠道和机会;这也意味着,在经历了前段时间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股市动荡之后,借助上海自贸区这个试验田,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从不曾停步,或许有时步子缓了缓,但这个“缓”,是为更好地“进”。
  
在上海自贸区的多项试验任务中,金融创新一直是重头戏。“过去两年多,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一直保持着高含金量、锐气十足。”京沪知名专家日前在采访中这样点评。

始终围绕开放与创新

“现在,从地方到中央层面都非常明确: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贸试验核心任务之一,上海自贸金改将为全国金改作积极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说,自贸区经过扩围,由原来的1个变为4个,但在金融改革方面,广东侧重于深化粤港澳合作,天津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与融资租赁,福建则以推进两岸金融合作为重点。上海自贸金改着眼于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多要素,多层次,这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密切相关。

过去两年多,上海自贸区金改始终围绕着“开放”与“创新”有序展开。

何海峰说:“所谓开放,主要指对外、对内的双向开放。对外开放具体落实在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下开放等,而更大的开放是要实现‘双向’,就是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对内开放,是指对内资金融机构(以及实体企业)在区内的开放,它们可以进来,可以在区内探索做混业经营。”

上海自贸区在实现对外、对内的双向开放上有很多探索。如,今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上线运行。CIPS上线,是人民币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金融机构将因此实现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资金清算、结算。业内人士指出,CIPS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处理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业务,而过去的模式都需要一些中间环节来转;这个系统运行时间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币业务主要时区;各直接参与者一点接入,集中清算业务,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并为境内直接参与者提供专线接入方式。

“所谓创新,分两个层次,一是具体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二是制度与机制的创新。”

何海峰指出,去年3月、7月和12月以及今年8月、12月,上海自贸区先后公布了五批金融创新案例,其中有很多具体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备受关注的是,首批8家试点银行今年10月发行自贸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全部获得足额认购,总发行量达到29亿元,标志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的自贸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业务获得成功。“上海自贸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最大特点之一,是直接服务于真实需求,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在何海峰看来,制度创新更有意义。“上海自贸区是要做制度创新,还是要做政策洼地?”何海峰说,上海自贸区刚成立时,不少专家学者都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但中央与上海始终非常明确,上海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要进行制度化层面的改革创新。在更高层面上,上海自贸区将通过实践探索以后总结出一些经验、理念,为经济新常态之后全国的全方位、高层次、高水平的开放提供借鉴。

FT账户建设是最大亮点

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诸多创新试验中,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体系的设立,被专家们认为是最大亮点,也是改革者着力推进的工作之一。

“上海自贸金改,核心思路是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个要素,全面有序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作为资本项下兑换的基础性工具,FT账户分账核算体系是自贸区金改中最大的亮点。”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教授这样评价。

去年6月18日,FT业务正式启动,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基础平台搭建成型,成为自贸区挂牌后金融领域浓墨重彩的一笔。

FT账户甫一亮相便好评不断,境内外各个金融机构都争相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试跑”。截至2015年9月末,已有38家金融机构接入FT系统,其中中资银行20家,外资银行11家,财务公司3家,证券公司2家;开立自由贸易账户3.3万个,账户存款余额619亿元。

赵晓雷认为,FT账户的火热恰好说明了这项制度创新的合理。在FT账户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实践,不会影响到普通账户,也不会冲击现有金融秩序。“先在FT账户内做创新尝试,通过风险评估后逐步放松管制,直至实现和普通账户的无缝对接,这才是有价值的金融制度创新”。

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建设模式进一步推进,FT账户功能拓展创新。金改40条,实现了本外币合一和人民币资本项下管理的突破,为金融机构和试验区内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赵晓雷预测,FT账户的数量还会成倍增长,在功能上也会进一步拓展。

FT账户是上海自贸金改下一步诸多任务实现的制度保证。何海峰说,金改40条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上海自贸区金改进入全新阶段。方案从五个方面部署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工作,包括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探索金融服务业负面清单模式、面向国际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等。其中,前四个任务主要通过FT账户作为载体、通道与平台来实现。

“金融高速越建越宽,上面跑的车子会越来越多。”

金改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开放并不难,难的是在有效监管下的开放。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开放、监管、服务三者不能偏废,建立新的风险防范制度显得尤其必要。如何在开放的同时把住风险关口,也一直是监管机构在制度建设时探索的重点。

今年2月,央行上海总部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外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自贸区“金改3.0版”大幕由此拉开。

赵晓雷认为,“金改3.0版”最大的亮点在于率先明确了资本账户可兑换路径和风险管理方式。“在路径上,全面放开本外币融资,将本外币融资纳入统一的政策框架,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依据统一规则,自主选择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还是外币。在风险管理方式上,依托FT账户管理系统,采用风险转换因子的独特方式,确保了金融安全。”

“这种金融改革的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赵晓雷说,资金的流动是跨区域的,金融很难在封闭的环境下运作。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模式只有符合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才对全国的金融改革有意义。

“贸易、投资、金融,反映的是中国经济整体的开发格局。贸易是商品与服务贸易,投资有实体也有金融的,所有这些从价值形态上都体现为金融,其中都涉及金融相关往来,所以必须有一个好的、更基本、更核心的金融创新服务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作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开放的探索,才能由点到面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何海峰说。

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建立了一批创新性金融制度,有力支持了区内实体经济发展,其中13项制度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何海峰认为,接下来,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创新与改革的复制与推广,还需要从全国整个金融体系角度进行考虑。如,利率与汇率市场化已经在上海自贸区接近完成,但还缺少一个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这是一个全局、全面性的创新。能否在上海自贸区内先行先试,然后再复制推广到全国,还需要在考虑上海自贸区金改与全国金改的关系后做一个整体布局。

促进与金融中心建设联动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在对媒体解读政策时曾表示,金改40条的出台既是当前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加快金融创新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也为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明确了行动纲领和具体任务,对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金改40条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不仅仅局限在自贸区范畴,而是把金融开放放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考量,明确要大力促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何海峰说。

“按照金改40条的要求与办法推进,上海在2020年完全可以达到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赵晓雷表示。

要促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赵晓雷认为,应该着力实现“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硬件”,是指金融机构、交易市场等;“软件”,是指监管体制、服务体系。“硬件”与“软件”结合后,上海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实现质的飞越。

在“硬件”的建设上,自贸区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至2015年9月末,上海自贸区内共设有21家法人银行、96家分行、13家专营机构和298家支行级网点。此外,区内还设有六大类27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和4家资产管理公司。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法人机构和分行级机构占上海全辖区的比例分别为67.17%和67.06%,非银行金融机构占上海全辖区为60%。

接下来,则要进一步加快“软件”的建设。赵晓雷建议,可借助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金砖银行、亚投行的力量。上海是中国对接国际金融的端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金融运作平台。如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在上海自贸区上线、金砖银行总部已落户上海,建议将亚投行运营中心吸引到上海陆家嘴金融片区,既可以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又可以同步试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及资金跨境流动监管,上海也将成为全球资本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自贸区还能做些什么

“统筹协调监管”正成为眼下政产学界的热词。有专家指出,“统筹协调监管”针对的是近年中国的分业监管现状,这是最高层首次明确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认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关于要素市场开放、政府简政放权、监管思路改革、国际金融贸易融合的重点试验都在上海自贸区积极地展开。上海的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国际化程度较高,上海自贸区又有着“先行先试”的优势。“统筹协调监管”等金融改革,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进行试点,并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前,多位金融专家认为,短期内,在全国进行金融监管制度的“整体切换”成本较高,因此,在上海自贸区进行金融监管改革试验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可在监管体制上“先破后立”,主动适应国际普遍通行的金融混业模式,有利于增强自贸区金融吸引力和释放国内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活力,也为全国范围内探索混业监管框架先行做一个试验。

朱宁认为,目前“统筹协调监管”的框架如何搭建,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无论最终采取何种“版本”,有两个金融监管改革思路,上海自贸区需要遵循。

第一,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所谓金融监管者往往是制定规则和维护规则的 ‘看门人’。但在国内,说到金融监管,则意为监督和管理,而现在金融监管机构更多承受的是管理的职能。管理,就意味着大多不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是根据行政管理的便利性与权力的威慑力来达成。改革思路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维护市场规律。”

朱宁指出,现在在金融领域的审批中,如银行的发起和设立等,还涉及到很大的权力。今后监管机构要由原来对整个行业的规划、发展、审批都有绝对权力的主体,转换为服务的提供者。

第二,上海自贸区在设立之初,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实行简政放权,这与“统筹协调监管”的监管思路是一致的。因此,落实区内简政放权,会是推动“统筹协调监管”在区内实现的重要切入点。

【原文链接】为全国金改探路,上海还能做些什么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