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朱宁教授:散户“打新”为啥不稳赚
发布时间:2014-03-03 浏览次数:5805次

3月3日,《解放日报》刊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专栏报道《散户“打新”为啥不稳赚》。

散户“打新”为啥不稳赚

最近,股民们“打新股”热情高涨。不过,“打新股”是散户投资者稳赚的方式吗?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撰写的 《投资者的敌人》一书即将发售,从金融最前沿的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了投资者们在资本市场会遭遇的种种陷阱,视角独特、观点犀利。朱宁在耶鲁大学读书时的导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J·席勒为本书作序。

记者上周邀请朱宁教授为《讲堂》开期“小灶”,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一下:散户靠“打新”赚钱胜算有多大?

前一阵A股走势不尽如人意,炒新股遂成为投资者认为最有利可图的投资途径之一。不过,很多积极参与“炒新”的投资者都没意识到: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投资IPO公司的“炒新”过程),是包括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投资过程。一个是所谓的“打新”的过程,一个是股票上市发行之后的长期投资价值。

打新股的过程,大体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投资策略。一家公司上市发行,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看好,往往能带来更高的市场估值。当然,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幸运地中签打到新股。在上市过程中通过抽签来 “打新”,投资者如果能够顺利地在众多申购者之中“幸运”地获得一些未上市公司的股份的话 (同时假设公司股价会在上市后有一个大的上涨),那么申购和认购新股确是有利可图。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将是公司从未上市到上市过程中的巨大溢价。

但可惜的是,申购和认购过程并无太多技术含量可言,主要依靠投资者的运气和资金实力。试想一下,如果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同时竞争申购一只抢手的、准备上市的新股,有什么样的优势能保证散户申购成功呢?在发行制度、调研能力、渠道关系与资金实力等方面,机构投资者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即便散户投资者真的能够在IPO发行过程中成功地“中奖”,获得较多的即将上市公司的股票,也未必值得庆祝。因为,如果有较多的散户成功打到新股,原因只可能有一个:机构投资者不看好这个公司在上市后的表现,把“烫手山芋”拱手让给散户接盘。所以,散户投资者能否中签和中签的可能性,已反映了市场的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股票上市后表现的预判。

而炒新股的另一个过程,是等到公司的股票顺利经过IPO过程,公开上市交易后,投资者再投资到新上市公司的股票里。这时,新上市公司股票的表现就是另一番风景了。举例而言,如果投资者在公司刚上市,比如约一周左右,就进入市场去投资这家公司的股票,那么根据全球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表现将会相对较差。

在全球资本市场里,新股的表现往往是差于整个市场的大盘表现,也差于同类已经上市的次新股和成熟股(即公司经营业务类似,但是已经上市一段时间而表现相对成熟的股票)的表现。这一发现,和很多散户一直秉持的“新股必涨”或“新股不败”的理念大相径庭。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有一个选择上市时间的过程。公司往往选择在市场环境比较好、市场对公司的估值较高、市场情绪较热烈的时候上市。但对公司股票的较高估值,挤压了其今后的升值空间,也会影响投资者长期买入和持有这只股票的获利空间。

这样令人失望的投资表现,从侧面反映了公司高管在信息和选择上的优势。首先,公司高管知道投资者偏好于购买新股;其次,在上市公司决定上市发行的时候,高管对投资者购买IPO的意愿强弱已事先了解。因此,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的时候,恰恰是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估价较高、认为上市公司较有吸引力的时候。当然,投资者有买或者不买的选择权利,只不过散户往往没有上市公司精明。

这一现象在A股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恰恰是因为上市获得审批如此之困难,上市之后可以从资本市场圈得的资源又如此之多,IPO的创富效应如此之明显,以至于上市公司本身、私募股权基金,甚至地方政府,都有很强的激励参与到A股的IPO准备工作中。

还有些时候,公司会利用市场对新股的热情,故意人为压低IPO交易中的流通股股数,以达到减少供给、推高IPO定价的目的。结果是大量估值过高的企业通过了IPO的审批过程,而在上市后又吸引了一些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盲目追捧。这种炒作,虽然可能可以在短期推高股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但不能持久。全球范围里的金融研究表明,很多首日表现较好的IPO公司,在今后的中长期表现往往更令人失望。

很多投资者会说,最近新股上市后如此亮丽的业绩本身,不就是追炒新股最好的依据吗?确实,在A股市场有不少新股在上市之后一个月内上涨百分之百的 “成功案例”。但是,投资者也不该忘记在三、四十元左右购入的中石油的IPO股票(目前股价十元左右)和在八、九十元左右购入的华锐风电的IPO股票 (目前股价四、五元)等完败的案例。

对于每家上市公司,散户不一定都能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IPO股票的定价是否合理、未来能否赚钱也不一定能够有准确的判断,但是散户都有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即不参与申购和不参与投资。有些股票看似诱人,也让人产生诸多遐想,但要记住“股神”巴菲特曾说过的金玉良言“不要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没有人能够保证参与到资本市场一定可以赚钱。但大部分散户在此过程中,充当了慈善家的角色,把自己辛苦赚的钱,奉送给了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这一现象,在散户追捧IPO的投资过程中表现得格外明显。

散户“打新”为啥不稳赚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