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朱宁副院长担任《解码财商》嘉宾主持,解析新股发行改革制度及国有企业改革
发布时间:2012-03-29 浏览次数:5833次

2012年3月27日,我院副院长朱宁教授继续受邀担任第一财经频 道著名财经评论节目《解码财商》的嘉宾主持,在本期节目中,朱宁副院长与资深投资人韩云先生以及来自《国际金融报》的首席记者张颖 女士一同就新股发行改革制度以及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展开了讨论。

首先,针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问题,朱宁副院长说到,最近在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深交所最近一阶段推出了关于新 股发行制度的新规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股发行从开盘之后如果涨跌幅超过了10%,或者当日换手率超过50%,这只股票就会出现停牌 ,直到收市前3分钟才会重新复牌。而我们之所以要推出改革措施,就是为了打击投机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市场里面对于很多股票, 尤其是对新股的投机、炒作热情。


朱宁副院长还说到,此次改革的新股发行制度在创设里有着很大的悖论,一个方面是从上市公司角度来讲,公司的利益可能达到上百倍,甚 至数千倍。另一个方面,这样的高发行价会给二级市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接着,朱宁副院长就市场公开数据可信度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目前机制到底合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的价格来决定,而 决定市场价格,散户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而根据证监会的规定,每一个上市公司在上市的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保荐人,这 个保荐人基本要担任两个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帮助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中,进行一些尽职调查和部分必要信息的调整,另一方面就是保荐人 的利益、上市公司的利益、以及股东长期利益必须是结合在一起的,保荐人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公正、公平、准确的披露自己的信息,也可以 要求给出一个比较准确的让二级市场投资者可以参与市场的价格,不过目前我国的保荐人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个作用。

针对保荐人问题,朱宁副院长在节目分享了海外市场的一些经验。他说,在美国纳兹达克互联网泡沫期间,美国也出现过新股上市一天涨 200%-300%这样近似疯狂的涨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美国证监会、美国司法部门的调查,发现在每个上市公司背后的主承销商在承销过程 中有非常大的动力,若把这个公司推到上市,这样投行就可以获得天量或者高价上市费用,在那个过程中,无论是在信息披露方面还是财务 调整方面,都会得到一个非常乐观的研究报告,但是之所以券商能够发出这么一个正面的报告,并不是他的分析师真正的相信这个上市公司 ,而是因为这家券商可以通过推上市获得几千万甚至数亿美元以上的上市费用。因此无论保荐人制度也好,还是上市承销人制度也罢,只要 背后有着如此严重的利益驱使,定价是不可能完全公平的,也不可能完全准确。

之后,对于目前国内证券行业面临情况可采取的具体操作方式,朱宁副院长建议,证监会需要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第一就是要把对 于错误信息披露或者不负责任的保荐人提出更高等级的惩罚标准,另外无论保荐人本人还是上市公司或者券商都要有一个连带责任。第二点 就是二级市场里面的一些操作方法,对于制度的制约范围不仅仅是针对新股发行阶段,在二级市场也要同样如此,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 必须设定更公开、公平、工作的制度,并且必须有着很强的执行力。

在本期节目的最后,朱宁副院长指出,关于新股发行制度里面的一些新改革措施,在短期之内的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要真正解决在新 股发行制度中的痼疾,还是需要解决利益分配和信息披露这两个核心问题。


第二集节目的主题是“国进民退”,依旧由资深投资人韩云先生与《国际金融报》首席记者张颖女士担任嘉宾与朱宁副院长一同 探讨国有企业发展道路问题。朱宁副院长说,近期世界银行在中国发布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报告,在报告中讲述了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是中国经济在今后二十多年内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发布此报告的同时,社会上发出了“到底是真的面临着 这个危机还是世界银行的危言耸听”的声音。在朱宁副院长看来,最近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方面是我们目前的国有企业虽然在整 个竞争过程中获得了很成功的地位,但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讲,并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的,甚至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例如一些资源垄断型行业,为了顾及国家安全、以及战略部署,是不可能落入到一般的民营企业之中的。虽然国企非常强大,但是民营企 业也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的,如果有足够发展的话,民营企业并不是那么值得担忧。

之后,朱宁副院长就国有企业的服务水平与运营水平问题与嘉宾展开了讨论。他说,许多国有企业作为行业内的寡头,很少带给老百姓优惠 ,多数时候听到的都是霸王条款等负面的新闻,朱宁副院长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创造利润,就应该把这个利润返还给国家,再由国家返还 给老百姓,这是一种鼓励国民经济发展,鼓励国企继续进步的一个方法,但目前更多的情况却是企业把垄断资源据为己有,并且还夺取了社 会上更多的资源,挤占民营经济的空间,无论从监管层或者老百姓来的角度来讲,这一点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接着,朱宁副院长举例了一些海外的研究资料,他分析称,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的业绩,无论是投资回报率还是给股东的收益, 都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降低。把企业的角色逐渐演化成一个小政府。然后民营企业在随着国有经济比重扩大的同时,会出现停滞甚至倒 退的状态,因此民营企业如果想要加入到国有企业占比很大的行业中去,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最后,对于目前社会上热议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朱宁副院长称,现在有一个说法是一个企业做得越大,内部的信息就会变得越来越不透明 ,无论资本市场,还是监管层或者普通老百姓都不清楚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盈亏情况。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看起来是一个在企业层面、经济 层面的改革,但如果深入一些,其实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政治体制的改革是紧密相连的,而要理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则 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框架下深化改革思路、进一步推进。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