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钱军教授:卢布震荡对中国影响不大
发布时间:2014-12-24 浏览次数:6111次
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刊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的观点文章《卢布震荡对中国影响不大》。
 
卢布震荡对中国影响不大
 
“熊”冠全球的卢布历经崩盘式下跌之后,俄罗斯政府终于出手疯狂护盘,北京时间12月18日凌晨消息,在众多利好消息刺激下,卢布开始绝地反击大幅升值12%,涨幅创1998年以来之最。笔者认为,近期卢布的大幅震荡或波及到诸如巴西、墨西哥等能源输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由于中国具备良好的资本项目管理经验和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不会遭受影响。

因涉乌克兰危机导致西方国家自今年3月以来对俄罗斯进行了涉及能源、金融、国防等主要经济领域的制裁。近期油价暴跌使很多投资者将投向石油期货市场的资金转而投资美元,石油价格下跌降低了俄罗斯经济的吸引力。另外,俄罗斯通货膨胀高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也破坏了卢布的国际形象,使卢布看不到任何升值的可能。

自今年7月以来,卢布持续大幅贬值,12月更从对美元40大关连续跌穿50、60大关,12月中旬,俄罗斯央行5天之内两度加息共750个基点,基准利率自9.5%猛升至17%,仍未能力挽颓势,15、16日两天内,卢布暴跌超过25%,一度跌穿80大关;剧烈贬值伴随大幅波动,16日数小时内,卢布对美元高至58.15∶1,低至80.1∶1。

卢布的暴跌与俄罗斯的经济结构过度依赖石油出口,西方的贸易和金融制裁,以及国际油价下跌有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即便俄罗斯政府债出现了违约,事后对资本管制仍旧缺乏良好的对策。目前由于卢布的暴跌,俄罗斯很多公司为了融资所欠外债或贸易上进口价格都会飙升,可能会出现大批违约;随着油价下跌致国家收入锐减,国家财政状况会急剧恶化,经济势必发生萎缩。

而如果其导致区域性危机,笔者认为并不一定是发生在俄罗斯周边的国家,而是新兴市场特别是石油和能源输出国,比如与俄罗斯处境相似的巴西、墨西哥等能源输出国经济体,他们之间彼此会产生风险传递。近期国际上高收益的垃圾债价格持续走低,在原油价格高企的时候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大型石油国企(如俄罗斯的Rosneft、巴西的petrobras和墨西哥的PetroleosMexicanos)通过发债融资没有问题,因此背负了不少外债,但目前油价低迷,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利润状况都不佳就会蕴藏很大的危机隐患。很多大量持有这些公司债的机构投资者短期内抛售俄罗斯债有问题(没人敢接),于是他们就开始大量抛售巴西、墨西哥石油公司的债,导致俄罗斯的危机外传。此外,类似印度等资本项目比较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可能遭受波及。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笔者认为并不用太过担心,目前中国的资本项目管理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应对策略,银行体系分账管理制度也很完善,外汇不会大量外逃;同时中国还有巨大的外汇储备量,这些都足以抵挡任何短期内的资本过度流动的风险。而近年来的金融风暴也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积累了应对资本大量进出的措施和经验。

中俄央行于今年10月13日签署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成为了此次事件的一个争论焦点,我认为这项协议对中国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货币互换协议是很多国家之间都会签署的常规动作,而对中国来说,长期来看在战略上或有利于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

【国际金融报】卢布震荡对中国影响不大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