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讲座:固定收益的投研之路
发布时间:2013-12-24 浏览次数:8571次

固定收益的投资研究是近年来许多同学的求职方向,为了帮助同学们对固定收益市场有更多的了解,更多地从业界获知固定收益投研的职业发展,12月20日晚职业发展中心特邀请太平洋资产管理固定收益部副总监黄勤先生来到SAIF给大家做“固定收益的投研之路”专场讲座。

黄勤先生是经济学硕士,有16年银行、基金从业经历。曾在上海银行资金部从事债券投资、交易工作。2004年8月加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曾任固定收益部债券投资经理,2007年5月起担任华安现金富利基金的基金经理,2009年4月起至2012年10月担任华安强化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1年12月起同时担任华安信用四季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2年12月起同时担任华安7日鑫短期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黄勤先生还多次担任SAIF MBA面试的考官,对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有独到的见解。

       

黄总从固定收益的市场结构、各个岗位需要的性格色彩、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投资之道、知识框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黄总指出,现在的许多学生都希望在就业的时候一步到位,找到自己理想的岗位,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不一定毕业就能进入心仪的岗位。他认为,债券市场的许多岗位都是相关的,可以通过迂回求职的方式,一步一步走到自己心仪的岗位。黄总坦言,自己也是从交易岗位起步,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他认为,只有把手头的工作做优秀了,才能更多重要的工作,不应该眼高手低,而应该脚踏实地。

关于固定收益各个岗位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黄总总结了交易岗、研究岗和投资岗的不同工作特点和人员素质要求。黄总建议大家应该要先分析自己的性格再谨慎选择岗位,比如外向、善于人际交往、对数字敏感、记忆力强的人适合交易岗位,而研究岗则需要逻辑能力强、自成体系、有独特见解的人才,对于投资岗位来说,则需要多谋善断、能承受压力的人。黄总认为,诚实诚信是每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功利性不能太强,而应以德为先,当然,从事固定收益投资研究的工作,除了需要掌握宏/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动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

       

最后,黄总还精心挑选了几本书推荐给大家,有法博齐的《投资管理学》、约翰赫尔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董德志的《投资交易笔记》、盖伦的《国债基差交易》、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黄总认为,投资的功夫在诗外,作为一个投资人,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并学会控制情绪,还要和同事及客户经常保持有效交流,当然还要不忘锻炼身体,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

      

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提问,问题涉及关于固定收益的专业知识、投资方面的经验交流、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等。黄总有条不紊的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并很细心地在回答完每个问题后,问提问者是否对回答满意。

短短两个小时的演讲,虽然黄总没有过多地涉及固定收益的专业问题,但从他的演讲中,更多地启发了同学们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思考:无论将来进入金融行业的哪个领域,只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才能在金融的路上越走越远。

 

联系我们
TEL:
021-62933184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