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报】专访我院李灿林教授:金融业的经验积累无法一蹴而就
发布时间:2010-06-12 浏览次数:6513次

编者按:我院李灿林教授近日将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任职,从事金融政策研究工作。在赴美就职前,他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多年来在金融行业从业的宝贵经验。

文章发表于6月12日《人才市场报》“论金才”A8版。

金融工作是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的,不能一蹴而就。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去大银行、大公司,他们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未必可行。在我看来,刚开始工作时,眼光不要一下子放那么高。进银行可以先从基层岗位做起,比如做柜面是了解顾客需求的机会,可以看看顾客除了存取款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需求。

当然,经验不是做一份固定的工作。以前中国金融业的人才流动性不高,很多人只会做一样东西。经验要分散化,各种各样的经验都要有。

现在的社会很实际,光有书本知识远远不够。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应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无酬的实习活动也可以。对于没有经验的从业者来说,不要好高骛远,积累经验不是一步登天的。就我本人来说,对金融行业从表面的了解到深入的了解,从片面看问题到全面看问题,整整经历了10年。

从择业态度来说,金融从业者要选择“合适”的工作。从业者的个人特点决定了你将来的就业方向。性格内向的可以做后台支持,交流沟通能力强的可以做销售,对产品了解深入袁能够做分析的,可以做研究。

在中国,公务员现在是很热的选择,不过我认为刚刚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最好不要去政府部门,因为你对这个市场和金融机构不了解。在美国,政府金融部门的从业人员都是先在华尔街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自己金融博士毕业后,也是先去业界任职然后去学校任教,最后才去美联储。在华尔街的两年工作经历告诉我,国外的金融机构真的是客户第一,所有一切都是围着客户走。没有客户,就没有金融机构。客户有什么需求,销售部门先响应,然后是研究部门马上响应。今天,我所在的这个部门研究的是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的交叉影响,比企业更加复杂,需要从宏观角度、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考虑问题,权衡利弊,不再是为某一个客户服务,而是为整个行业和整个社会服务。

本栏目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人才市场报》合办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