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慈观解读《贫困与饥荒》与阿马蒂亚·森的学术世界
发布时间:2017-08-25 浏览次数:20842次

2017年8月23日,第68期陆家嘴读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浦东校区举行,高金教授邱慈观以专业视角向现场观众解读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的著作《贫困与饥荒》及其背后的深刻内涵。

读书会由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第一财经陆家嘴杂志和高金等共同主办,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银行、基金、社会福利发展、金融监管以及法律服务等不同机构的近70位专业人士参与,现场座无虚席,互动热烈。

《贫困与饥荒》是阿马蒂亚·森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著于1981年,也即作者48岁之时,书中收录了这位大器晚成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多篇涉及贫困与饥荒问题的散文。阿马蒂亚·森在书中以权利关系的概念,解析了贫穷与20世纪的四次大饥荒,包括他本人九岁时所亲见的孟加拉大饥荒。

读书会上,邱慈观教授分五个板块对该书进行了解读,即阿马蒂亚·森的生平;著作主要论点、基本概念与方法;以权利法对饥荒做案例分析;该书的意义与启示;阿马蒂亚·森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据介绍,阿马蒂亚·森1933年生于东印度孟加拉邦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为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外公是古印度学专家,他现在仍然保持印度国籍。阿马蒂亚·森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主修经济学,主修经济学,于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长期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先后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印度经济学会会长。因社会动荡及种族矛盾,阿马蒂亚·森幼年时接触到贫穷、饥荒与不平等,这对他日后思想有重大影响。

邱慈观教授介绍,阿马蒂亚·森通过严谨的逻辑论证,驳斥了饥荒由食物供给不足所引起的说法,他还透过自我创建的“能力导向法”(capability approach)核心方法学明确指出,饥荒、饥饿现象反映出人类对食物的所有权,饥饿应该是一个交换权利的函数,而不是粮食供给的函数。换句话说,在阿马蒂亚·森看来,饥荒的引起,并不是因为总体粮食供给不足,而是粮食分配不公的内在机制所致。一般的“食物供给方法说”不仅会掩盖事实的真象,还会造成错误的公共政策。

邱慈观教授用全球近八十亿人口中的贫穷人口比例、生活在黑暗中(无法稳定用电)人口占比等具体数据,以为全球20亿无法稳定用电者设计创办的创新公司D.light作类比,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阿马蒂亚·森学术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自由和能力,以及该如何理解“能力导向法”(capability approach)为何会把重点放在“正面自由”而非一般经济学中所谓之不受干扰的“负面自由”上。

为了帮助听众对于阿马蒂亚·森学术格局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邱慈观教授还对《发展即自由》和《衡量公民的幸福》等继《贫困与饥荒》之后阿马蒂亚·森所写的多部代表性著作进行了简要的解析,介绍了其在关于人类幸福问题上所作的努力。

邱慈观教授结合本人的实践研究心得,对阿马蒂亚森的著作及其本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表示,阿马蒂亚·森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对公平、正义、贫穷、人的发展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主要贡献表现在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饥荒的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人民幸福的量度等领域。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听众与邱慈观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纷纷就非洲地区的饥饿和贫困、自由市场的逻辑与人的权利,以及政府、法律在全球贫穷问题上的职责等问题向邱教授提问,邱教授以严谨的逻辑和专业的分析逐一解答。

邱慈观教授分享的阿马蒂亚·森的其他代表性书单:
《选择、福祉与衡量》(1983年)
《商品与能力》(1985年)
《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对话》(1987年)
《发展即自由》 (1999年)
《自由、理性与社会选择》 (2000年)
《好争辩的印度人》(2005年)
《公民幸福的衡量: GDP所不可度量者》(2010年)


活动日历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