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道关于中国股市的三段论逻辑题,看看你能否答对:
现状1:中国股市里中小盘股票长期显著跑赢大盘蓝筹股票;
现状2:中国股市里机构投资者(以股票基金为代表)长期平均更多持有大盘股,而散户投资者更多持有中小盘股;
推导结果:持有中小盘股的散户跑赢市场!(✖)
但事实是:散户长期跑输机构和市场!(✔)
为什么?
这一问题不仅让散户投资者很郁闷,也让不少财经媒体的记者很困惑。2017年4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高金)举办高金金融脱口秀【Finance Talk】,专题研究这一现象的SAIF助理教授迟业光向现场的近30家媒体记者进行专业释疑。
此次活动由SAIF联合蓝鲸传媒共同举办。在讲座中,迟业光从三个方面就机构究竟是如何战胜市场的进行了详细阐述。
迟业光首先从中国股市的有效性出发,认为一个有效的市场应该包含两方面的要素:有效摄取相关信息,有效分析相关信息,即在摄取信息环节要公平、公正、公开,在分析信息环节要及时、准确、到位。而他通过对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的数据分析显示 ,重要股东的买单隐含着非常多的、看多的、有价值的私有信息,也就是说一部分投资者(重要股东)的信息渠道比普通投资者更先进。
迟业光指出,市场有效性非常重要,一个有效的市场可以促进金融资产的合理定价以及社会资本的合理分配。而中国市场的有效性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监管当局要通过各种手段保证不同投资者在摄取信息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否则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
接着,迟业光开始重点揭示”机构如何战胜市场,散户为何赚了指数不赚钱“这一谜团。他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以股票基金为代表)长期跑赢市场,股票基金总回报年化战胜市场6.50%,扣除费用后还战胜市场4.75%。这个发现与美国市场的结果大相径庭,美国股票基金过去20年总回报与市场持平,扣除费用后已经小幅跑输市场。
迟业光通过追踪中国A股市场400多家主动管理型和股票型基金从2003年至2015年的持仓动向和收益表现,发现大股东仓位集中度与基金回报有显著相关性。见以下图表:
红色部分显示T值非常显著,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这些重要股东他们有非常强的信息摄取能力,大股东为基金经理提供了信息优势。同时基金经理比散户更擅长分析信息,对于市值因子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在因子盈利时会加大敞口(exposure),在因子亏损时减小敞口。因此机构表现长期显著战胜散户。
面对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先天、后天等诸多优势,扮演着一个Smart Beta,Smart Money(聪明贝塔聪明钱)的角色,占交易量85%以上的中国散户就只能坐等着被割韭菜么?
为此迟业光建议,散户可作更多的被动投资与投资代理,通过购买ETF或者基金定投,最终获取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这中间需要把握好被动投资与投资代理的平衡,如果散户没有时间研究定投,没有能力筛选表现优秀的基金,不如更多做些被动投资,由基金经理代理。
“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也是资源的有效分配,市场也会更有序和健康。”迟业光表示。
活动最后,在场媒体记者还就“机构在分析信息上有优势是中国特色还是在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散户被动投资时如何辅以主动行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是否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土壤,中国市场上机构是否也存在散户化现象”等问题,与主讲嘉宾迟业光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和探讨。
迟业光教授有关此项研究的论文【Private Information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Evidence from Mutual Funds and Corporate Insiders】(《中国股市不对称信息的价值与分布:针对股票基金和重要股东的研究》),还获得了29th Australasian Finance and Banking Conference(亚太金融与银行业会议)CFA Institute Research Award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