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海金融报》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副教授张纯信的专栏文章,文中,张纯信教授指出,P2P建立信用评级系统非一日之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副教授张纯信: P2P建立信用评级系统非一日之功
P2P从本质上讲,只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信息交流的便利也必然带来信息交流内容的多样性,对于草根级别的互联网受众来说,短期借贷只是生活中正常的小事一桩,遇到譬如家里装修朋友结婚生日等具有时间紧迫性的中小额支出而恰巧工资没有到账,借助P2P平台借一笔小钱以解燃眉之急,短期内只需要付出较小成本;而一些手头较为宽裕的个人,又可以通过多次短期的乐于助人获得可观收益,财富也获得了某种升值。因而,P2P的出现初衷是方便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银行系统无法覆盖的个人小额消费方面,P2P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另样的资金窗口。
但是目前P2P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对信息的甄别困难,整个行业又是初始萌芽阶段,P2P正日益成为一些不法实施诈骗的平台,这些不良信息也使得人们对P2P行业甚至互联网金融产生误解;同时,由于特别是对个人信用评级的缺失,P2P本身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为保证流量和平台信誉而采取的资金池手段无形中踩到了监管底线。
尽管如此,P2P已然出现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并呈现出巨大的资金规模和良好的发展预期,市场的反馈证明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遏制其发展在短时间内付出的成本显然要高过它存在的监管成本。但是,无论从P2P行业发展还是从监管角度讲,建立一个有效的信用担保评级系统都成为未来的首要任务。目前,一些较大的P2P平台已经通过各自的不同手段在逐步完善征信和评级,比如房产抵押和实名认证、线下沟通、保险担保、与国外征信公司合作等方式,来提高平台的信誉度,尽量减少违约问题。然而,信用评级系统本身并非是一日之功,尤其是个人信用评级更是难上加难。
首先,国内信用评级没有得到普及。在美国等其他信用系统完备的国家,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一个人从成年发生第一笔消费开始就录入了他的信用系统,久而久之,整个社会上几乎所有可能发生借贷行为的个体都有一个完善的信用系统,成为约束他不去违约的未来担保,每一笔借贷都可以看到很明确的还款预期。而中国在信用评级方面仍然是起步阶段,信用卡消费习惯还没有建立,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间更加短暂且只在一些服务便捷的中东部地区认同度高,建立评级的数据规模和时间累积都不够成熟。
其次,人们对信用评级的理解尚不到位。P2P平台或者是第三方机构如果对每一个人的评级进行罗列,人们挑选评级较高的进行借贷行为,但是如果一旦没有按期还款发生违约行为,人们会不会把原因归咎于评级本身。评级本身只是基于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概率,然而对于并没有足够规范投资风险意识的人群来说,评级可能就是一切保障。
再次,由什么机构构建评级系统,用什么样的方式建立,执行什么样的标准,都值得商榷。如果是P2P平台自身建立各自的评级,那么标准良莠不齐,借贷者如何进行区分?一旦违约,P2P平台本身是否要进行垫付资金。而如果评级是由保险公司或者信用卡合作伙伴甚至联合开发建立,那么P2P平台又应该如何应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客户需求,如果没有信用卡使用习惯也没有保险购买记录的客户又该如何识别?信用评级之路难,如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确实没有合适的办法解决,P2P平台可能就会一直存在并一直伴随着它的问题前进,忍受它的不确定性并逐步适应,监管的条款慢慢增加,可能就是未来我们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