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专家:供给侧改革应着力金融、医疗、教育等第三产业
发布时间:2016-04-14 浏览次数:7407次
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明年将减税以减轻企业负担;将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 改革;将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将着力减低工业和房地产库存。对此,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和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 长、金融学教授钱军结合自身研究,就供给侧改革、地方财政、金融改革试点等工作联袂建言。人民网进行了报道。

专家:供给侧改革应着力金融、医疗、教育等第三产业
 
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明年将减税以减轻企业负担;将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将适度扩大财 政赤字;将着力减低工业和房地产库存。对此,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和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 结合自身研究,就供给侧改革、地方财政、金融改革试点等工作联袂建言。
 
供给侧改革
 
张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应该有两方面:一方面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供给大大滞后的第三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发展特别依赖于 改革和开放,目前这些行业中很多企业主要由政府主导(包括国有和事业制的单位),受政府限制太多,也存在诸多不公平的机制和体制,制约了企业和产业的发 展,所以政府应该更多简政放权,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参与。另一方面要通过减少税收和转移支付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保和民生的投入,特别是农村社保的投入, 帮助消费水平较低的农村人口脱贫,让他们敢消费,更多的消费。
 
朱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从供给端推动经济发展有两个优势。一个优势是如果政府从供给端马上就有所作为,那可以对整个社会总需求带来一定拉力,这是非常有效的刺激经济的手段。另外 一个优势是供给侧传导机制相对直接,而需求端的传导机制则相对比较漫长。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帮助,与此同时 也形成了经济对于政府行为的高度依赖。现在国内整个经济对风险的低估和对高收益的追求,造成短期的资源扭曲和风险配置扭曲,这很有可能导致泡沫。
 
钱军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前期的多轮降息降准从效果来看,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最需要融资的大量中小企业来说并没有多大好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金融中介体系传导机制所存在的问 题,也就是说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不能合理地配置资源,不能把宽松货币政策所引发产生的资金合理地引向经济里面真实收益好而且特别需要资金的企业,同时 却造成了资金大量涌向预期短期内会有高收益的投资板块,比如股市和一些地区的房地产。最近一年的数据显示,每当央行降准降息股市两融就会有所上升,有可能 会酿成新一轮的泡沫,而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则居高不下。所以,现阶段的宏观调控应该以供给端政策为主;1980年美国的里根总统上台时就采取过“供给经济 学”的核心政策,即在总需求不足或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的情况下,靠政府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其重点是对个人和企业减税。为此,目前面临增长困局的中国经济可 以效仿,中国政府的总负债率并不是很高,尤其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非常好,所以增加一点财政赤字并没有太大问题;政府应当更多通过加大减税力度来降低中小企 业的税收负担。而对于个人,政府也应当以降低流通税和消费税来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稳金融

钱军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这里的核心事实是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非常好。如果将地方政府债与中央政府债加在一起,其占GDP 的比重是55%至60%,这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还是很低的,而且中央政府的征税能力很强,所以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由中央政府来置换部分 地方政府的坏债是一个有效消除地方金融风险的方法。值得关注的是,地方财政的改革(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财税收入),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预 算、收支的透明度和监管力度的提高,都是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所存在问题的方法,应该尽快推行。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

张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

中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他们由于没有住房保障等因素,不敢消费,消费水平比较低。很多去城市里打工但很难在城市里面落户。而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目前库存较高,消化不掉。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赤字进行补贴,采取多种措施把过剩的房屋廉价出售或出租给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如此可以通过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 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同时也可以消化房地产市场的库存。

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

朱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方针意味着,市场上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必须对其自己所选择承担的风险负责,而政府应该逐渐退出自己为经济金融等 领域所提供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的担保。只有投资者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回报率形成了正确的,不受刚性担保的预期以后,市场才能行之有效地发挥其甄选、调整 和淘汰的机制,才能帮助经济可持续地,有效地配置资源。反之,一旦市场形成刚性泡沫的预期,经济中的投机行为和资源配置中的扭曲问题只可能会变得更加严 重。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关于要素市场开放、政府简政放权、监管思路改革、国际金融贸易融合的重点试验都在上海自贸区积极地展开。上海的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国际 化程度较高,上海自贸区又有着“先行先试”的优势。“统筹协调监管”等金融改革,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进行试点,并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目前“统筹协 调监管”的框架如何搭建,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无论最终采取何种“版本”,有两个金融监管改革思路,上海自贸区需要遵循。第一,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 作用。现在在金融领域的审批中,如银行的发起和设立等,还涉及到很大的权力。今后监管机构要由原来对整个行业的规划、发展、审批都有绝对权力的主体,转换 为服务的提供者。第二,上海自贸区在设立之初,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实行简政放权,这与“统筹协调监管”的监管思路是一致的。因此,落实区内简政放权,会是 推动“统筹协调监管”在区内实现的重要切入点。

钱军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在完成人民币加入SDR这一里程碑事件后,中国应该继续着力推进双向的、风险可控的资本项目开放通道,以及在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的、允许人民币在资本项目 下的跨境流动,这样才能缓解国内流动性偏多又苦于缺乏投资渠道而推高部分行业泡沫的局面。所以,首先应开通和扩大更多类似‘沪港通’的双向资本项目,比如 目前提的比较多的“深港通”和“沪伦通”,以及“沪美通”,因为这一类的资本项目开放是定向的双向流动,风险完全可控,而且进出资金一目了然。“沪伦通” 和“沪美通”开放初期建议推行安全性和流动性好的股指和ETF类产品,然后再推动个股的交易。其次要让大量的境外的人民币有一定的回流机制,最好的例子就 是在自贸区搭建一些开放型的交易和投资平台(例如大宗商品,流动性和安全性高的债券以及股指和ETF等权益类产品),允许和吸引包括境外人民币在内的国际 资金本在区内投资。

“影子总是会碰到脚”,影子与身体是连接的,而中国的影子银行,尤其从银行的(表外)理财产品而言,与银行表内业务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如果影子规模大,又 不透明,而金融机构本身又以自己利益为最大化驱动的话,影子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这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的导火线。当被央 行管制的利率很低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动机,尤其是发行不保本和高收益(也就是高风险)的产品的动机最强,因为它们的融资成本较低,获利空间比较大。从 表内贷款的质量和资本金充足率等指标衡量,自身不够安全的(一些中小)银行,更有动机去大量发放风险比较高的理财产品;从我和合作者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理 财产品的规模和风险与发行银行本身由账面体现出来的风险紧密相关。所以,如果把银行的表内业务风险和表外业务风险相加的话,一些中小银行的总风险较大,是 地区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潜在导火线。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去杠杆

钱军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现有金融传导中介机制的缺陷使中小微企业无法通过现有信贷渠道满足资金缺口,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或者其他融资渠道获取资金,而这些渠道的融资成本往往非 常高。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的高杠杆率也是地区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隐患。首先,如上所述,降低企业税可以(间接)降低融资成本。第二,推进(股市)注册制的进 行,其核心的降低上市门槛尤其财务业绩的门槛可以降低很多企业,尤其是增长型的民企的融资成本;而上市后通过发行新股也可以降低这些企业的杠杆率。

传统和正规金融中介传导机制的问题为互联网的“普惠”金融创造了发展空间:互联网金融应该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核心目标之一,引领和推动“共享” 金融。融资和贷款类的平台有两类:“封闭式”平台(包括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平台),和“开放型”的众筹平台。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都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 题。从这一点讲,封闭式平台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有信息优势,而开放型平台目前没有优势(所以出现大量‘跑路’现象并不奇怪。信息上的劣势可以通过全国征信 体系建立和信息共享来帮助解决。

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要有金融风控的能力:这些平台面临贷款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个别借贷方风险和行业风险,(众筹)投资者的挤兑风险,资产(长期)和负债 (短期)的不匹配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经济衰退,利率,汇率)和流动性风险,以及监管和法律上的风险,为此也需要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完善的风控体系。

企业和地方政府去杠杆,除了鼓励增长型民企上市(降低负债率)以外,发展中长期的债券市场,尤其是高风险的债券市场尤为重要,这样的‘直接融资’渠道可以 很大规模的改善目前银行贷款这一单一‘间接融资’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可以将跟多现有的负债‘市场化’进行消化(让有能力承担风险的机构投资者分担风险)。 发展中长期的高风险的债券市场需要事前的风险评估和事后的破产处理。事前的风险评估也需要全国征信体系建立和信息共享,以及发展有国际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 构,这可以通过允许中外合资的机构在国内进行评级来推动。

【原文链接】专家:供给侧改革应着力金融、医疗、教育等第三产业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