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朱蕾教授:欧美国家基金进入企业运作失败案例很多
发布时间:2014-06-17 浏览次数:6576次

6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教授朱蕾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就近期备受瞩目的上海家化管理层与投资方的内斗事件展开了分析与点评。

欧美国家基金进入企业运作失败案例很多

朱蕾:我相信这不是两方的初衷,因为大家都没有想到会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我觉得不管是并购还是投资,其实跟婚姻关系是非常相像的。一个好的成功的婚姻有两个先决条件,信任和妥协。在这次家化事件上,这两个条件他们一个都没有做到。另外还有两个比较大的失误,第一点是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该选谁,是选将来能够柴米油盐过日子的,有相同价值观的,还是选出价最高的,如果选后者,这种婚姻怎么可能成功?我的看法就是,第一步走错了,第一步要找适合的人,如果跟你的目标和理念一致,那不管他出价多少,你就把他请过来。如果只是有高价,而理念都不一样,那么再高价都不应该合作。

朱蕾:在欧美市场,虽然市场是比较成熟,但是基金进驻企业还是有非常多的失败的案例。文化差异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内在的矛盾。第一点,基金是短市的,最长是五年,有的甚至更短,三年两年都有,但是企业是长期的,这是一个内在的矛盾。第二点,两方都是成功人士,不同方面的成功,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成功,企业觉得这个行业和公司自己最了解,所以能把他做到这个程度,但是PE又觉得自己投了那么多公司,做了那么多重组,知道怎么做专业的管理,公司的很多内在的价值可能没有挖掘出来。这两个矛盾是内在的。并购时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矛盾的存在时大家都承认的,问题是怎么不激化这个矛盾而是融合这个矛盾,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艺术了。

朱蕾:资本为什么会强势,因为它有钱有控制权,当然可以讲话了。我是学金融的,在企业文化中,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能跟金融资本市场对接好了,就会如虎添翼。但是如果跟资本市场合不来,那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像当初乔布斯,有这么好的创新和主意,但是如果没有红杉资本,就没有今天的苹果。所以金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企业家要改变观念,他要往前走,跟国际接轨,就要想想怎么能够跟资本市场金融相对接。

朱蕾:其实欧美市场失败的案例,特别是PE进驻公司企业,失败的案例非常多。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文化差异,跟家化是一样的,我今天想说一个成功的例子,是一个德国的天燃气能源公司,它是一个家族企业,但是最近德国经济不景气,所以面临破产。当时它考虑的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ACP,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金融服务公司,一个是高盛。高盛和ACP为了让这个能源公司信任他们,做出了一切能够做的,ACP派了他们的一个CEO去谈判,因为他跟这个能源公司已经有很深的交往了,有很多的合作关系,所以这个能源公司非常信任他。所以说第一步是选对人,那么第二步就是把丑话说在前面,条条框框都要写在合同上。当时高盛和ACP其实已经基本上把所有的控制权都买在手上了,但是他们做了一定的妥协,因为他们要让能源公司觉得自己是在参与。给出否决权,在所有公司的大决定上,把否决权给你。所以让公司觉得自己还是参与了,没有全都卖给你。还有一个机制中国以后也许是可以效仿的,我刚刚也说道基金是短市的,三年到五年,而企业往往是要做才长期的,那么怎么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在金融合同中,ACP说三年以后,就可以让你把公司买回去,但条件是给我30%的回报,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合同就把两方的目标放在一起了,并且双方都要努力把这个目标实现。所以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办法,妥协达到共识。最后这个公司在三年不到的时间,给ACP 30%的回报,就把公司又买回去了。

朱蕾: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刚刚说到的能源公司成功的案例,能源公司的CEO最后是被留在公司,不但没有减少自己的角色,反而可以让他放手去做。真正的金融家就是要懂得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要介入,我觉得在家化这个事情上,这个就处理的非常不好。但是具体还是要具体分析,否则就可能两败俱伤。

欧美国家基金进入企业运作失败案例很多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