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朱宁教授撰稿解读存款利率放开的多米诺效应
发布时间:2014-03-04 浏览次数:5841次

3月4日,《上海证券报》“上证观察家”栏目刊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题为《存款利率放开的多米诺效应》的专栏文章。

存款利率放开的多米诺效应

2月26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这标志着上海自贸区外币利率市场完全放开,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一重要的一步,标志着在中国境内某些币种的存款贷款业务已经完全市场化。虽然, 目前上海自贸区外币存款48亿美元,小额外币存款12亿美元,体量并不是很大。但是,回顾自1996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路线,从中不难体会到人民银行确定的“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的四步走战略。而近期的改革,恰恰是完成外币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关键一步。

在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的今天,存款利率的进一步放开和市场化,不但反映了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的重要目标,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只要对银行商业模式稍作思考,人们就不难理解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深远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作为贷款方的银行的业务和行为也在改变,而作为借款方的国有企业(包括目前难以通过银行体系进行融资的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和融资成本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更透明、更高效、更公平配置资源的直接融资体系,自然会逐渐对过去以银行体系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体系形成重要补充。在融资环境的变革前提下,原先受到倾斜性低廉利率支持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更加市场化的利率所带来的新竞争。

伴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再依赖资金优势通过提供资金中介业务而获得高额利润,甚至可能因为利率市场化而面临比过去更高的贷款条件。贷款条件的从严和贷款成本的提升,将迫使国有企业重新认真审视其业务的利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一市场化的进程,将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识别行政与市场的边界,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以达到和国内外企业竞争的实力和底气。

与此同时,伴随着银行间同业大额存单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广大企业对于资金成本将有更准确的判断。随着大额存贷款业务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关于大额存单利率的二级市场很可能会应运而生。这一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不但会对银行间市场形成有力补充,中国企业主要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的融资方式和资本结构也会面临冲击。伴随着债权融资的发展,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多年的千军万马挤IPO独木桥的融资方式,和新股发行过程中“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募集资金”的三高现象,都会得以相应的减缓和化解。

由此可见,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逐渐放开的存款利率可以逐步提升资产配置的效率, 化解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扭曲,并帮助利率和其他融资成本逐渐接近国际均衡水平。在这种改善的大环境下,国际资本套利动机将会大大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也会因此得以化解。再者, 随着资本项下资本流动逐步、有序、稳健的开放,国内利率水平也会进一步接近国际水平,从而进一步化解资本项下开放过程中的阻力,也可形成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下开放互动的良性循环。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动和完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终将逐渐稳定。随着人民币交易区间的逐步放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由市场决定。随着国际企业和投资界对人民币资本项跨境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顾虑逐步打消,人民币将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国际化货币。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与结算(也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如期实现。届时,境内外人民币利率水平,以及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水平之间逐渐达成平衡。这又可以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在全球范围内平衡,中国金融体系也会进一步更紧密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存款利率放开的多米诺效应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