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朱宁教授:沪港通为何“失宠”?
发布时间:2014-11-26 浏览次数:6153次
11月25日,新浪财经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的专栏文章《沪港通为何“失宠”?》,他在文中指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对于沪港通的预期,既应该乐观,也应该现实。一时额度的使用程度,既不能反映这一改革措施的重要程度,也不能反映这一改革措施的长远发展趋势。
 
沪港通为何“失宠”?
 
近日推出的沪港通,被视为今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沪港通的推出,很大程度是为了加强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同时促进资本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之间的自由、高效和低成本的流动。
 
市场对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沪港通”的规模和其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推动, 抱有广泛的热切期望。在沪港通推出当日,市场表现出对沪港通的强烈兴趣,尤其是有大量的海外资金选择通过沪港通,进入中国A股市场,造成资金额度一度紧张。
 
但在之后的几个交易日里,无论是港股通还是沪股通,交易额度的使用都没有充分达到市场的预期。数据显示,18日沪港两地齐降温,截至收盘,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还剩81.55亿,投资额度占比不足40%。
 
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还剩97.59亿,投资额度不足8亿,占比仅7%。更有甚者,11月20日, 沪股通成交净买入21.41亿元, 港股通成交净买入1.48亿元, 分别只使用了各自额度的16.4% 和1.4%。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沪港通没有得到如市场之前所广泛期盼的追捧呢?
 
诚然,技术层面的原因可以解释一部分原因,由于上海香港两个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不同,两地对于额度使用程度的统计可能存在一定时滞和差异。同时,由于沪港通推出之际沪深市场出现高开低走行情,可能会有部分投资者利用港股通套取日内交易利润的可能。
 
其次,港股通设置有50万元的投资“门槛”, 因此限制了大部分资金量较小的内地投资者。截至11月14日, 只有15万左右的内地投资者签约港股通,导致了沪港通“沪强港弱”的局面。再有,就是早在沪港通推出之前,众多国内外大型机构和大户,已经通过QFII, QDII, RQFII等途径完成了资本在境内境外的流动, 因此对于港股通的推出并不敏感。
 
但同样重要并值得关注的是,资本流动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各自市场的表现,以及投资者对各自市场表现的预期的影响。近期,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 新兴市场波动率增大,跨国跨境资金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也都因此比平时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其次,由于沪港通更多鼓励的是中短期的资金跨境流动,因此对于交易频率较高的机构投资者,譬如对冲基金和专业交易员来讲,具有特别的意义。
 
但是,由于A股市场的交易机制,譬如T+1的交易机制和仍然有限的融资融券机制的影响,此类对交易频率有较高需求的投资者,在短期之内难以通过沪港通进入A股市场,充分发挥各自投资策略的优势。因此,这些投资者在短期内, 对于沪港通的利用也相对有限。
 
再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开放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更加丰富的跨境资金流动的手段和途径也逐渐应运而生。因此,资金对于严格以股票为标的的定向型的资本流动的途径和手段,也持有一定的观望和审慎态度。
 
最后,由于内地与海外资本市场在除了资金流动以外的很多重要领域,譬如信息披露要求, 公司治理要求,融资成本的差异,以及投资者对于汇率风险的担忧,也不免使得沪港通试点初期投资者观望心态较为浓重。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对于沪港通的预期,既应该乐观,也应该现实。一时额度的使用程度,既不能反映这一改革措施的重要程度,也不能反映这一改革措施的长远发展趋势。
 
毕竟,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信息发现作用,而市场短期波澜不惊的表现,其实恰恰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取得的一些既有的成绩,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进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开放改革的热切期盼。

【原文链接】沪港通为何“失宠”?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