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央广经济之声播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的采访报道,在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谈到,将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对此,朱宁表示,这表明中央将逐步打破刚性兑付,深化中国金融改革。
媒体解读总理记者见面会:如何改变百姓生活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总理记者会一向是两会的压轴大戏,昨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两个半小时的交流时间超出往年不少,共有17位记者提问,涉及改革、经济、民生、反腐、外交等方方面面,总理妙语连珠,对答如流。
展望中国经济 既要“谋势” 又要“做活”
每年两会,总理记者会都是压轴戏。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今年的记者会,经济类问题占据总理回答的近一半。在两个半小时的答问中,记者发现,如何以改革促增长,如何“谋势”、如何“做活”,中国经济的这一盘大棋总理早已了然于胸。
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刺激民间投资,激发市场活力。
李克强:去年我国经济速度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背景下,政府会继续简政放权。
李克强:原来批个项目要一百多个章,虽然现在审批砍了一些了,但还有五六十道关卡,还会增加创业的成本,抑制了创造的热情。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下更大力气来推进简政放权。
政府的自我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总理被问到,未来会不会更疼?
李克强:你问到疼,确实很疼,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活力来自民间,而简政放权的减法,可以使经济放缓的压力有支撑的力量。
传统产业在调整与转型,而新型互联网经济仍具有巨大增长空间。总理说,自己也网购,网上网下互动创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间。
李克强:这使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速缓但质优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总理深谙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之道,他用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来形象比喻稳增长和调结构,这样就可以谋大势。
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总理说,会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
李克强: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民生问题不能忽视 折射改革印记
李克强总理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李克强: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 万套。
总理也给国内房地产市场打气,强调需求是刚性的,在记者会现场卖起了房。
李克强:我看你的面孔是一个西方人,你的中文说得这么流利,不知道有没有在中国买房?当然,我们是欢迎的。
对于环境污染这个焦点问题,总理说,《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大的变化,把节能减排的指标和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列在一起,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
而在环境治理方面,总理强调:
李克强: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
数读总理记者会,如何改变百姓生活?
梳理今年的记者提问,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8个经济问题中,有3个涉及宏观经济,提问的都是国外媒体,包括经济增速是否放缓、通缩是否紧缩,总理的回答信心十足、掷地有声:
李克强:我多次说过,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
关于通货紧缩,国际上对这个提法有多种解释,比较一致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中国CPI或者说物价总水平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虽然中国现在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缩,你说叫“输出者”,实际上我们是“被通缩”,我们有应对,也有进一步的准备。
创业创新 总理最牵挂
在8个经济领域中,谈创业所占篇幅最多,创业和创新一起出现了14次,无疑是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记者:总理您好。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但是也有人说创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场的行为,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还要操这么大的心?
李克强:谢谢你的好意,让我们少操心。但是不能不多操心啊,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我去一个地方的企业登记场所,遇到一位已经退休的妇女,说要办一个婚庆公司,而且她说:“我知道这个地方办婚礼的老礼数,有些家庭希望这么办,我没有读过很多书,但这是我的核心竞争力。”高手在民间啊。
总理讲的这个故事,非常形象,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副研究员陈秋霖听完很兴奋,他说,这个例子很形象,把创新创业拉下了神坛,今年将更快推进创新创业的步伐:
陈秋霖:我们原来总结的创新创业是很高大上的一件事情,现在来看的话我们需要推动的是大众创新,万众创新,从总理举的例子来看,有退休的妇女,他们都在创业。创新的话我们一定理解的是高科技的才是创新,但在这里我们看到,去挖掘一些,也是创新,创新创业融入到基本到生产生活中。
的确,大行情面临挑战,正是小微崛起的机遇。陈秋霖说,创客空间不是一个楼,今年创业创新具体的政策导向将会“从建立园区转向政府服务”。
陈秋霖:我们前些年创业创新出了误区,一说到创新创业马上就想到搞一个园区,可是你没有好的业务,没有市场,这些园区搞起来就是一堆空楼,这没有意义的。搭台应该是搭服务之台,服务好创业创新的各个人群,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金融的,法律的。
楼市住房 总理挺操心
第二个大家比较关切的变化还是房地产市场,同样来自外媒,这位记者的提问很直接“今年政府是否会出台新政策促进国内房地产市场?”总理先说政府会加大棚户区改造,保证群众基本居住,接着表示会“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来听听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的解读:
汪玉凯:这次整体上感到不一样了,前些年我们一直强调要严格地调控,这次主张要自然、健康发展。实际上,我们房地产占整个GDP的12%,肯定是支柱产业,健康不健康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影响还是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大,过去确实还有些房地产泡沫。如何使房地产未来发展健康、平稳,总理给出很清晰的信号。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分析:房地产行业各种管制可能会进一步放松,房地产行业将回归行业常态,而不是工具化。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毛大庆则表示,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投融资体系将会创新,政策还会引导房地产下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风险 总理给空间
第三个变化可能会在金融领域。中国存在个案性金融风险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李克强: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这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分析,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允许金融风险有序释放是中央层面乐意看到的,个案性的违约事件将会越来越多。
朱宁:相关投资产品如果出现风险的话,投资者要自己承担风险,就是要市场决定利率的同时,投资必须为自己投资承担风险的对等的改革措施。
记者:刚性兑付可能就会被打破了?
朱宁:包括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存款保障体系的建立都是为这个做准备。
而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防范个案性金融风险的蔓延,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同样也是必要的。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分析,P2P行业、企业信用债和企业信托产品这两个领域将是个案性金融风险高发领域,投资者需要谨慎。
大数据告诉你,总理记者会将如何改变百姓生活?
1、两个100万
李克强总理说,今年将改造棚户区、农村危房各增加100万套;这意味着低收入民众的住房需求将得到优先保障。
2、80位
总理亮出我们的家底,尽管我们的GDP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GDP在世界80位之后,他还特地提及部分地区仍然贫困的故事。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精准扶贫”,今年将重点发力。
3、200多项
总理明确表示,国家部门授权地方审批的事项1200多项,今年要砍掉200多项;当然,政府的服务可不能减,总理说了,要有效监管。这意味着什么呢?不该做得事情上,有权不可任性,同时,该做的事情上有足够的韧劲,这个韧是坚韧的韧。未来,当我们去政府部门办事,不仅是脸好看,也会逐步实现事好办。
4、5次
总理见面会,5次提到“法律”和“就业”,这两个关键词充分体现了民生思路中,他说,“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
【原文链接】媒体解读总理记者见面会:如何改变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