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申银万国研究所2014校园宣讲会在303报告厅展开,申万研究所总经理陈晓升先生、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曹凌松先生出席了此次宣讲会,陈总给学员们做了“金融变革与证券研究新价值”的主题讲座。
宣讲会开场,SAIF副院长潘杰老师特意前来与陈总会面,并向学员们隆重介绍了陈总的背景。陈总与交大有着颇深的渊源。潘院长表示,陈总是从交大走出来的优秀校友,为交大在金融界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SAIF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支持。他鼓励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次与陈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多多提问,也希望今年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加入申万这样的金融龙头企业。
陈晓升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EMBA。现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总监兼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五届监事会监事、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与投资顾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以来,陈晓升先生负责主持申万研究所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培育中国资本市场最优秀的百年研究咨询团队”为目标,坚持“基于本土的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巩固并形成了申万研究独立、全面、严谨、前瞻的研究风格和增值、务实的服务特色,在机构投资者中树立了卓越的研究品牌。陈晓升先生于2007年获得第二届新财富“杰出研究领袖奖”,2008-2012年连续获得《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水晶球奖卖方分析师——金牌领队”奖,2012年获得第一财经“年度最佳卖方研究领军人物”奖。
陈总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本土分析师,一定要学习中央文件,因为中央文件是市场的晴雨表,对金融研究的意义重大。他以十八届三中全文为切入点,分析了证券行业环境、研究咨询业务环境、证券公司内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未来研究的规则也将改变。比如,原来很多分析师都在干打听消息的事情,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而随着微信的出现,信息传播的速度是毫秒级的,远快于邮件,打破了原来的信息不对称。老的证券研究价值完全在于证券配售与机构客户网络价值。而新的证券研究不仅包含传统的证券投资研究,更包含金融产品研究。证券投资研究的本质是为了寻找投资机会,投资机会的寻找有各种方法,但过去十年,证券公司的投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以基本面研究为特征的方法体系。金融产品研究是对真正意义金融市场的研究,包括各类理财产品:权益类、债券类、衍生类。陈总认为,证券研究体系的构建一定要适应人民币自由化或者金融改革后的整个金融市场深化。只有把各种金融商品的研究全部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之后,才能跟原有的股票为主体的证券研究形成互补,这个体系最后才能够比较完整,可以适应未来金融深化的环境。
陈总提出,在未来金融深化的环境下,创造产品、创造交易将是券商的比较竞争策略,证券定价、金融设计、资本补充和风险管理是助推证券行业转型发展的四大能力。关于职业发展,陈总认为一个好的平台很重要,因为它不仅有好的机制体制,能够提供好的培训,还可以提供跟好的客户交流的平台。当然,在金融研究体系下,券商不仅有面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顾问,有面对金融机构的机构顾问,也有面对企业法人的公司顾问,各个职能所需要的人才素质和要求是有差异的,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进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从众,去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以外或自己没有工作热情的岗位。
陈总的演讲高屋建瓴,使学员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Q&A环节中,大家抓住机会积极发问。“申万如何应对不同买方的需求?”“如何判断预期差?”“第三方理财蓬勃发展,为什么券商、银行不进入?”“券商集合理财做的不是很好,以后怎样应对客户?”......大家显然是做了一番研究和准备而来。陈总首先对大家问题的专业性进行了肯定,并以深厚的专业功底结合自己从业多年的研究经验一一解答了大家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申万研究所校园招聘负责人曹凌松先生现场接收了同学们的简历,并就校招的问题,和申请者们进行了交流答疑。职业发展中心希望有志于证券研究的学员从陈总的讲座中,不仅可以获得证券研究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也能从演讲嘉宾的身上体会到做一名优秀的分析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并朝着该方向积极努力地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