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是当前金融业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为帮助学员们了解该领域创新的最前沿知识,5月31日晚,职业发展中心邀请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先生来SAIF给学员们带来“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的讲座。讲座现场,不仅有MBA的学员,也有EMBA的学员前来听讲。
李麟先生是高级经济师,北京大学博士,长期从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及研究工作,对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等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对新技术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模式选择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他全程参与了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战略合作方案的制定,并著作了国内移动金融领域首部系统化著作《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在业内广受瞩目。李总近期的研究方向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此次讲座,李总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展开,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了商业银行的战略应对。信息通信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李总指出,未来社会将是宽带社会、移动社会,更会是宽带加移动的社会,通过社交网络,人们可以无时无刻地生活在另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的虚拟世界中。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活动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现实世界中人们的衣食住行。
李总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抢夺商业银行客户,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形成挤占效应,并设立小贷公司进入信贷市场。三大运营商也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开始进入手机支付市场。同时,商业银行依赖实体网点的传统经营模式也受到了影响。通过移动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将成为发展趋势,形成“网点+鼠标+手机”的新型经营模式。“技术脱媒”现象也将越来越严重。第三方支付凭借与电商紧密结合的优势,挤占了互联网支付市场。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网络小贷、虚拟信用卡等业务,不断向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渗透。
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李总提出,只有摆脱传统的过度依赖实体网点的高成本经营模式,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才能有力对抗第三方支付等新兴竞争者。商业银行应关注新型客户的需求特点,向这类客户提供定制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把握科技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要站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关注移动金融的发展,向移动金融模式转变,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金融惠普,扩大客户群体,通过面向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能够有效拓展金字塔底层市场。
Q&A环节,学员们围绕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创新业务、商业银行实体网点改革、移动金融监管等问题向李总请教。李总对学员们的提问一一予以了回答,并将两本《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作为礼物送给了其中两位学员。
由李总和钱峰博士合著的《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一书,是作为国内移动金融领域的第一本专著,系统化地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移动金融的发展策略,开创了移动金融新的学科领域。职业发展中心建议对移动金融感兴趣的学员们,在仔细消化李总的讲座内容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深入阅读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