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王坦教授:关注中国金融机构改革 理顺机制尤为重要
发布时间:2013-05-08 浏览次数:5467次

5月8日,《国际金融报》“明星教授”栏目刊发我院“教授风采”专题报道《金融机构改革:理顺机制尤为重要》。

金融机构改革:理顺机制尤为重要

兴趣让王坦围绕着资产定价这一金融市场的核心内容,孜孜以求二十载。而对于集天时地利人和而生的SAIF,王坦充满期盼,希望它担负起引领中国金融教育与研究之重任。日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长期特聘教授王坦。

与金融学结缘

如何与金融学结缘?王坦用4个字概括——兴趣使然。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担任助教期间,王坦受到一位极负名望的教授赏识,并引导他把兴趣转向了金融领域,至此,王坦的研究从“广”、“博”的经济学转到较重应用的金融,实现了“通才”与“专才”的兼顾。

“那位教授叫Phelim Boyle,是金融界蒙特卡罗方法的奠基人。他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萌生了对金融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他对我来讲是一个真正的mentor。”王坦告诉记者,当年,Phelim Boyle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常常鼓励我做些金融研究,他还让我教金融学的一些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渐渐就对金融有了兴趣。”

回到中国,王坦就中国股权分置改革补偿比例的因素作了分析和研究,他解释说,“北美市场不是没有类似的问题。在美国,任何公司上市都不是马上实行全流通,有相当大一部分股票握在创始人手里。中国的非流通股和北美市场有着根本区别,即在美国是允许这些股票流通,只不过创始人选择不流通,在中国是不允许流通。”

因此,用流通性解释中国的问题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可能要重新建立一个模型。王坦告诉记者,“我们考虑到它是一个真正非流通股,当它要解禁流通时是政府决策,一旦进入决策,其对价应该根据金融理论来决定。据此,我们重新构建了一个模型。”

在世界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正经历关键时期,金融体制改革蓄势待发,王坦和不少学者一样密切关注着市场的变化和所隐藏的风险,“我最关心的还是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在中国特殊机制和历史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机制应该怎么去运转?如何调整?怎样适应市场化?这些都值得关注。”王坦指出。

目前,王坦对中国的影子银行产生了研究兴趣,他希望通过研究可以解答中国的影子银行到底在哪?其风险管理机制究竟如何?他强调,中国的金融改革不能只是机械照搬别人,理顺自身机制尤为重要。

做中国金融研究引领者

工作研究之余,王坦算是一位爱山爱水的游客,他爱感受自然,也爱体验社会。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喜欢留下来住一段时间,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到世界各个不同的地方去住住,看看各种各样的人在一起生活什么样,还是蛮有意义的。给你开阔很多视野,想问题也会不一样。”王坦回味道。

作为SAIF长期特聘教授,也是SAIF的早期筹建人之一,王坦将一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上,可以说,他见证着SAIF 3年来的成长。在他眼里,SAIF的诞生积聚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就好像一个孩子要生在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一样,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需要SAIF这样的机构,而SAIF也是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应运而生。所以,我对SAIF的期望还是很高的,希望他不简简单单做一个平庸的孩子,能为上海或者国家作出点贡献。”王坦满怀期待地说。

王坦希望,SAIF未来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金融教学研究机构,担负起引领中国金融研究的重任,将中国金融领域的机制问题研究透彻,同时结合国内外领先的金融知识和办学模式设立特色化并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课程,以吸引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培养出高端的金融人才。

金融机构改革:理顺机制尤为重要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