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大公专访十位专家 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发布时间:2015-11-02 浏览次数:6815次
10月30日,《大公报》发布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关于“十三五”规划的解读观点报道。
 
大公专访十位专家 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在京闭幕,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为推行了数十年的一胎化政策画上句号。公报还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等内容。大公报记者采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刘英,中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员张风春等10位专家,全方位解读会议公报。
 
经济增速更重质量
 
会议提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多位经济专家指出,今次会议提出的发展目标指向性更强,“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会更重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告诉大公报,对于“十三五”的经济增速,应更重质量轻数量,增速数字不必定得过高,不必刻意追求某个速度,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遥遥领先。所谓质量就是调整经济结构,要更快地加速向消费驱动转型,提高消费比率,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他表示,未来要对服务领域实施改革和开放,这既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也是应对外来TPP等压力的需要,在民生、健康、金融等国有比例过大的行业要向民企、外企开放,这样既能提升发展速度,又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则称,经济增速的核心在于质量,但是不追求速度的前提是要守住底线,这个底线指的是社会稳定,核心之一是保证社会就业总量并能够创造足够的新的就业机会。

【原文链接】大公专访十位专家 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