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朱宁教授:“金砖银行”短期内谈突破尚早
发布时间:2014-07-23 浏览次数:6511次

7月21日,《国际金融报》刊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的采访报道,对于金砖银行的成立,朱宁教授认为,目前来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对现有的国际体系带来冲击或者改革,但短期内谈突破尚早。

“双行一基金”:非西方金融时代

当前,在各界看来,金砖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就是金砖版的“世行”与“IMF”,即将破茧而出的亚投行则被视为新版的“亚开行”。而中国作为两大银行主要倡议者甚至被视为主导者,似乎在国际金融领域完成了布局。

新兴国家已经不耐烦现有多边金融机构的改革迟缓。仅美国一国在由188个成员国组成的IMF中就拥有16.8%的投票权。同样,在由67个成员国组成的亚洲开发银行,仅日本和美国就分别拥有15.571%和12.756%的投票权。

金砖银行落地了,亚投行还远吗?

之所以这么问,是这两个银行在金砖国家和亚洲各国布局的新多边金融实体,有可能正在构建未来数十年的世界金融格局。

7月16日凌晨,从巴西传来消息,金砖银行确定将总部设在上海。从2013年3月提议开始,到2014年7月正式成立。一年间,无论是金砖银行,还是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从理念到实际,从议题到操作, 是不是似曾相识?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年,也就是1945年12月,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同时成立。

同样是一个银行,一个基金。同样是一个用于长期融资,一个着眼于金融稳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巧合,西方媒体把金砖此举视为一种“替代”:金砖银行替代世界银行,储备基金替代IMF。

同样,亚投行也被理解为一种替代。至少日本人很紧张,因为亚洲已经有了一个运行数十年的亚洲开发银行。但很显然,日本人把持亚开行行长一职数十年之后,已经“当家多年狗都嫌”。

当然,我们不指望一夜之间就发生惊天巨变。南非国家政府顾问、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学“特别荣誉教授”迈克尔·卡恩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种银行和机构的创建很可能都会遵循已经建立的规则进行,因此不会在根本上影响现有的全球金融格局。”

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传统多边金融机构构筑的世界金融“天际线”正在悄然变化。正如美国智库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罗伯特·戴利说,金砖银行也好,亚投行也好,这都是西方大国之外的国际舞台,它们为中国,也为新兴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落地“潜规则”

从金砖银行的各项安排来看,金砖银行的首任总裁来自印度、首任董事会主席来自巴西、首任理事会主席来自俄罗斯,总部落在上海,显然体现了五国彼此间的协作与妥协

按照惯例,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通常落户于最大出资国。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IMF,或许区域性的泛美开发银行,此3家机构的第一大股东都是美国,所以总部也都设于美国华盛顿。

金砖银行的情况稍微有点区别。因为不存在最大出资国。

据悉,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国平均出资。

也就是说,金砖银行没有最大投资国,但为什么总部却设在中国上海?

对于将金砖银行总部设在上海一事,印度此前曾有过不同意见。负责金砖国家事务协调的巴西外交部官员利马7月初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上海、南非约翰内斯堡、印度新德里和俄罗斯莫斯科是4座候选城市。

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曼谷特·克里帕拉尼说,如果金砖银行落在印度,莫迪将会被视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人。

印度传达的信息证明,总部之选,竞争激烈。正如世界银行和IMF在华盛顿一样,这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任何政治家都不会轻易让渡。

多数舆论认为,总部设在上海,是对中国在促进金砖银行形成所做努力的一种回报。

“之所以金砖五国能较快地达成协议,与中国的大度和智慧密不可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张海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50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是由金砖五国平均出资,这也就意味着五国在金砖银行的股份也是平均的。而不是像西方媒体此前所宣扬的那样,中国想借由更多的出资金额而主导金砖银行。

其实,中国完全有另一个选择。张海冰说,“中国完全可以坚持以更多的出资额而成为大股东,但是本着平等合作至上的原则,中国不愿意将整个事情拖入无限期的谈判中。”

“虽然,速度并不完全一致,但是金砖五国的经济实力都在逐步上升,各国对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话语权都很重视,也相当敏感。因此,大家协商一致平均出资。”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指出,“从中可以体现中国积极倡议成立金砖银行的目的,绝非西方国家所臆想那般,中国谋求在金砖国家中的主导权。”

其实,从金砖银行的各项安排来看,金砖银行的首任总裁来自印度、首任董事会主席来自巴西、首任理事会主席来自俄罗斯,显然体现了五国彼此间协作与妥协。尽管如此,张海冰预计,在后续500亿美元的份额中,中国可能会拿出更多的资金,“但是这并不会提高中国在金砖银行的股份,决定股份的是50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显然,相较于已经相当成熟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股权构成模式,金砖银行明显不同于这三大机构。三大机构都是按照各成员国的出资金额多少来分配股权,每家机构都有一个最大股东,而金砖银行则是采取了股权平均分配的方式。“大股东的模式相对来说会更具效率,在大家意见不一致时更容易做出决断,而股权平均有可能最终令大家都放任不管。”不过,张海冰同时指出,“世界银行、IMF以及亚洲开发行的大股东模式滋长了霸权模式,基本由一国或少数几国说了算。”

那么具体落地在上海哪呢?一位国有银行分行行长听闻《国际金融报》记者打探关于金砖银行总部办公室地点的问题,大笑道:“具体地址的确定肯定没那么快,目前应该还处于斟酌当中。从各种消息层面来看,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位于新建的地标性建筑——上海中心。”

张海冰也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选址应该会在自贸区或陆家嘴,不过,考虑到目前自贸区周边配套设施尚不齐全,而陆家嘴则发展相对成熟,各大主要的金融机构也都位于其中,所以陆家嘴的可能性较大。”

布局亚投行

正在筹建的亚投行,或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得到落实,而且亚投行的总部应该会设在北京

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式落地之时,中国同时正在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的筹建。

自2013年10月筹建亚投行的倡议被正式提出,已经分别在今年1月、3月和6月举行过三次多边磋商。截至6月10日,已经有22个亚洲国家参与。

有消息称,在今年秋天就会有具体成果,中国将与有关各方签署《亚投行筹建政府间框架备忘录》。张海冰分析:“关于正在筹建的亚投行,应该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得到落实,而且亚投行的总部应该会设在北京。”

亚投行旨在为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财政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组组长金立群在6月29日表示,经过三轮多边磋商,本地区有兴趣参与的国家都已经加入,而亚投行的大门向所有国家敞开,只要它们愿意并做好准备加入,都会受到欢迎。在整个过程中,有关国家进行了很多磋商、讨论,在听取了这些国家的建议、意见的基础上,谅解备忘录版本也一再改动。

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投行究竟与现有金融开发机构有何不同?尤其是与已经成立50多年之久的亚洲开发银行之间存在怎样的区别?这是中国需要回答的焦点问题。

对此,金立群表示,和现存的亚行相比,亚投行会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亚投行将会通过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与世界银行和亚行的作用相辅相成、实现共同的发展。亚投行的出现,不会降低亚行的重要性。

金立群表示,亚投行将参考世界银行和亚行的经验,在它们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地来设计亚投行的作用,“尽力利用新的机会来从创新商业模式和决策创新当中吸取力量。”

根据亚行的测算,未来10年,亚洲地区基础设施的融资缺口巨大,需要至少8万亿美元的资金,才能支撑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表示,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式,解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

“亚投行选取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作为主要的业务,应该说是相当独到的,而这也为亚投行能被大多数亚洲国家所接受打下了最好的基础。”一位外资银行经济学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虽然亚行也对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提供融资,但从亚行的历史来看,这并非亚行的主要业务,相对来说,亚行更专注于促进亚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对亚洲国家提供技术性援助。”

“更为重要的是,亚洲多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在近几十年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多依赖外贸的拉动,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为老旧、落后,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而未来这些国家都面临着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的转型,而基础设施建设或重建是必然的。大家都明白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是巨大的,而资金缺口同样巨大。”  

上述经济学家表示,“以俄罗斯为例,目前俄罗斯经济基本以能源输出为主,但是国内很多基础设施都是前苏联时期留下来的,相当陈旧,未来必然需要大刀阔斧地重建。而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很难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必须依赖大量的投资资金。”

周文重介绍,亚洲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真正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资金的动员能力及其相应机制。资金瓶颈,不在于资金短缺,而在于缺乏切实可行的融资平台和商业模式,把亚洲内外存在的巨大的资金潜力,有效转化为基础设施的投资。

张海冰指出:“关于正在筹建的亚投行,应该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得到落实,而且亚投行的总部应该会设在北京。”

亚投行博弈

对于亚投行,日本说,中国主导下的亚投行“将成为中国实施对外战略投资的工具”。美国警告称,亚投行有过度开发的危险。亚投行尚未成立,就暗箭不断

金砖行是一个新概念,五个国家的合纵连横,早已超出了地缘政治格局的范畴,因此阻击金砖行,并不容易。

但亚投行不一样。这个地区有一个已经存在了一个运行多年的多边机构——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开行)。

自1966年成立至今,亚开行行长一职,就一直由日本人担任。因此,亚投行成立,日本的态度很直接,就是排斥,甚至再次鼓吹“中国威胁论”,不断地造势意图抹黑中国筹建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的努力。

今年5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亚投行是中国玩的政治游戏》的报道,该报道称,亚投行是一家披着国际机构外衣的中国的银行,目的就是加强自身影响力。报道指责中国在寻求“搞个能被自己指使的机构”,并称中国“全力以赴建设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是为提高影响力”。

韩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表示加入与否。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后,新闻通稿中,韩方的态度仅仅是“赞赏”亚投行的倡议,而不是加入。

事实上,一个理想的亚投行,自然离不开区域内重要国家的的支持与参与。以发行债券为例,亚投行未来如果计划在国际市场发债募资,则最好有成员国主权债务评级高于AA,否则融资成本太高。

由于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在AA以下,如欲提高亚投行的债券评级,则需有主权评级更高的国家参与其中,例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有媒体日前透露称,目前主权评级为AAA的新加坡已基本确定作为创始成员国参加亚投行。

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是以极为开放的态度来筹建亚投行的。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明确表示:“中方提出中国对亚投行出资比例可以达到50%,这是表示中国推动亚投行的决心和承诺。但是,中国最终出资比例不一定非要达到50%。如果参与的国家较多,中国的出资比例可以相应降低,但按照经济权重计算,中国仍将持有最大股份。”

而除了在舆论上极尽所能地诋毁中国之外,美日也正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阻挡其他国家加入亚投行。韩国就正因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力而陷入两难境地。6月底,美国要求韩国不参与亚投行筹建事宜。韩国方面报道称,韩国政府最近一直在苦恼是否加入亚投行。考虑到韩国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很低,通过参加组建亚投行可以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还可以在实现朴槿惠的东北亚开发银行构想,在韩国设立人民币结算中心等方面得到中国支持。但韩国也可能沦为配角,若想占有更多份额,可能需要拿出更多资金。

日本也以亚投行与亚行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为由拒绝出资并加入筹建计划,并暗地与美国合作,拟要求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等也不向亚投行出资。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名发言人对共同社表示,亚洲开发银行和其他多边发展银行都参与管理和债务可持续性方面“高质量”的基建融资。这位发言人称,“不确定亚投行会达到最高标准”。

尽管,美国和日本极尽所能地试图阻挡亚投行的建立,但是上述外资银行经济学家认为,亚投行最终将如期成立。张海冰同样指出:“每个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主体,亚投行绝不会因美日反对就‘胎死腹中’。即使像日本修宪这种给亚洲地区造成不稳定因素的事情,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反对,有用吗?”

“双行”正当时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是金砖国家对现有多边金融机构改革迟缓作出的反应之一。发展中国家正寻求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以对抗美国的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力

何以中国倡议建立金砖银行与亚投行,就会惹得美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难受,甚至口出恶言及强行阻拦?

“他们这么做正是为了还击中国的崛起。”南非国家政府顾问、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学“特别荣誉教授”迈克尔·卡恩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直言。

“一直以来,日本对中国的崛起始终保持一种敌对的态度。日本的心理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有所忌惮,但同时又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因此,日本希望能遏制中国的任何发展。此时,刚好碰上美国推出重返亚太的战略,两者一拍即合、沆瀣一气。对日本来说,更是找到了一大靠山。” 迈克尔·卡恩说。

在美国和日本看来,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倡议建立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根本没有什么必要,更视两大银行的成立是对原有全球金融格局的挑战。“就是要挑战,那又怎么了?”张海冰直言,“不仅是中国有这种挑战的欲望,这也是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集体欲望。”

“不要试图去解释,更不要回避,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然后把问题抛回给美国和日本。”张海冰说。为何IMF的份额改革事宜时至今日还没有得到落实?为何亚洲开发银行的总裁只能是日本人?能不能换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来做呢?

就连美国国内的媒体也不禁这样评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是金砖国家对现有多边金融机构改革迟缓作出的反应之一。发展中国家正寻求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以对抗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力,仅美国一国在由188个成员国组成的IMF中就拥有16.8%的投票权。同样,在由67个成员国组成的亚洲开发银行,仅日本和美国就分别拥有15.571%和12.756%的投票权。

即使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都深切感受到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所拥有的份额过低。而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21%,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其中,中国和巴西分别是全球第二和第七大经济体,俄罗斯和印度分列第八和第十。很明显,金砖国家所占的经济总量以及人口数,与现在所拥有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完全不匹配。既然,原有的模式和格局已经不合理,那就打破它。

而显然,美国和日本也是完全意识到这种不合理的存在。“美日之所以对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的建立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就说明了他们气虚,也知道自己理亏。如果美日够自信、够理直气壮,完全可以采取放任的态度。因为如果当前世界上的金融格局是完全合理的话,那么其他国家再怎么挑战都是无用的。”张海冰指出。

曾于去年受邀在IMF和世界银行进行访问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耶鲁大学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员朱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讨论说:“其实在这些国际组织内部,自己也承认现在这个治理结构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兴市场对于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了。”因此,从这一点上讲,他认为,选择这个时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非常重要。虽然金砖国家之间会有竞争与合作,以保证自己国家的权利,但从整体来讲金砖国家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能够更好地推动整个全球经济发展。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发表评论称,金砖国家希望扩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发言权,但一直未能如愿。这些国家认为,这些机构在提供贷款时,总是附加经济或政治条件。

正如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载文所说那样,金砖国家在地理、政治、经济、社会、人种、文化等方面并无特殊共同点,此前虽已举行五次领导人会晤,但尚未打造出具体的经济、政治合作战略。而之所以能让大家做出妥协与退让进而推出金砖银行,就是提高对全球事务影响力的共同愿望,而且这一共同的愿望会让金砖国家彼此间的关系可能会越走越近。

同理,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在内在亚洲国家是近十年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亚行此前就曾发布报告显示,在未来40年亚洲经济规模将继续大幅增长,到2050年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泰国这七个国家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提高至45%,人均收入将达4.58万美元,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5%。

另外,据亚行预计,2010年到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要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需要8万亿美元,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另需3000亿美元,融资缺口巨大。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全可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亚洲经济新的增长点。

取代“有何不可”

当前,在各界看来,金砖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就是金砖版的“世行”与“IMF”,而即将破茧而出的亚投行则被视为新版的“亚开行”。而中国作为两大银行主要倡议者甚至被视为主导者,似乎在国际金融领域完成了布局

在美日两国看来,中国完全复制了当今世界的三大主要金融机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然将提高。

“有何不可?”张海冰直言,“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整体实力不断上升,谋求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再正当不过的诉求。而且,中国倡议成立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的目的根本不是取代任何机构,只想干点实事,让大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7月8日,正在对华访问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记者会对设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提议表示欢迎,并认为这不仅不会对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行构成威胁,反而有助消除贫困,刺激经济增长。金墉说,世行不会把这些新的金融机构视为竞争对手,愿与它们分享其知识和经验。“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新投资,发展中国家每年在这方面的融资需求约为1万亿美元,而世行去年仅能为此提供600亿美元。”

“在现阶段,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对目前的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是一种很有力的补充,但在今后,将会是一种竞争和促进。”朱宁指出,目前世行对新兴市场关注不多,而整个全球经济运行体制变化之后,新兴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大,金砖各国需要为自己的资金需求提供保障和支持。目前来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对现有的国际体系带来冲击或者改革,但短期内谈突破尚早。

迈克尔·卡恩同样表示,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的成立在短期内效果比较有限,“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之后,如果某一个小的经济体中出现经济危机,而他们又希望避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种种限制,此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就可以取代IMF的职能进行救援,同时这种援助也可以提升金砖国家银行的形象。”他进而指出,由于两大银行资金数据较少,而且这种银行和机构的创建很可能都会遵循已经建立的规则进行,因此不会在根本上影响现有的全球金融格局。

显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金砖银行还是亚投行,成立后也需要一段磨合和调整的时间来投入正式的运营。不过,就像美国智库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罗伯特·戴利所言,中国一直希望在西方大国之外的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而金砖银行恰好给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良机。

朱宁认为,作为一个国际组织,金砖银行总部落沪首先会对上海的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业务的发展有所推动。而从上海自贸区建设角度讲,金砖银行的设立,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贸易、金融的发展有好处。此外,还会进一步加紧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合作,而中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速度都有优势,会推动中国尤其是上海在国际金融贸易体系中的发展。

谈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朱宁强调,随着金砖银行落户,必然会带来大量的跨境资本流动,这会对自贸区国际资本的运用和管制带来创新和突破。从金砖银行中各国出资情况看,中国会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这将给自贸区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他还建议,可以尝试用人民币与金砖国家货币直接交易。同时,在金砖银行运营中,中国可以用人民币向其他金砖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贷款。

对于亚投行的设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分析,它将有助于加速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参与各国可以从中分享更多红利。“亚洲地区的储蓄率总体是很高的,但是很多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建立这样一个多边金融机构,可以有效组织金融资源,加快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享经济一体化的红利,对所有参与国都是有利的。”

“双行一基金”:非西方金融时代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