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钱军教授:今年GDP增长应在6.5%-7%
发布时间:2015-03-16 浏览次数:6055次

3月16日,《国际金融报》刊发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的专栏文章《今年GDP增长应在6.5%-7%》。

今年GDP增长应在6.5%-7%

李克强总理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今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在7%左右,低于2014年7.5%的目标,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于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有着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更进一步说明政府已经不再把GDP数据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惟一指标。

从数字来看,去年7.4%已经是24年来最低的GDP增长数据了。今年更是直接降低到7%左右。这个“左右”其实意味着要达到7%还是挺难的。所以笔者认为对于这个目标,6.5%是底线,最终的实际数据应该在6.5%-7%之间,比如6.9%或6.8%,超过7%不太可能。

和具体数字相比,笔者更关注报告中数字以外的内容。总理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的“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中高速增长”、“中高端水平”等关键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不再把GDP数据作为惟一的指标。这可能还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已经不再是惟一的了,而且从长远来看,重要性还会降低。

对于宏观调控,笔者认为报告中最核心的两个数据是2.3%的赤字增长率以及12%的M2预期增长量。

赤字率反映的核心之一,是政府(通过负债)对于今年投资规模的预期。赤字率2.3%比去年略高一点,但是高得不多,属于比较温和的增长,这说明政府并不想通过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

而对于M2预期增长12%,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从绝对值而言,这个12%并不低,这反映了政府对于当前流动性还是有一些警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数据和过去15年平均每年18%的实际增长率相比较,12%并不高甚至是偏低的。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的现状,尤其是最近3个月CPI增长都低于1%的现实,笔者觉得还是要对通缩保持足够的警戒,因此今年M2的实际增长很有可能要高过这个目标。而且报告中也说了“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更高”,可见政府对此也是有预期的。

对于宏观调控的方式,笔者认为今年不太会出现全面的刺激政策,而是仍将沿用去年的策略,对部分领域或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调或中调。换句话说,今年还会降息和降准,而且很可能不止一次。

此外,报告还有一个亮点,李克强提了很多次,核心是要寻求探索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个新动力,笔者列了六组不同的语句,它们核心指向是一致的。

第一,总理说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言下之意就是鼓励老百姓开创新企业、鼓励新增中小微企业,而且这些企业都应该是民营企业。第二,“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这意味着政府要把权力真正还给市场,而且要彻底放。第三,“不失时机地加快价格改革”,也就是说政府要逐步让市场决定更多的、更重要的价格。第四,“要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预算都要公开”,要有一个公开透明的预算。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如果要继续发债来融资,就必须向市场证明自己的财务能力,这跟上市公司要披露财务数据是一个道理。第五,“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六,“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这是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对出口的依赖,所以要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

【原文链接】今年GDP增长应在6.5%-7%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