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张春院长:异地办学不应“跑马圈地”
发布时间:2013-06-03 浏览次数:6420次

6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商学院专版刊登我院张春院长专访稿,谈及异地办学,张春院长表示,商学院在两个地方不可能用同一套标准、同一套方法来管理,海外的商学院进入中国后,必须采用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法来运作,而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异地办学不应“跑马圈地”

觊觎国内日益增长的MBA与EMBA市场,不少商学院近年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异地办学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背后则是教育资源供给增大,生源争夺激烈的现状。

除了本土商学院外,越来越多海外商学院也试图在中国教育市场分得一杯羹。每年全球MBA巡展在中国举行时,国际知名的商学院总会蜂拥而至。

商学院在异地扩张,等于将现有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全部移植到另一个城市。不难理解,这种方式能突破地域限制,帮助商学院快速获得知名度,然而,这些异地的分校在教学水平、学生素质、学习氛围与各种设施上,或多或少与总校存在差异。此外,教授们还不得不充当“空中飞人”,时不时地从总部飞到各个城市巡回上课。

对商学院来说,异地扩张是否会面临水土不服,教学内容能否保持“原汁原味”,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原汁原味”并不意味着简单照搬,如何因地制宜,避免简单复制,是对其在原有教学模式上提出的新挑战。

对于这些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谨慎扩张

《21世纪》:去年底,SAIF扩张到北京,在北京开设了金融EMBA的课程,请问为何在这个时点选择扩张?

张春:虽然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但国内的金融政策制订都在北京,因此北京同样需要培养专业化的金融人才。SAIF作为金融定位的商学院,不可能失去北京这样一个大市场,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失去主要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在北京选在金融街这个地方上课,学员的规模不会很大,希望做到小而精。

同时,上海和北京两地学员的互动非常重要,北京的一些金融监管层需要和上海的市场人士互相交流。北京教学点与上海校区的不少课程都是同样的教授上课,北京的同学可以来上海上课,上海的同学也可以趁着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在北京上课。比如,上海的一些银行、证券公司老总原本就要去北京向“一行三会”汇报工作,如果时间允许,这些学员就可以在北京教学点听课。这种两地的出差原本就比较频繁,我们学院等于为这些高端人才搭建了一个平台。

此外,在北京设立教学点,也便于我们的教授去北京参与政策制订部门的讨论或研究。

《21世纪》:SAIF希望形成“小而精”的定位,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如今许多商学院都倾向于异地扩张,甚至“遍地开花”,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张春:我们的总体规模并不会像中欧做得那么大,金融本身就是专业化的,我们希望把这一块做好,做得高端。规模小,风险才会可控。我们在北京教学点的老师与上海校区是一样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规模,因为北京教学点一旦做大,所有配套设施和人员都要变大,除了师资外,时间长了还可能出现管理问题。
   
我觉得异地办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国际上大多数商学院都没有这种模式,也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案例。目前,国际上比较好的商学院中,只有纽约大学和杜克大学在尝试这种较大规模的异地办学模式。(注: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昆山杜克大学是由美国杜克大学、昆山市、武汉大学三方合办的综合性中外合作大学,计划于2014年开始招生教学。)

这是一种很新的尝试,一开始美国的教授都反对,因为商学院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主要靠教授来支撑,如果总校的教授不愿意去异地上课,长此以往,在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授上就会遇到问题。此外,美国和中国的国情又很不一样,这些是美国的院校扩张到中国时会遇到的问题。

警惕“水土不服”

《21世纪》:您认为,海外商学院在中国市场进行扩张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水土不服的状况?

张春:我并不认为商学院可以在异地大幅扩张。因为扩张一快,商学院的质量、文化就会被稀释。除了文化外,每个国家研究的问题也不一样,在美国与在中国做研究,研究的方向是不同的。如果在中国还是研究美国的问题,就没有太大意义了。也就是说,商学院在两个地方不可能用同一套标准、同一套方法来管理。海外的商学院进入中国后,必须采用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法来运作。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另一个关键问题还是师资。美国的院校扩张到中国来,他需要思考的是,在中国的办学点是否需要有长期的教授?如果有,那么聘用的标准是和美国一样,还是另设一套标准?如果标准降低了,会一同拉低美国院校本身的品牌,如果设立同样的标准,就会涉及是否有足够的外籍教授愿意在中国长期居住工作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外籍教授愿意长期待在中国的并不多,拥有良好国际背景的华人教授本身数量也很少。

《21世纪》:但商学院异地扩张后,对于想接受海外MBA教育的本土学生也是一种福音?

张春:我们当然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成功,但目前大多数国际知名的商学院都没有这种模式,尤其是跨国的办学。海外商学院不愿意扩张到中国来,一是害怕文化被稀释,二是教授不愿意两地飞来飞去。或许他们飞个两次可以,但时间长了就不太愿意。在这个模式中,如果异地教学点长期没有很好的教授,学生质量也与本部不一样,就会出现问题。

另一个问题在于,从海外飞过来的教授对本土问题并不一定了解,这在自然科学等科目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商科上,内容肯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目前在美国境内,包括沃顿在内的几家商学院也采取了异地办学,但大多是针对EMBA的,EMBA一个月只上一次课,教授飞到异地去问题不大。而且有时候,学员也需要飞到本部去上课,这是一种模式。

异地办学不应“跑马圈地”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