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基金报》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特聘教授梁兵的采访报道,近日,中国基金报记者赴美探访美国对冲基金多位大鳄,为投资者揭开对冲基金的神秘面纱。梁兵教授作为全球研究对冲基金权威学者之一对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作出了解读。
问道华尔街
对冲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中行踪最神秘的领域之一。1949年,阿尔弗雷德·琼斯就在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对冲基金,而国内对冲基金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并且因投资门槛较高一直为高净值投资者所“专享”,普通投资者对其认知度仍然很低。中国基金报记者赴美探访美国对冲基金多位大鳄,为投资者揭开对冲基金的神秘面纱。
期间,记者采访了美国领航集团主席McNabb、橡树资本新兴市场投资主管Frank Carroll 、HFR总裁Kenneth Heinz等专业机构投资人士,话题涉及宏观经济、投资策略、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大洋彼岸的对冲基金大佬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非常关注,他们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作为快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市场是他们全球布局的一个关键领域;而伴随人民币国际化,海外对冲基金也将是国内成熟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在中国市场金融衍生品工具的不断扩充和相关法规日趋完善背景下,中国对冲基金将迎来快速发展。
HFR总裁Kenneth Heinz:量化对冲策略需要流动性
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是全球另类投资产业的领头羊,成立于1992 年,专注于建立指数和对冲基金数据分析。
记者:在美国量化对冲策略已经比较流行,在中国也开始兴起,但国内金融市场并不规范,您有哪些建议?
Heinz:量化策略有很多种类,包括量化市场中性、管理期货账户(CTA)等,可交易的标的众多,包括股票、大宗商品、外汇等。量化对冲策略通过模型跟踪分析各资产板块,当市场出现上涨或下跌趋势会触发模型的交易信号,这一策略最重要的不是市场行情,而是充足的流动性和可交易工具。虽然中国也在使用量化对冲策略,但规模可能较小,限制较多,随着政策的推出和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将有更多空间运用这一策略。
记者:美国的对冲基金管理人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你们如何看待沪港通?
Heinz:类似沪港通等机制的推出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肯定是好消息。大概一年前,海外基金管理人对于中国经济还有担忧,包括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等。但这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并未大幅下降,银行和政府层面也在尽力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以及自贸区建立等推动的市场化,给海外资产管理者注入更多信心,对未来3到5年中国资本市场依旧持较积极看法。
领航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McNabb:领航投资不同之处在于客户所有制
领航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William McNabb III,2009年起任领航集团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目前公司管理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以低费率、被动型投资的指数基金而闻名。
记者:领航集团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和成绩,关键在哪里?
McNabb:美国大多数投资机构不是上市公司就是私有公司,而领航不同:领航集团由美国本土的共同基金持有人所有。领航集团管理层向一个独立的董事会负责,这个董事会成员同时也组成了领航基金的受托管理委员会,得益于这个独立董事会的监督以及我们特有的组织架构,我们能够保障公司的经营活动与基金持有者的利益一致。由于投资者是我们唯一需要负责的对象,我们每一个决定——比如尽可能地降低投资成本——都是100%为投资者考虑。
记者:投资者选择被动型基金,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McNabb:首先,建议投资者充分评估基金最根本的投资策略,并确定其与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领航集团倡导投资多元化领域的基金产品,因为多元化的基金相比细分市场的基金稳定性更强。其次,我们无法控制收益,但可以控制成本,所以应寻找成本更低的产品。再次,了解被动型基金对相关指数的历史跟踪表现,考虑能紧密跟踪基准指数的基金并且其管理人在指数追踪方面有专业经验。最后,建议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计划。
J. Streicher公司总经理Mark Otto: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将加剧
Otto在纽交所的交易大厅工作超过20年,曾担任过中国移动、当当等多家中概股IPO的指定做市商代表。在股市暴跌的2008年,Mark依然能够取得盈利。更为传奇的是,他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过役,参加过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记者:如何看待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未来将面临什么挑战?
Mark Otto:马云现在几乎成为中国最成功商人,我认为阿里巴巴前景光明,财务报表上业绩也超出外界预期。阿里是个庞大集团并且不停地在扩张业务,最近几个月进行多次并购,业务范围已涉及金融、传媒等领域。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毛利也在不断缩水,同时大量收购行为导致支出激增,这些都会给这类公司带来挑战,目前美国科技股估值较高,整体导向依旧是移动互联网。
橡树资本新兴市场投资主管Frank Carroll:中国转向高质量GDP增长模式
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是一家专注于环球新兴市场特殊机会的另类投资机构,为超过500家公司、12个主权财富基金的机构投资者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911亿美元。
记者:您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
Frank Carroll:我个人认为中国GDP增速放缓、服务行业占比上升,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消费,这样的GDP质量更高,中国目前正在转向这种高质量的GDP增长模式。当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都希望转型越快越好,因此缺乏相应的耐心,反倒是中国政府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划在进行,这需要时间。
记者:中国股市有关于周期股和成长股估值的争论,您怎么看?
Frank Carroll:虽然不能讨论具体个股,但事实上中国的银行和社交媒体板块我们都有持仓。
首先估值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某个行业较高的估值,换到另一个行业背景下,估值可能较低。关于互联网社交媒体板块的股票,中国目前互联网渗透率约有40%,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一些公司值得长线投资。
关于中国银行股,一些指标可以透露出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银行股分红率是5%到6%,1997年泰国金融风暴时存贷比率达到130%至140%,从这些指标来看,中国经济距离硬着陆还有一定距离。中国市场有一点比较特殊,就是融资主要来自内部,并不依赖外来资本,因此风险会比较低。
Millburn执行副总裁Goodman:中国期货市场落后美国40年
Millburn集团成立于1971年,是历史最长的系统化商品交易顾问(CTA)之一,善于建构系统化、定量化的投资策略,交易集中于大宗商品、期货和外汇市场。
记者: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对冲基金公司,Millburn采取的主要策略是什么?有哪些创新?
Goodman:Millburn交易范围遍布全球150多个期货市场,采取系统化的量化方法为这些市场行为建立模型,主要采取多空策略,进行商品期货交易、金融期货交易,包括汇率股指、股指期货和固定收益类期货,进行交易的地区覆盖欧美亚洲等地。两年前,Millburn开始研究中国期货市场,2013年8月模拟运行了一个投资中国期货市场的产品,今年以来其收益率已经超过40%。我们希望最终推出多策略产品,相信这些产品会吸引中国的投资者。
记者:中国市场在监管、金融衍生品方面与美国市场有很大不同,布局中国的量化产品策略会有所调整吗?
Goodman: 现在中国的期货市场跟海外上世纪70年代的期货市场很相似,产品主要集中在商品和少数金融期货。那时的美国期货市场参与者以投机者为主,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提升和产品种类的丰富,情况逐渐改变。2004年以前中国期货市场可能存在种种问题,但此后政府不断加强监管、管控不良投机者,尤其是相关结算法规的出台,更加规范了结算流程,我们相信国外市场80年代90年代的变化也将发生在中国。
美国骑士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陈迅勇:投资美国房地产需谨慎选择渠道
骑士集团业务主要包括美国房地产投资、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与兼并和股权投资等。
记者:对来自中国的房地产投资者您有何建议?
陈迅勇:这些年很多中国投资人和企业由于对美国情况不了解而犯了很多错误。例如,在曼哈顿,价格一百万美元以上豪宅的销售信息都可以在一个公开的名单上看到,这是一件很透明的事情。中国投资者人生地不熟会直接以个人名义购置房产。而来自欧洲中东的海外投资者往往都是成立一家离岸海外公司作为一个夹层,通过这家公司投资美国房产。因此投资美国房地产应多咨询相关房地产投资机构。
麻省大学爱森堡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梁兵:中国对冲基金发展比美国晚20年
梁兵同时也是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特聘教授,是全球研究对冲基金权威学者之一。
记者: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可以借鉴美国的哪些经验?
梁兵: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比美国要晚20年。美国也走过弯路,对于是否监管也一直存在争论。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开始收紧,要求1.5亿美元以上规模对冲基金进行备案,除了一般的信息,还要对实际仓位进行披露。
在行业刚刚起步时,监管可以稍微宽松。美国很多大型对冲基金都有几百亿美元的规模,应用杠杆的话会达到上千亿,对市场影响非常大。中国对冲基金大概只有一两个亿,从造成系统化的风险这个角度来讲也不可比。原来我们担心对冲基金会造成系统化的风险,金融危机或者货币危机。后来发现它整体上是一个正面的角色,不仅能将价格恢复到均衡价,还能提高市场稳定性,降低波动性。
【原文链接】问道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