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国际“三八妇女节一百周年”之际,我院助理教授杜倩倩接受《人才市场报》专访,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解读金融专业的学习,畅谈有志于从事金融工作的女性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文章发表于3月6日《人才市场报》A8版《论金才》栏目。
在国内外金融学专业,女性学员一直是“少数人群”,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也有同样的情况。有志于从事金融工作的女性该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女性学习金融专业没有明显的优势,原因是金融比较数量化,而女生更喜欢感性化的内容,不喜欢数量化的分析。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就可以看出专业选择的差异,女生大多选择文科,而男生选择理科居多数。
我们看到,在大学阶段(包括SAIF 的金融学硕士),有同学是跨专业进入金融学的。但一个共同的前提是,他们的数学基础已经不错了,再加上金融理论的训练,就可以进入金融专业。对于纯文科的社会、文学和历史专业的学生,文科的思维方式和金融专业完全不一样,且数学基础欠缺,学习金融学会很困难。
女性想学好金融专业,首先要喜欢数学,其次,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当然,关键还要有兴趣。从数学的学习来说,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不相同,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
目前SAIF的女性学员比例不高,原因刚才已经分析过。但是,我们发现,一旦女性能够跨过招生门槛进入金融学专业学习,她们和男性学员之间的差异非常小,无论是课堂的表现还是专业考试都毫不逊于男性。在金融MBA和金融学硕士面试过程中,我们对于女性和男性候选人都是一视同仁,能否被录取,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评估:1、专业能力;2、沟通能力;3、现场反映能力;4、英语水平。有些女性候选人没有通过面试,主要是因为这些方面的能力没有达到要求,跟性别无关。
从职业机会来说,女性在金融领域的机会跟男性是大致平等的,当然也承担着同样的工作责任与使命。如果自身对于金融方面有兴趣的话,在金融领域工作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需要提醒的是,仅从职业热门的角度来选择金融专业并非明智,因为金融行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快,可能这几年比较热,但是很快会有所降温;如果说从赚钱机会来讲,金融职业只是一个选择,其它各行各业也都会有这样的机会。建议还是要从个人职业兴趣出发,不要因为现在金融比较热而进入。从经济学的供求关系来讲,大家都去选择的热门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未必上佳。
本栏目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人才市场报》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