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彭博商业周刊》刊载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朱蕾教授题为《如何让余额宝们更安全》的文章,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第一时间》专栏系列。
如何让余额宝们更安全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风险的货币基金,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控制“宝宝们”的规模。
余额宝自2013年6月成立以来,规模已经大到可以被称为一种现象。它在8个月内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收益率至今保持在6%左右。毫无疑问,余额宝现象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它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冲击了银行业,这正是长期以来银行所缺少的思维方式。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分清谁对谁错,而是要明确知道余额宝是否存在法律和监管漏洞,如果有,谁来监管?怎样监管?
余额宝说白了就是货币基金在支付宝平台上买卖。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就造成了两层风险。第一层,货币基金本身的风险。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风险的货币基金,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刚刚过去的美国金融危机中,没有发生银行被挤兑的事,却发生了货币基金被挤兑。原因是投资者怀疑货币基金持有与雷曼兄弟有关的债券,大量巨额赎回,最后货币基金被迫关门大吉。还有PayPal的案例,由其发起的货币基金因为量化宽松,不得不解散清盘。第二层风险来自互联网。黑客入侵、系统宕机等技术问题都可能将投资者的资金置于危险境地。由于余额宝规模太大、涉及面太广,以至于轻微的技术故障或不利新闻都可能会引发被挤兑的风险。一旦被挤兑,通过互联网的快速传导将引发连锁效应,造成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针对这两点,监管部门可以做到以下四点。首先,要求“宝宝们”有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当有大规模赎回的时候,准备金能够有效控制并阻止连锁效应的蔓延。第二,要求“宝宝们”充分向投资者做风险提示和披露。必须用相当的版面向投资者提示风险:货币基金一直都存在亏损或挤兑的风险。第三,要求“宝宝们”内部设有一套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和工具,并且定期向投资者披露风控测试结果。第四,要求“宝宝们”内部有一套专业的网络安全措施以防止黑客入侵、系统宕机等技术问题。
除了可能对投资者的风险,还有对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我认为最大的隐患来自余额宝的规模。钮文新对“宝宝们”最大的不满就是:互联网金融通过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和方便的互联网通道,从银行把老百姓存款吸出来,制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供不应求),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协议定存方式把钱存给银行,并从中渔利。银行存款利率上涨,必然引发贷款利率上涨,贷款利率上涨会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最终必然反映到所有商品价格上。
这样的说法对不对?我认为,对还是不对,关键在于“宝宝们”的规模。目前,余额宝4000亿元的基金规模虽大,但对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不足以影响市场利率。但是如果不加以监管,任其野蛮生长,也许会发生钮文新所担心的事。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控制“宝宝们”的规模。这里可以做几点。首先,要求余额宝要有比较高比例的风险准备金。这样一来,余额宝的收益会下降,这类产品对公众的吸引力也会下降,规模就会得到相对的控制。第二,可以对货币基金规模设定上限,任何基金不能超过一定的规模。第三,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稳定的资金价格。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提出,“应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如果监管机构同意这一要求,这意味着余额宝存入银行的存款利率将面临严格的利率上限,而因为余额宝过去投向银行的协议存款的比例超过90%,它的收益率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我认为强行抑制“宝宝们”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的力量把银行和余额宝放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上。银行和余额宝将会在客户服务、货币基金投资管理的技术含量、产品种类以及投资风控等方面进行竞争。这些竞争会促使未来货币基金的投资方向多元化,不会仅局限于同业存款,从而推动货币基金市场走向一个更平衡、理性的局面。
如何让余额宝们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