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你如何理解金融业?
金融=金钱?
什么是好的金融体系?
为什么在经济危机中美国恢复得最快?
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证券行业的边缘化危机?
为什么银行股价出现低于净资产现象?
为什么上半年券商股的估值高于银行?
对我们的择业有何启发?
……
围绕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开启了2013级新生对金融行业择业的思索与探求之旅。9月26日晚上7点,403教室座无虚席,兴业证券财富大学校长、SAIF资深职业导师孙国雄先生第四次做客SAIF,为金融MBA和金融硕士新生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职业发展讲座。作为面对新生的开篇讲座,孙总每年给予同学们金融行业求职方向把握的讲座内容都不一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直以来颇受学生们的欢迎。
此次讲座,孙总首先从回答“什么是金融?金融解决什么?”的问题出发,为大家梳理了中国的金融体系,汇总了法律、监管、市场组织者、金融机构、其它金融服务机构、新兴的金融服务机构等金融体系内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孙总指出,全球范围来看,目前证券市场市值超过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下降,“金融脱媒”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存在。片面依赖间接融资将是中国金融系统面临的最大风险。而要在中国实现更广泛的金融脱媒,就需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接着,孙总给学员们分析总结了银行、信托、基金、证券等主要金融子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他认为,随着银行业经营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通过股权投资介入证券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政府对证券业管制过度,以及证券金融产品的缺失将造成证券行业边缘化危机。国内证券公司与国际投行的差距还比较大,中国的证券公司亟需在业务结构有所调整并进行创新发展,去中介化,去单一化,去低端化。
随着证券业的创新发展,对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孙总以国际投行主要业务线为例,对Analysts – Associates – VP – D(ED) – MD的职业通道上各个层级的能力要求做了归纳整理。他指出,每一位从事投行业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要有足够的训练以确保在金融领域有优异的表现,除了关于市场、行业、客户和当下流行的知识,还有沟通能力以及一项及以上的核心技能,还有创造力。随着层级的不断提升,对人员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就需要每位从业人员在岗位上,时刻保持与市场、客户、模型、理论和行业发展同步,注重新知识、新金融方法、工具、新监管规则的学习,不断强化知识和技能,确保能力的持续提升,因为客户的期望和同业的竞争需要金融机构的创造力、智慧和创新。
面对日益严峻的职场竞争,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业内的资深前辈,孙总语重心长地对学员们提出了应聘证券公司的建议。他强调,将优秀与卓越区分开来的是思维,每个人都要培养大局观与是非观,形成自己分析思考问题的逻辑框架,充满梦想、激情、好奇心并脚踏实地。孙总提出,在证券市场,学员们应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兴趣,尽早确定研究方向与就业目标,同时知识的累积与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包括专业知识、沟通技能、社会实践和各类资格考试的准备,他还向学员们推荐了《金融的逻辑》、《金融与好的社会》、《伟大的博弈》、《金融e时代》、《中国金融改革思路》、《中国金融2020》等一系列的专业书籍。
最后,孙总总结,决定人才供需的因素包括未来1-3年的业务规划,未来1-3年市场、经济、业务展望,其他金融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其他产业对人员的需求预测。他预测未来三年需求增加的岗位可能有金融产品设计,量化交易与衍生品,财富管理,场外融资/交易,收购兼并,风险管理以及海外业务。
在最后的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地提问,问题涵盖职业道德、职业发展路径、职业选择和前景等等,孙总一一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场讲座,对金融各子行业的情况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帮助自己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
职业发展中心为每一级新生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金融行业职业发展讲座,帮助学员们对金融行业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尤其对希望转行的同学而言,职业发展讲座不仅可以拓宽同学们的金融视野,还提供了与业内高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