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行业中收入较高的领域,每年的校园招聘中,投行总是最受应届生们青睐的职业之一。为了帮助学员们更好地了解国际投行的工作,12月14日晚,职业发展中心邀请到了资深国际投行人士唐文女士来到达通广场,和学员们分享她的投行生涯。
唐文女士,资深国际投行人士,伦敦商学院MBA,曾任高盛高华执行董事,瑞士信贷银行香港分行副总裁,德意志香港分行执行副总裁,现担任高盛及瑞银的高级顾问,并创办了上海玫瑰石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导虹口区上海音乐谷三角地艺术园区的开发管理工作。
无论业内还是业外,往往认为投资银行是男人“一统天下”的疆土,但是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行家出现,唐文女士就是其中之一。通过两个小时的分享,唐总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分享了她“传奇”的职业生涯:在英国伦敦商学院攻读MBA期间,凭借自己的才智幸运地进入Goldman Sachs实习,之后先后在香港、欧洲和美国的Deutsche Bank、UBS、Credit Suisse、GE等多家国际投行和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而后又回到Goldman Sachs,期间有段时间还曾以主持人的身份在山东电视台主持以自己命名的一档财经访谈节目。对于自己在职业生涯取得的成功,唐总谦虚地认为是”Beginner’s luck”,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敢于尝试不同的事物。当然,除了运气和勇气,作为投行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成员,唐总在投行工作期间,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程度绝不亚于男性,在办公室通宵、凌晨三点睡觉是其工作的常态。唐总认为,成功=知识+工作热情+个人魅力+信念,而且必须有“not be a follower, but to be a leader”的决心。
对于许多学员所憧憬的国际投行,唐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向学员们介绍了外资投行最看重的资本、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各大投行的优势、美资行和欧资行的差异、投行各个部门岗位需要的人才以及如何在高压的投行环境中生存等等。唐总指出,外资投行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开阔的眼界、过硬的专业技能、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教育背景,当然不同部门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有所侧重的,研究部更需要有金融工程背景的、数理基础好的,而IPO部门则更需要有丰富的人脉关系的高端人士。唐总认为要在国际投行生存,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充分认同所在公司的文化,并身体力行,比如美资行强调团队协作,扁平化的工作方式,侧重军事化管理,而欧资行则会偏个人主义,有严格的等级,决不能跨级。
学员们对唐总的“传奇人生”听得津津有味,在Q&A环节,积极踊跃地提问。对于学员们的提问,关于艺术基金的投资标的、退出方式,关于不同国际投行的层级,关于国际投行工作对财务、法律方面知识的要求等,唐总都一一予以了回答。对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私人银行业务,唐总也结合自己在财富管理方面的经验,予以展开介绍。最后,唐总还推荐给学员们两本投行相关的书籍:The Partnership: 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和《投资银行:制度、政治和法律》。
两个小时的交流,唐总用一个一个的真实的小故事给学员们介绍了国际投行的生态,使学员们认识到在投行生存,金融基础和业务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品位、广泛的兴趣、坚强的内心、明星的气场、政治家的野心。成功不能复制,但是成功的经验却是可以共享借鉴的,希望学员们通过与业内成功人士的交流,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和未来努力的方向。