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朱宁教授:沪港通将有效平衡境内外资金成本
发布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6570次
10月27日,《解放日报》刊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副院长朱宁的专访报道,朱宁教授认为,沪港通对资本项下的开放将是历史性的一步,可以帮助平衡境内境外资金市场和资金成本。
 
有效平衡境内外资金成本 
——专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
 
随着沪港通日益临近,这一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将会给A股市场、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等带来哪些变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作出详细阐述。
 
助力投资者多元配置资产
 
沪港通包含北上的沪股通和南下的港股通两部分。朱宁认为,对A股市场而言,沪股通短期内不会给A股市场带来一轮所谓的大牛市,但会逐渐给A股带来两个比较大的变化。
 
一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随着沪港通额度逐渐扩大,国际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A市场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境内原来以散户为主导的市场形态和机制会相应改变; 二是包括A股的交易机制、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将向国际接轨,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意义深远。
 
但他认为,沪股通对市场的提振不会特别直接。一是试点初期的额度并不足以与庞大的A股体量相比; 二是刨除股市里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近期 A 股表现相当不错。从国际资金角度看,如果喜欢A股,将直接购买指数型产品,未必会特别针对大盘股。
 
对境外投资者而言,有兴趣进入内地资本市场的有两种投资者,一是要进行资产配置的大的机构投资者,从全球资产组合的角度,很多基金愿意选择和配置中国内地资产。但这是一类长期的投资者,对短期超额收益和“淘金”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比如,目前很多QFII 基金更多的跟踪大盘表现。第二种是对冲基金等主动型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对A股市场的操作更为积极。其中,不少已在A股市场进行模拟交易演练,会在第一时间涌入A股“淘金”。不过,与境内投资者相比,境外机构对 A股市场的交易制度、政策环境还要有一个熟知的过程,A股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挣。
 
港股通对境内投资者将带来哪些机会?朱宁认为,境内投资者的资产以人民币资产为主,主要投资A股市场。而港股通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帮助境内投资者在币值和资产上进行多元化配置。从金融学原理讲,多元化肯定是降低风险,相对提高收益的方式。同时,沪港两地不少股票仍然存在一些价差,整体上H股相对便宜,境内投资者在同样的资本面上,可以在两个市场进行套利。
 
资本项下开放的历史一步
 
在沪港通机制下,A/H 股的价差会向南,还是向北看齐?
 
朱宁认为,香港市场更加开放和国际化,H股有着相对比较均衡的价格水平。而A股市场一直比较封闭,境内大规模的资金以及新股发行等因素人为推高了资本市场的价格。因此,两地市场打通后,更有可能是“A股的价值中心向港股靠拢”。
 
但从额度看,起初沪股通和港股通都可能很快用完。然而,随着额度的扩大,境内资本有着更强的流出动机。现实中,近年来境内很多高端客户去国外买房置业、企业到海外兼并收购,境内资金正处于一个“堰塞湖”状态,境内资产价格与国际相比更高。
 
外界评价,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开放的尝试,如果沪港通运行顺利平稳,中国资本项目才会进行下一步开放。朱宁认为,沪港通对资本项下的开放将是历史性的一步,可以帮助平衡境内境外资金市场和资金成本。原来境内有个资金池,而沪港通给“池子”多了一个放水的渠道。随着额度放大,更多的境内资金愿意到境外投资,通过沪港通可有效调节境内境外资金的流量。
 
朱宁认为,沪港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更为深远。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离岸市场,如何在香港、新加坡、伦敦等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人民币的投资机会,沪港通无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现实中,国际市场流动的人民币,一方面有着对其升值的预期; 但另一方面,却由于境外市场缺乏人民币的投资回流机制,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同时,沪港通的开通,对上海和香港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对上海来说,随着境外资金的流入和投资行为,金融机构也会随着而来,这将带动经济人才和教育的发展; 随着沪港通的发展,境内资本市场在制度层面将会发生明显改变,间接推动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对香港而言,将进一步加强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相对新加坡、法兰克福和伦敦,其优势会更加明显。
 
推动自贸区资本市场开放
 
早在自贸区成立当日,证监会曾推出“支持自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等政策,但细则迟迟没有公布。
 
朱宁表示,原来证监会更多希望通过自贸区进行资本市场的开放,如今通过先行试点沪港通,在自贸区内大规模推动资本项下开放的迫切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但朱宁认为,沪港通的试点有利于这些政策细则的加快推出。
 
朱宁同时强调,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自贸区从机构设置和管理上看,整个范围要超过沪港通,包括了财富管理、原油期货以及海外企业发债等业务。沪港通化解了最迫切的需要,但在这个基础上,外界希望监管层能够推出更多举措,特别是自贸区内资本项下开放和资本市场开放的改革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沪港通试点初期在额度管理、账户管理、比例限制上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朱宁认为,这符合中国金融改革“小步快跑”的理念,充分考虑了资本市场的稳健和安全。
 
朱宁表示,试点初期,对额度进行严格控制可以防止资本的大进大出,有效稳定人民币币值和资本市场。朱宁同时表示,很多海外市场在开放资本市场之前,货币已经完全开放。目前,境内外汇和资本市场都没有完全放开,从这个角度讲,风险完全可控。沪港通是块“试金石”,如果风险可控进展顺利,额度将会逐步放大,改革的步伐将也会更快些。

【原文链接】有效平衡境内外资金成本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