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香港信报》刊登我院严弘教授的专访报道。严弘教授指出,上海自贸区所形成的市场化汇率定价机制(CNS),其意义有多大,关键在于市场规模。
上海自贸区料有新人币滙率机制 价差可反映资本账开放程度
肩负深化国家金融改革创新重任的上海自贸区,将加快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市场关注上海自贸区将如何在滙率及利率市场化方面发挥其作为境内离岸金融中心的角色。有内地学者及银行界人士预计,上海自贸区未来将发展一套有别於在岸及离岸的人民币滙率定价机制,作为内地推进滙率市场化的试验,而自贸区与离岸人民币滙率之间的价差将反映内地人民币资本账的开放程度。
目前,人民银行每天早上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滙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滙率(即中间价),在这个基础上,银行按照内地市场供求情况及人行规定的1%浮动幅度,定出在岸人民币滙价(CNY);至於离岸人民币滙率(CNH),则反映包括香港在内的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前者较受内地官方主导,後者则纯属市场定价机制。(简称CNS,处CNY与CNH之间)
一位驻上海的外资银行家向本报表示,上海自贸区为探索适合内地的市场化滙率定价机制,为长远人民币自由兑换铺路,相信将发展出有别於CNY及CNH的滙率,预料将简称为CNS,而非以CNH作为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严弘预计,由於上海自贸区的经济与法律体系跟离岸人民币市场不同,CNS与CNH或会出现价差,但预料幅度有限,一般情况下,CNS会处於CNY与CNH之间。
开放资本须先落实自由兑换
「其实这个(CNS与CNH)价差,可以作为人民币资本账开放程度的一个量度,假如人民币资本账在自贸区完全开放,资金到香港或从香港过来根本没有任何阻力,两个滙率应该是趋於一致,所以也许到最後是一个市场,没有必要存在两个市场。」严弘续表示,上海自贸区所形成的市场化滙率定价机制,其意义有多大,关键在於市场规模,要视乎随着更多银行丶金融机构及贸易机构进驻後,区内贸易量及金融交易量能否达到香港的水平。
人民币资本项目要完全开放任重道远,大前提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系主任陈波指出,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的不稳定三角理论,一个国家在三项宏观经济目标中,包括透过固定滙率制实现滙率稳定丶开放资本项目令资本自由流动,以及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取其二。
「因为人民银行想要有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一项是必须要有的,如果中国又想开放资本项目,那麽最终滙率稳定性就必须要放弃,也就是说,固定滙率制必须要放弃。」陈波说,中国资本项目要开放,必须实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否则将出现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问题。
学者:金融机构必须公平竞争
中国国务院上周公布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把利率市场化列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内地学者认为,自贸区内要实行利率市场化,更重要是所有区内的金融机构必须处於平等竞争环境之中,而且需要实行市场化的内部管理及激励机制。
自去年6月人民银行启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後,目前内地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撤销,剩下存款利率仍设有最多较基准利率上浮10%的限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严弘相信,利率市场化在上海自贸区会相对容易实现,「一方面可以把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另一方面最主要是有一个市场竞争机制,在自贸区里,国有大行的分行,与其他中资银行及外资银行处於同等竞争位置,就会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利率定价便更容易由市场机制决定」。
所谓的同等竞争位置,即是内地国有大型银行,与其他中外资银行所需符合的资本金和其他监管要求,以及银行业务开放程度都获得同等待遇。
建议设立激励机制
严弘又指出,银行实行市场化的内部管理及激励机制,在利率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很大作用,有助改善信贷资源投放不均的现象。他举例,如果大型银行只是以信贷发放金额作为主要的业绩考核指标,国有大型企业由於贷款额较大,兼且拥有隐性的国家信用担保,往往可获得优惠待遇,「这些情况在比较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都是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