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汪滔教授:从投行到商学院
发布时间:2014-11-13 浏览次数:9901次
第一财经《陆家嘴》杂志11月刊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实践副教授汪滔的专访报道。
 
从投行到商学院
 
从北京飞回故乡上海的时候,一场雷暴雨刚刚过去。天气还是很热,可空气里隐隐已经有了秋天的气息,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突然降温。伴随着季节的变化,汪滔的身份很快就要从汪总变成汪教授了。
 
从上海到纽约,再到香港、北京,然后回到上海。终点就是起点。
 
回到上海
 
汪滔从淮海西路的办公室望出去,淮海路好像和离开上海时没什么变化,又好像变了一些。在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中金任职的日子,正渐行渐远。
 
这次回上海,汪滔加盟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这曾是汪滔父亲最希望儿子从事的工作。
 
汪滔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数学系教授。他希望儿子和自己一样,在校园里过着宁静、安稳、与人无争的生活。
 
父亲一直希望汪滔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为了激发他数学方面的潜能做了很多努力。“高三时,一次上海市数学竞赛,如果我参加,获得一等奖的把握很大,但是当时我认为自己已有其他奖项,高考可以加分,不打算参加竞赛。”他说,“父亲和高中数学老师非常失望。”读大学后汪滔也一直没有从事理论研究,选择了应用方面的专业。
 
9年前,汪滔曾有机会按照父亲的愿望去高校做老师。但当时他选择了走另一条路。
 
那是2005年,他从麻省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已经拿到了去清华教书的offer。“后来有两位麻省理工中国校友当时在摩根士丹利身居高位要招人,我就去试了一下。”两轮面试后汪滔被录取了,进入香港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部工作。
 
不管读书时还是工作后,汪滔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直没有如父亲所愿。但最后的最后,他还是自己回到了高校,做起了理论研究。他发现父亲的期望一直在身边并深深影响着他。
 
投行生活
 
采访那天,学院正为新来的教授拍摄形象照。不时有同事过来和汪滔打招呼,他看上去已经习惯了“汪教授”这个新称呼。
 
回想起投行的生活,汪滔心存感激。在投行,他完成了一次蜕变。
 
香港TVB有句著名的台词:“做人呐,最紧要是开心。”
 
可是香港投行的生活,最紧要的不是开心,而是活下来。处处要竞争,时时要对周遭千变万化的环境和信息作出快速反应,有时候会充满攻击性。这和汪滔以前的生存方式和哲学理念很不一样。每天,身边都会有人被解雇。这样的环境下,想什么都是白想。“生存下来最重要。”
 
汪滔生存了下来。冥想和禅修帮了他很大的忙。他渐渐看到了自己交易时的情绪和思维,渐渐抽离了出来。直到有一天,感受到一种稳定,一种不受市场影响不为外界所动的稳定。
 
在香港的日子,忙碌而高压。中环街头红绿灯快节奏的“滴滴滴滴”声,让人不由自主加快脚步。大脑神经与全球金融市场24小时相连着。一不留神上千万就有了,或没了。
 
离开摩根士丹利后,汪滔去了印度,学习“内观禅”。9天不言不语,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看着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一旦静下来之后,沉寂多年的思绪开始翻腾,浮现。汪滔看到了自己的内心,很多事情好像都有了线索和答案。虽然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对他之后的各种决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情绪与交易
 
这次回来,汪滔结合自身的经历在“高层管理教育(EE)”项目试讲了一门《禅和投资交易》的课程。买过股票的人都有体会。心态对行为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投资中,没有良好的心态,所有的技术都只是建立在沙滩上。
 
汪滔认为,人需要保持“当下”和“中正”的状态,“当下”帮助人看清自己的成见,“中正”帮助人处理“贪婪与恐惧”情绪的干扰,这其实是和投资交易密切相关的。
 
“1929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次贷危机,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人的贪婪引起的,而保持中正就是要能够很好地看清楚自己的情绪,然后去克制这些情绪。”
 
做过交易的人都知道,在进场之后,真正能够理性做的部分越来越少,很多时候都是受情绪的左右。价格或涨或跌,情绪波动会很大。
 
“所以上课时有些学生要求我进行模拟交易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心态,这是很难的,因为模拟和你真正进场做的时候心态完全不一样。”
 
而如何保持“中正”?汪滔认为,一方面是看清楚自己的情绪,抽离到情绪之外,不被情绪淹没;另一方面就是用一些方法在紧急的时候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中正是一种状态,状态跟人的情绪有关,而情绪又跟身体有关,这与中国传统的太极是高度相通的。”
 
不少理工科背景的投资人本来不是很愿意学习禅和太极,觉得这些太玄了。但是上了汪滔的课他们渐渐接受和认可。因为汪滔自己就是理工科背景一路读到麻省博士,一步步走过来的,他理解他们的想法和疑惑,比较容易沟通。“现在很多人研究行为金融学,有很多理论阐明背后的原因和机理,但是东方的古老智慧提供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具体方法,是很好的互补。”
 
投资者认为股票会按照自己所想的上涨,其实当时会出现一些信号,只是自己没看见。当回过头来时才疑惑为什么当时没发现,这也是每个人都有的盲点,“只有活在当下,才能更容易看清这些盲点。”
 
结合自己在外汇、大宗商品和套期保值方面的交易经验,汪滔分享了他的交易要点,其一,事先要制定完备的计划,特别是止损,没有确切充分的原因不轻易改变原来的计划。其二,身心合一,决策时,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直觉保持一致才行动。其三是两极合一,不仅要想到顺利的可能,也要准备好面对不利的可能,不论哪种情况出现,交易方案都能为整体交易目标服务。
 
可持续金融
 
加盟SAIF后,汪滔主要从事人民币国际化和自贸区的研究。同时,他积极倡导对于可持续金融问题的关注,在他看来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汪滔在投行看了听了很多故事。在这个行业,人生有着太多大起大落、悲欢离合。面对庞大的资金量,人性中的善与恶加倍释放。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里面,如果我们把这个群体破坏了,我们将一无所有。最后自己也无法生存。比如对一些污染行业的过度投资;又如造房子促发房地产泡沫,或过度投入不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我们后面几代人的钱都拿出来用了。”
 
他每次上课都会提醒学员们注意可持续金融的问题,让他们知道金融对我们整个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所做的,终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上。
 
“从事金融的人要明白这一点,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让自己的事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