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报】人民币国际化和汇改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15-10-22 浏览次数:6369次

10月15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高金”)与第一财经/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主办“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高金执行院长张春先后作主旨演讲,并与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潘英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以及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就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担任主持。10月20日,《上海金融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人民币国际化和汇改研讨会在沪举行

日前,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第一财经联合举办的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研讨会暨2015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启动公开课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潘英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等,就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等热点话题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是人民币汇率改革10周年,今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整,连续3天逾3%的贬值幅度打破长达10年的单边升值预期,全球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对此,姚余栋认为,人民币是一个国际货币,也是强势的货币,并没有长期贬值压力。

姚余栋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沪港通运行平稳、与英国之间的"沪伦通"也在探讨中。此外,人民币跨境融资正在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产品也进一步丰富,近日上线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有望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结算和清算效率。"今年8月,人民币已经取代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我个人认为,人民币事实上已经是国际货币。"姚余栋指出。

而在分析人民币近来面临贬值压力时,连平认为,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从汇率角度来看,可能导致境外的资本参与中国经济的成本加大,投资回报率明显收缩。同时,大的国际收支格局发生变化,贸易顺差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动,而贸易顺差短期波动越大,在贬值的趋势下带来资本流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此外,境内外的利差变化也在影响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预期。"人民币不会持续性贬值,这一方面因为中国经济体增速仍较高;另一方面,在外汇储备很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上仍然保持平衡,未来中外资金利差还会保持。"连平指出。

张春表示,虽然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没有贬值基础,但短期内仍具有贬值压力。他认为,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导致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走强,而目前人民币仍基本盯住美元;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和居民开始加大国外投资和全球资产配置的比重,也给人民币带来一定贬值压力。但张春强调,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等问题,可以倒逼经济金融改革,有利于中国获得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潘英丽则强调,最重要的是人民币要保持稳定,"人民币并不是要永远保持升值,那样会带来产业空心化,只要贬值幅度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一过程中,资本账户应该是一种有限度的定向开放。"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钱军认为,应该继续推进"双向通道",继"沪港通"、"沪伦通"之后,"沪美通"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美国是最大、最容易开展同时也是最安全的资本市场,'沪美通'可以解决国内资本市场较为封闭以及可投资标的少这两个问题。"

与会专家普遍表示,未来,人民币汇改可能还是要继续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方向迈进。其中,货币当局如何更好地和市场沟通、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是当前汇率政策能否有效的关键。对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需要积极审慎平稳推进。

【原文链接】人民币国际化和汇改研讨会在沪举行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