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李宁:政策铺垫已启动 刚性兑付或很快被打破
发布时间:2015-05-18 浏览次数:7024次

5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携手穆迪公司,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信用风险年会”。来自中国乃至全球的顶级学术机构和金融组织的学术专家以及市场参与者们,就“信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的分享和讨论,以求为完善市场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学术支持和政策借鉴。网易财经对此进行了报道。

李宁:政策铺垫已启动 刚性兑付或很快被打破

2015年,在经济运行放缓,并伴随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债市刚性兑付离被打破似乎更近一步。昨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穆迪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信用风险年会”上,海通证券固定收益资深分析师李宁表示,基于目前政策针对刚性兑付开始做了很多铺垫,所以刚性兑付打破应该是很快的一件事情。

我国企业债券长期维持债券刚性兑付。即便发行主体遇到经营困难无法兑付,最终也会通过债券承销商兜底等非市场化手段进行本息兑付,零违约意味着债券成了无风险资产。李宁表示,很多人认为中国债市多年一直刚性兑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债券市场中有很多散户可以直接参与,一旦违约就会造成风险扩散的问题。同时,很多个人投资者又不承认风险自担文化,默认所买债券品种是刚性兑付。而这种文化的形成也有一定原因,就是一旦资产变成不良后就完全失去流动性,没有建立违约后资产市场。

“过去我们只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做投资的,违约以后可以购买,但其它的是没有的,违约以后所有资产都是没有价格的。不管是政策、投资者还是监管者,一旦出现违约大家就非常茫然,不知道怎么处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够刚性兑付就刚性兑付,这一单先这样处理,下一单我们再说。”李宁说。

2015年,中国经济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部分行业的去产能、去杠杆仍在持续。经济增速处于下行过程中,这或将成为信用事件爆发的导火索。今年4月,中国保定天威集团未能如期偿付所发行的15亿元中期票据的8550万元利息,成为首起国企债市违约案例。在李宁看来,债市中的刚性兑付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很快就会被打破。

从目前情况分析,政策层已经开始为打破刚性兑付做铺垫。李宁指出,首先在培育风险自担文化上,即将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及信托产品要“上保险”等,一旦出现违约情况就有顺畅的机制进行处理。其次,只有非常低风险的债券才可以允许散户参与投资,其它债券则不允许散户进行投资。

“根据我们的统计,中国债券市场总共有信用事件,包括有压力的信用事件共24起。在2014年之前只有11起,那么,超一半信用事件则是在近两年发生。这也说明中国信用风险上升速度之快,以及刚性兑付压力之大。”李宁表示,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在2008年之前比较平稳,甚至有所下降,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良性循环。但从2008年以后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负债率在大幅上升,站在这个时点上面分析,有大量企业面临同样问题,则可能就是债务到期很难偿付,所以今年中小企业和国有出现了企业违约的情况。

【原文链接】李宁:政策铺垫已启动 刚性兑付或很快被打破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