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张春教授评伦敦金融城现状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3-03-21 浏览次数:6301次

3月18日,《国际金融报》两会特别栏目“金融中心启示录”刊发我院执行院长张春教授的采访报道,对于伦敦金融城的过往与未来,张春教授作出点评。

伦敦:开放创新打造金融城

编者按:

伦敦,这个老牌金融强国的首都,有着200余年悠久历史,古典和现代在这里汇聚,流行和传统在这里并行。人们将世界金融中心的美誉赋予这座城市,但鲜为人知的是,伦敦将金融这个世界性“标签”贴在了泰晤士河北岸,以伦巴第街和针线街为界的一个狭小区域——伦敦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又被称为“一平方英里”,以金融、贸易、服务为主要功能。这里虽然不像纽约曼哈顿那样高楼林立,但稳健、厚重的建筑风格和豪华、大气的室内装饰有过之而无不及。

起源篇

金丝雀码头,金融大爆炸从这里起航

竞争是促进繁荣的硬道理。正是因为破除了竞争壁垒,伦敦才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和资本

伦敦金融城的历史和现实都要从“一平方英里”开始。17世纪伦敦开始造城时,商人们从金丝雀码头卸货登岸,聚集在这个区域一起喝咖啡、谈生意,海上运输业和相关保险业是他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后来,英国迅速建立起商业“日不落帝国”,伦敦金融城以海上运输保险为起点,渐渐成为金融业的聚集地,并最终演化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因此,世界金融史上的银行、证券市场、期货交易中心、保险公司的历史都可以从这里追溯到17世纪甚至更早。

“伦敦金融城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与当时逐渐崛起的英国经济不可分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英国是最早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

伦敦金融城政府是英格兰地区最古老的地方政府,其根源可追述至中世纪。即便是英国威斯敏斯特议会也是基于金融城的政务议事厅发展而来的,因此政务议事厅又被称作“议会之母”。

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看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很多必然条件,当时的伦敦金融城具备了这些条件。随着英国海上实力的不断增加,伦敦自然而然地成为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这为其集聚商人、资金和各类机构奠定了基础。”

现在,这一平方英里内金融机构林立。据英国《经济学人》统计:在各项主要金融业务中,金融城占据了全球20%的跨境借贷、40%的非英国股票交易、32%的外汇交易、43%的衍生品场外交易,以及二级市场70%的国际债券交易。除对冲基金资产外,伦敦在几乎所有的指标上都胜过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金融中心。

是什么让伦敦金融城充满吸引力?莱坊亚太区研究部主任Nicholas Holt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在他最新参与撰写的《财富报告》中,伦敦是全球高资产净值人士首选的居住、投资,及消闲娱乐的城市之一,排名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相比之下,上海的排名位列第24名。

对此,Nicholas Holt表现得非常自豪,在他看来:“开放、包容、安全是伦敦最大的吸引力。如果你是外国人,一样可以在伦敦买房子,找工作;如果你是外国投资者,一样可以在伦敦交易所买卖股票,向银行贷款。”

伦敦金融城的开放并非与生俱来。对于很多伦敦金融城的老银行家而言,1986年撒切尔内阁主导的“门户开放式”金融大改革——又被称为“金融大爆炸”是伦敦金融城脱胎换骨的原因。正是20多年前的金融大改革引发了一场波延至今的金融自由化风潮,并推动伦敦金融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伦敦金融城一直遵循‘重原则,不重规则’的监管模式。”戴国强告诉记者,“这种看似‘放松’的监管更大程度地释放了市场潜力,对于任何监管而言,最怕就是‘管死’了市场,这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戴国强说:“竞争是促进繁荣的硬道理。正是因为破除了竞争壁垒,伦敦才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和资本。”

与其他地方相比,伦敦金融城的监管已算得上非常宽松,但在某些领域,监管仍然过度。前伦敦金融城市长白乐威曾举例说,“伦敦的税负过重,税制过于复杂,不利于吸引更多外国金融机构到金融城落户。”

发展篇

重新崛起,借力人民币离岸中心

伦敦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紧密联系。目前,中国以人民币为支付手段的金融体系尚需改善,金融衍生品更是少之又少

2011年开始,伦敦金融城启动了“伦敦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一个“影子”小组也就此诞生。它的成员大多是本地银行,比如巴克莱银行,和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比如中国银行。这个小组的高级成员1至2个月会举行一次会晤,普通成员的会晤更加频繁,他们主要目标是推动行业和公共部门战略的制定,将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国际业务中心。

“这是伦敦面对竞争对手做出的又一次主动转型和选择。”在张春看来,“伦敦发展人民币业务及人民币离岸中心有着很大的优势。虽然,目前伦敦人民币存款量并不大,但是欧洲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对外贸易地区,为伦敦人民币资金池的扩大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外,伦敦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元离岸中心,在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方面有着强大的能力及经验。”

在过去200年里,伦敦金融城多次面临危机,但最终都成功“逆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球扩张;1963年,美国政府对购买外国证券的行为征税,令伦敦金融城通过欧洲债券市场复苏;1986年,去监管化的“金融大爆炸”令伦敦金融城成为欧美银行的天然中转站。最近的一次转折:1999年,当欧洲央行宣布将落户法兰克福时,几乎所有人都猜测法兰克福将超过伦敦成为欧洲领先的金融中心,不少人甚至争先恐后地预测伦敦即将面临衰落的窘境。与此同时,欧元的诞生又给了伦敦金融城当头一棒。

然而,事实证明,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对此毫无影响。在那以后,伦敦金融城成为欧元区交易中心,同时它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股票上市和各类交易。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有理由相信,伦敦将再次取代纽约成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让伦敦重新崛起的,正是它两年前开始布局的“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

戴国强认为:“伦敦此举是针对当前全球经济走势进行的布局调整,决策者表现得非常明智。”在他看来,伦敦的金融服务市场高度国际化,在外汇等市场拥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英国的美元和欧元市场流动性非常强,在英国交易的美元和欧元分别是美国本土和欧元区的两倍。

“来自全球各地的机构云集伦敦,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这里的国际外汇市场募集世界各地的资金,还可以根据需求以任何一种货币提供流动性,而不受到资金所在地的限制。”戴国强认为,“伦敦提供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种类齐全,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充分展现了伦敦市场的影响力。”

数据显示:2012年前6个月,伦敦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增长迅猛,贸易服务增长了390%,信用证增长为20倍,进出口融资增长了19%;在外汇交易方面,人民币可交割外汇产品的日均交易额总计增长了150%,人民币即期外汇产品增长了150%,日均交易额达17亿美元。

“2012年发生了若干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对伦敦人民币市场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张春分析说。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新国际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开发计划;并推出了在华跨国企业人民币资金跨境放款的试点政策,允许在华跨国企业向其离岸母公司或集团的关联方以自有人民币资金提供贷款。

不过,伦敦金融城发布的《伦敦:人民币业务中心》报告指出:伦敦的全球机构认为要推动人民币市场发展,关键在于确保全球各地人民币的完全可替换性。

“伦敦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紧密联系。”在戴国强看来,目前,中国以人民币为支付手段的金融体系尚需改善,与之相关的工具——金融衍生品更是少之又少。张春也认为:“应该将国债期货作为突破口,并逐步推出汇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

人才篇

头脑力量,40万大军打造顶级智库

要把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吸引到上海,税收、福利、生活、医疗、教育等“软环境”配套缺一不可

在泰晤士河北岸,伦敦市中心的一处皇家用地上,地产开发商St George公司推出了伦敦市区最大住宅项目Chelsea Greek最新一期高端公寓The Tower和Countess House。这里的房价比起伦敦金融城还要高出30%至40%,平均售价大约900万元。如此昂贵的楼盘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国富豪的追捧,其中不乏中国富豪的身影。

伦敦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英国边境管理局中国区经理贺斯民做出回答:“伦敦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2012年伦敦奥运会让更多的人将伦敦作为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访客数量比2011年增加24%,超过28.6万中国公民获得签证,预计2013年这个数字将突破35万人。

“其中7%是商务签证,从2009年至2012年,商务签证增加了55%。”在贺斯民看来,良好的商务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成千上万名金融服务专业人才,让伦敦成为诸多商人、机构选择经商、投资的主要原因。

据悉,英国计划在2013至2014年度投入600万英镑,用以提升英国作为主要的经商、投资、旅游和留学目的地的形象。

“伦敦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多元文化的聚集地,约40%的人口为外国人,这无形中扩大了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贺斯民分析。

以中国为例,贺斯民告诉记者,“中国公民一直觉得英国签证非常难。我可以给你提供一组数据:去年,96%申请签证的中国公民都成功获签,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申请者都拿到了签证,而且我们也尝试通过各种途径简化申请程序。”贺斯民进一步举例说,针对商务访客和旅游者,推出优先可选签证服务,签证决定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并计划在今年3月底推出护照返还计划。

贺斯民指出:“对于商务人士而言,他们往返于各个城市间,经常需要使用护照。以往,办理签证需要扣下护照,动辄5至7个工作日,可能耽误其他行程。为此,我们推出护照返还计划,方便商务人士在办理英国签证的同时,还可以办理其他事务。”

简单、便利的操作和公开、透明的流程让伦敦金融城吸引着全球金融人才的驻足。与此同时,Nicholas Holt告诉记者:“伦敦是全球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集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除了‘硬指标’,还有‘软实力’,其中,人才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张春强调,要把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吸引到上海,让他们把这里当作是事业和生活的中心,税收、福利、生活、医疗、教育等“软环境”配套缺一不可,“这方面,我们可以跟伦敦金融城多多学习”。

张春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通过了各自的税制改革方案,形成了新一轮的世界性减税浪潮。英国政府为帮助金融城吸引人才,鼓励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通过实施温和的监管,促进创新并保持伦敦的竞争地位。

除了诱人的税收体系,退休养老、医疗、失业、孕妇与儿童福利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是各国社保体系的主要组成。

“坦白说,过去几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展远没有想象的快。”戴国强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个国家战略,未来应该在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快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对伦敦金融城发展的历史研究得到很好的借鉴。”

互动篇

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会主席包墨凯致信《国际金融报》:

金融中心需软硬兼备

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除了有顶级的基础设施外,还需要补充很多“软实力”

如果说伦敦金融城市长是伦敦金融城的形象代言人,那么,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会主席才是伦敦金融城的真正管理者,负责金融城的战略规划、资源调配及政策制定等具体事务。在收到《国际金融报》的采访邀请不到一周的时间,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会主席包墨凯就给记者写来了一封2页纸长的回信。

这位“老朋友”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伦敦金融城,以及在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伦敦金融城在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时采取的变化,并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建议和愿景。

包墨凯说:“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满足必要的条件:拥有作为金融中心需要的业务;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对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没有歧视;拥有一批有天赋、有想法的金融专业人才,这些恰恰都是伦敦金融城的优势。”

英国经济“心脏”

“过去5年,伦敦金融城坚持与主要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伦敦金融城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包墨凯表现得充满自信。

伦敦金融城提供的数据显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银行贷款来源之一,跨国贷款占全球总额的19%,居世界之首;领先的国际保险业市场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保费收入总计为4500亿英镑,管理的投资资产总额达3.6万亿英镑;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占全球的35.8%,世界上最重要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2007年占全球交易量的43%,国际债券占全球交易量的70%以上。

“英国的金融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伦敦和爱丁堡,还包括伯明翰、利兹、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等区域中心。而伦敦金融城是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心脏’,与其他城市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包墨凯告诉记者,“无与伦比的资本和技能在这里高度集中,它吸引着众多的海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英国开展业务,而悠久的贸易国传统决定了英国贸易政策的开放性和国际视野。”

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英国政府鼓励外资持股。近年来,伦敦金融城吸引了2/3的世界顶级律师事务所,包括200多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并聚集了超过1/3的《财富》500强公司的欧洲总部,以及几乎所有主要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办事处、分支机构或总部。

危机中自我调整

然而,伦敦金融城并不能从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幸免。包墨凯说:“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时刻,银行倒闭、贸易订单骤减、资产价格暴跌,全球金融业似乎进入了‘寒冬’。但是,就我几十年的金融从业经历来看,再困难的时刻都能找到重新振作的机会。”

2013年1月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III》新版本,放松了对银行业流动性的要求。

“我们正在努力调整监管政策,确保金融行业稳定、持续增长,又不影响市场的开放与自由。”包墨凯称。

在包墨凯看来,伦敦金融城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更好地发展。

于是,2011年伦敦金融城开始布局“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旨在将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国际业务中心。让包墨凯感到欣慰的是,经过1年多的实践,伦敦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支付中心。

数据显示:2012年前6个月,伦敦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增长迅猛,贸易服务增长了390%,信用证增长为20倍,进出口融资增长了19%;在外汇交易方面,人民币可交割外汇产品的日均交易额总计增长了150%,人民币即期外汇产品增长了150%,日均交易额达17亿美元。

“我们提供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种类齐全,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充分展现了伦敦市场的发展状况。”包墨凯相信,“伦敦成为人民币国际业务中心有利于英国企业拓展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模,也有利于英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日益成熟,我们之间会有更多的合作。”

包墨凯并不愿意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指手画脚”,因为在他看来,上海市政府对于城市的建设有着清晰的思路。但是,他告诉记者,作为上海市长咨询会议的成员,他曾多次强调,“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除了有顶级的基础设施外,还需要补充很多‘软实力’,比如平等对待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建立公开、透明的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吸引一批拥有专业技能和金融知识的顶尖人才。”

伦敦:开放创新打造金融城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